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08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49987.0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土壤空间水分分布的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方法,该方法步骤分别为:1)调研被测杆塔信息,2)根据现场状况搭建土壤空间水分分布测试系统,3)选点检测被测接地网周边土壤水分分布情况,4)计算得到每个测量点的数据对整体冲击接地电阻影响权重,5)根据测试点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得到杆塔地网在不同土壤空间水分分布下冲击接地电阻。本发明依据实际工况,能够准确计算得到土壤空间水分分布不平衡时的冲击接地电阻,通过对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可有效判断杆塔在遭受雷击时线路运行状态;测试平台易于布置、简单有效,适用于各种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90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73335.4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选址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系统的节点阻抗矩阵,根据所述节点阻抗矩阵确定所述配电网系统中的各节点之间的等值阻抗;根据所述各节点之间的等值阻抗确定各所述节点的电气耦合度;对各所述节点的电气耦合度进行大小排序获得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选取所述配电网系统中的非关键节点,其中,所述非关键节点为电气耦合度最小的设定数量的节点;将所述非关键节点确定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选出既对配电网节点电压起支撑作用,又利于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71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663310.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14)介电响应回复电压的测量系统:一高压直流电源(10),正极经第一继电器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变压器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继电器(12)支路、以及串联的第三继电器和测量电路(8)支路;测量电路为依次串联的导通频率可控开关(2)、取样电阻(3)和高值电阻(4),导通频率可控开关另有外接开关通断控制器(1)控制导通频率可控开关的导通频率,取样电阻两端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9),信号处理模块含依次连接的电压采集模块(5)、比例放大模块(6)和电脑(7)。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和方法,能避免测量过程中束缚电荷泄漏的问题,测得有效的回复电压,(11)输出至变压器一端,变压器的另一端和高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659971.7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雷装置,包括:外壳,其内有灭弧室和至少两个电极室,灭弧室内壁表面圆滑,灭弧室和电极室交错排列,灭弧室有两个开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电极室连通,有吹弧通道将灭弧室与外界连通;电极,两端各有一个接闪面,电极安放于电极室内,电极两端的接闪面同时暴露于电极室两侧的灭弧室中、将两侧灭弧室电连通,灭弧室中的两个接闪面之间留有闪络间隙。没有电荷累积效应,相同间隙电压下,不容易被击穿,可以提高线路绝缘等级,特别是在高压配电线网上,可以避免防雷装置频繁误操作放电,引起高压配电网电压严重下降,导致配电网电压波动影响配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27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10491469.X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压保护装置的过压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及控制方法与系统,其过压保护装置的过压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工频振荡回路、冲击电压回路;所述工频振荡回路包括工频电感、工频电容以及用于激活所述工频振荡回路的电力电子功率器件;所述用于产生冲击电压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用于测量测试对象中流过的电流的取样电阻以及用于测量施加在测试对象两端的电压的冲击分压装置;所述工频电容与所述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串联后,分别与所述工频电感、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所述分压装置并联;所述取样电阻串联测试对象后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并联,可以在节约成本、保证电网安全的同时提高对过压保护装置的过压防护能力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71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63310.1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14)介电响应回复电压的测量系统:一高压直流电源(10),正极经第一继电器(11)输出至变压器一端,变压器的另一端和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变压器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继电器(12)支路、以及串联的第三继电器和测量电路(8)支路;测量电路为依次串联的导通频率可控开关(2)、取样电阻(3)和高值电阻(4),导通频率可控开关另有外接开关通断控制器(1)控制导通频率可控开关的导通频率,取样电阻两端输出至信号处理模块(9),信号处理模块含依次连接的电压采集模块(5)、比例放大模块(6)和电脑(7)。本发明的测量系统和方法,能避免测量过程中束缚电荷泄漏的问题,测得有效的回复电压,准确反映绝缘的老化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1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348099.0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的三维分布重建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通过相机获取目标等离子体的多角度图像;将多角度图像输入预置三维卷积预测模型中进行三维分布预测,得到三维分布预测结果;基于预设约束方程,采用预置迭代算法根据三维分布预测结果进行迭代优化计算,得到等离子体三维分布重建结果。通过预置三维卷积预测模型进行三维分布预测是端到端的三维分布重建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三维形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迭代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同时也确保了三维分布重建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耗费的时间成本较大,三维形态缺乏稳定性,且精准度较低,导致重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22590.7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国伟 , 徐欣慰 , 郑楚韬 , 陈法文 , 奚泽立 , 陆志欣 , 梁自维 , 陈邦发 , 黄静 , 宋安琪 , 何子兰 , 陈斯翔 , 刘益军 , 张乔琳 , 李福燊 , 叶城源 , 詹细妹 , 史训涛 , 肖小兵 , 孙健 , 柯清派 , 邱杨鑫 , 林致远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台区可控资源灵活性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台区中各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确定针对各可控资源对象的资源可调能力确定模型;对于任一可控资源对象,将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输入至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资源可调能力确定模型中,通过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资源可调能力确定模型对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灵活性信息;根据各可控资源对象对应的灵活性信息,确定配电台区的可控资源整体灵活性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配电台区的资源调度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32226.X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该隔离开关包括:静触头触壁;防护壳与静触头触壁相连接;连通组件包括触指和动触头,触指的第一端与静触头触壁相连接,触指的第二端穿设于防护壳,动触头可移动地穿设于防护壳内并与触指抵接配合,以使触指朝向靠近防护壳的方向弯曲移动;检测件包括壳体、检测头以及压力传感器,壳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侧壁上,检测头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压力传感器相抵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检测头的第二端穿出壳体并与触指的第二侧相贴合。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直接暴露在外侧导致寿命变短,且弹片会发生侧弯使得弹片对压力传感器施加的力较小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945798.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变压器、脱气模块、气体分析模块、处理器和数据处理中心;变压器分别设置有气体输出口和变压器油采样口;变压器油采样口连接有采油控制泵;采油控制泵通过管道与脱气模块连接;脱气模块与气体分析模块连接;气体输出口通过气体过滤器与气体分析模块连接;气体分析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与数据处理中心电连接;解决现有检测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分离存在的气体成分和对气体成分做到精准分析,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单一数据对比不便于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