-
公开(公告)号:CN1139149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19185.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巷道组合梁支护体系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组合梁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巷道组合梁支护时效率较低且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通过位于前方的第一支架支撑托举组合梁,输送机构建立组合梁所处高位置和位于后方的第二支架低位置的连接关系,利用钻机和张拉器完成钻孔和锚索张拉工作,降低组合梁安装难度,提高巷道内组合梁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包括第一支架、输送机构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相连接的承托板和升降机架,输送机构一端铰接于承托板下方,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支架,输送机构上间隔布置有多组锚索夹,承托板下部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连接锚索张拉器,承托板下方的升降机架上连接有工作端朝向承托板的钻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614.X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冀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硬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探测岩体硬度的锚杆钻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锚杆钻车,包括锚杆钻车本体,锚杆钻车本体上设有钻进单元,以及设置在钻进单元上的随钻参数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获取随钻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岩体硬度和炮孔间距,实现现场岩体爆破效果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随钻参数可以实现岩体硬度的随钻快速探测,提高探测效率;根据岩体硬度确定不同爆破等级子区域的炮孔数量和间距,对不同子区域的炮孔间距优化,指导现场爆破设计,避免炮孔设置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从而优化爆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649777.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与方法。该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应力渗流施加系统、温度施加系统、钻机系统和控制监测系统。轴向液压油缸向岩体试件施加轴向围压,液体进入容水腔后对岩体试件施加侧向围压,液体穿过渗透薄膜对岩体试件施加渗流场;温度施加系统用于对岩体试件施加温度场;钻机系统穿过预留孔对岩体试件进行旋切;控制监测系统处理钻杆系统的钻进数据,该岩体多场耦合旋切钻进测试装置能够有效还原现场岩体所受的应力、渗流和温度环境,可以随钻获取岩体在应力场、渗流场和温度场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钻进参数,从而得到岩体的等效抗压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56)对比文件Hongke Gao.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igitalcore drilling parameters and its forecastmethod.Int J Coal Sci Technol.2021,605-613.刘厚彬.川西硬脆性页岩力学特征及井壁稳定性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燃科学版).2019,60-67.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21372.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锚固围岩抗冲吸能支护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动静耦合试验系统,对地下工程锚固围岩对应的锚固岩体开展动静耦合力学试验,确定锚固岩体的吸收能密度,并结合隧道或巷道断面尺寸参数与围岩支护范围,得到锚固围岩所能吸收的能量;根据现场锚固围岩吸收能设计值与不同锚固支护方案下的锚固围岩所能吸收的能量,确定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锚固支护方案,并通过建立经济性评价指标比选出最优锚固支护方案。采用本申请可以指导地下工程围岩支护设计,降低地下工程受动力灾害作用的影响,保证工程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602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9358.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部灾害与控制三维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深部岩体动力灾害模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框架组件、自动配比子系统、模型体制备子系统、转运装置、综合加卸载子系统、掘进支护子系统、智能监控装置,其中,自动配比子系统将多种原材料混合以形成配比材料;模型体制备子系统用于制备模型体;综合加卸载子系统用于对转运装置转运的模型体进行综合加载;掘进支护子系统用于对模型体进行掘进支护模拟;智能监控装置包括成像组件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监控自动配比子系统、模型体制备子系统、转运装置、综合加卸载子系统、掘进支护子系统和成像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模型体制作、加载、开挖、支护、监测、分析于一体化的综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421372.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D1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锚固围岩抗冲吸能支护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动静耦合试验系统,对地下工程锚固围岩对应的锚固岩体开展动静耦合力学试验,确定锚固岩体的吸收能密度,并结合隧道或巷道断面尺寸参数与围岩支护范围,得到锚固围岩所能吸收的能量;根据现场锚固围岩吸收能设计值与不同锚固支护方案下的锚固围岩所能吸收的能量,确定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锚固支护方案,并通过建立经济性评价指标比选出最优锚固支护方案。采用本申请可以指导地下工程围岩支护设计,降低地下工程受动力灾害作用的影响,保证工程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57987.0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数字岩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工程开挖补偿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围岩控制领域,包括高预应力设计、扩散方式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得到开挖补偿设计方案;建立预应力数值计算模型,计算预应力值;根据预应力值确定预应力施加方式和受力载体形成高预应力设计;选择护表构件,建立地下工程围岩数值模型,得到护表构件不同布置形式下围岩力学参数;根据围岩力学参数建立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最优护表构件布置形式;建立围岩和支护构件数值计算模型,确定传力范围,形成扩散方式设计;选择锚固方式,进行承载力测定;根据支护构件恒阻吸能效果测定试验得到恒阻吸能性能;根据支护构件复合受力性能测定试验得到抗扰动性能,形成耐久性设计;保证了围岩控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1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25816.X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5B15/16 , F15B15/14 , F15B15/18 , F15B15/22 , F15B3/00 , G01N3/12 , G01N3/36 , G01N3/02 , G01M13/00 ,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动静耦合高应力多级加载装置与方法,包括缸体和加载体框架,缸体内部被动力适配器分隔为变参数动力腔和进油部,变参数动力腔与进气口连通,进油部与进油孔连通;加载体框架内设置相连通的多级加载仓,位于加载体框架两端的加载仓为一级加载仓和末级加载仓,在每级加载仓内均设置加载单元,加载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加载轴底板和加载轴,加载轴的自由端从本级加载仓内伸出,其中,一级加载仓中加载轴的自由端与推力板连接,其余加载仓中加载轴的自由端伸至相邻加载仓内,其余加载仓内的加载单元上贯穿开设传油道,进油部与末级加载仓相连通。实现了动静耦合荷载和高地应力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7099.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及评价方法。该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固定组件、拉伸施加组件、剪切施加组件、扭矩施加组件以及监测元件。所述拉伸施加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施加拉伸力的拉伸加载油缸,所述剪切施加组件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分别施加静剪切力和动剪切力;所述扭矩施加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锚杆主体施加扭矩的旋转马达;所述监测元件连接于所述锚杆主体,以对所述锚杆主体受到的拉伸、剪切和扭转进行监测。该锚杆组合受力性能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现场施工过程中锚杆主体所遇到的高应力环境下,分别对锚杆主体施加动载荷、静载荷或动静耦合载荷,准确有效的测试及评价锚杆主体的组合受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02409.0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E21B44/00 , E21D11/15 , E21D20/02 , E21D21/02 , E21B10/02 , G01N3/12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爆等级原位评价与控制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智能钻机进行围岩套孔应力解除钻进测试,获取围岩最大主应力、智能钻机随钻参数和预设钻头参数;根据随钻参数和钻头参数,确定围岩的等效抗压强度;根据围岩等效抗压强度和最大主应力,确定围岩岩爆等级,根据岩爆等级进行岩爆控制联合支护体系设计。本发明可以降低岩爆发生的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