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换流阀阀塔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851368.2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电力设施抗震技术领域的输电换流阀阀塔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其中包括两种不同抗震结构体系,第一,所述外部主框架上设有悬吊阀层,且外部主框架为阀塔的主体结构,悬吊阀层构成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第二,所述外部主框架上设有固定阀层和悬吊阀层,且所述固定阀层与外部主框架组成阀塔的主体结构,所述悬吊阀层构成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这两种结构均是以悬吊式阀层作为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抗震结构体系引入了制振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本发明与现有依靠结构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的消极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换流阀阀塔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一种浸没式冷却储能系统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60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3743.5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冷却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柜单元,包括密封电池柜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外侧顶部的呼吸泄压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外侧顶部的信号接头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内侧的溢流式电池模组组件,以及与密封电池柜组件连接的管路阀门组件;制冷循环单元,包括外冷循环侧组件和内冷循环侧组件,与外冷循环侧组件和内冷循环侧组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的蒸发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循环制冷单元向密封电池柜输送冷却液且回收冷却冷却液,冷却液浸没电池模组后自动溢流落水,当热失控时,冷却液不会被电池喷发出的气体带出柜体,冷却循环系统无需停机,可以保证冷却液始终完全浸没电池模组并持续带走热失控产生热量。

    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710574250.X

    申请日:2017-07-14

    Inventor: 叶松 李钊 杨懿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一种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包括由第一金属安装板、第二金属安装板和上下两块绝缘拉板组成支撑框架;晶闸管设于支撑框架内,晶闸管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安装碟簧、碟簧轴套、散热器,晶闸管的另一侧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金属顶杆和散热器;散热器上均设有阻尼电阻、均压电阻、取能电阻,其中一个散热器上还设有TCU;底部的绝缘拉板上安装绝缘支撑板;绝缘支撑上设有由两个阻尼电容和电容安装板组成阻尼电容组件。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完全模拟实际硅堆中的晶闸管级元器件布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携带运输方便,无需现场接线,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和精度。

    新型的高压晶闸管阀模块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122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10405200.5

    申请日:201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高压晶闸管阀模块,该模块主要由阀堆组件、金属框架、电抗器组件、水冷系统组件、水电阻组件及阻尼电容组件组成,所述阀堆组件、电抗器组件、水冷系统组件、水电阻组件及阻尼电容组件设设置安装在金属框架内,所述电抗器组件设置在金属框架内的两边,所述水冷系统组件设置在中部,所述阀堆组件、水电阻组件和阻尼电容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水冷系统组件的两边。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采用对称布置,结构更加稳定的新型的高压晶闸管阀模块。

    一种输电换流阀阀塔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5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1368.2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电力设施抗震技术领域的输电换流阀阀塔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其中包括两种不同抗震结构体系,第一,所述外部主框架上设有悬吊阀层,且外部主框架为阀塔的主体结构,悬吊阀层构成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第二,所述外部主框架上设有固定阀层和悬吊阀层,且所述固定阀层与外部主框架组成阀塔的主体结构,所述悬吊阀层构成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这两种结构均是以悬吊式阀层作为主体结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抗震结构体系引入了制振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本发明与现有依靠结构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的消极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换流阀阀塔结构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一种浸没式冷却储能系统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604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83743.5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冷却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柜单元,包括密封电池柜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外侧顶部的呼吸泄压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外侧顶部的信号接头组件、设置于密封电池柜组件内侧的溢流式电池模组组件,以及与密封电池柜组件连接的管路阀门组件;制冷循环单元,包括外冷循环侧组件和内冷循环侧组件,与外冷循环侧组件和内冷循环侧组件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的蒸发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循环制冷单元向密封电池柜输送冷却液且回收冷却冷却液,冷却液浸没电池模组后自动溢流落水,当热失控时,冷却液不会被电池喷发出的气体带出柜体,冷却循环系统无需停机,可以保证冷却液始终完全浸没电池模组并持续带走热失控产生热量。

    一种立式晶闸管触发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35723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1132321.3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晶闸管触发开关,触发开关采用立式结构,其包括至少两层呈上下间隔层叠布置的阀层,相邻阀层之间相互独立且通过层间母线对角串联;阀层包括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且串联连接的两组晶闸管阀组件,每组晶闸管阀组件分别包括晶闸管单元、以及与晶闸管单元相连的均压单元、阻尼单元和电抗器;位于同一阀层的两个晶闸管单元的接线端与两个电抗器的接线端呈直线分布,且两个电抗器按左右方向并排布置于两个晶闸管单元之间,同一晶闸管阀组件的均压单元、晶闸管单元和阻尼单元按前后方向并列布置。本发明采用立式结构,多层阀层呈上下层叠布置,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保证了晶闸管触发开关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74250.X

    申请日:2017-07-14

    Inventor: 叶松 李钊 杨懿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408 G01R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一种换流阀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包括由第一金属安装板、第二金属安装板和上下两块绝缘拉板组成支撑框架;晶闸管设于支撑框架内,晶闸管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安装碟簧、碟簧轴套、散热器,晶闸管的另一侧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金属顶杆和散热器;散热器上均设有阻尼电阻、均压电阻、取能电阻,其中一个散热器上还设有TCU;底部的绝缘拉板上安装绝缘支撑板;绝缘支撑上设有由两个阻尼电容和电容安装板组成阻尼电容组件。单晶闸管级测试阀组完全模拟实际硅堆中的晶闸管级元器件布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携带运输方便,无需现场接线,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和精度。

    一种卧式晶闸管阀组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755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993660.2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晶闸管阀组,包括卧式阀层组件、支撑绝缘子、斜拉绝缘子、主水管、光缆槽、连接导体、底座;卧式阀层组件包括屏蔽罩、金属框架、卧式硅堆组件、电容器组件、电阻组件、电抗器、分支水管;本发明的卧式晶闸管阀组采用卧式结构设计,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了晶闸管的串联级数,通过分层布置,不仅具有接线简洁整齐的有点,而且具备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