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压解吸煤层气装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4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7291.1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压解吸煤层气装置,所述降压解吸煤层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和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储气罐包括外罐和内罐,内罐各外壁与外罐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外罐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上端均伸出外罐,进气管下端伸入内罐底部,所述出气管下端位于外罐顶部与内罐上端开口处之间的间隙处,内罐内填充有吸附介质,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呈环形平板状且位于内罐周边外壁与外罐周边内壁之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储运罐内的吸附介质的饱和吸附量因温度升高而降低时给储运罐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降压解吸煤层气装置。

    一种带有内部脱空缺陷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12759.5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内部脱空缺陷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钢管混凝土试件参数,准备制作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材料;步骤2,确定脱空缺陷参数,制作脱空缺陷模型,脱空缺陷模型可在设定温度进行熔化;步骤3,加工钢管,并在钢管侧壁上设置预留孔洞;步骤4,将钢管直立后,向钢管中浇筑混凝土;步骤5,将脱空缺陷模型放置在钢管内部;步骤6,继续向钢管内部浇筑混凝土,并完成整个钢管混凝土试件制作;步骤7,将脱空缺陷部位的钢管侧壁加热到设定温度使脱空缺陷模型熔化;步骤8,进行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加载试验。该方法能够形成不带有内部预制模型的钢管混凝土试件,以保证试验不受预制模型影响。

    一种旧桩下接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3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02865.5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旧桩下接桩结构,包括承台和旧桩,所述承台下布设所述旧桩,旧桩桩底开设有下桩孔,所述下桩孔截面为圆形、对称扇形或椭圆形的一种,下桩孔截面轮廓大于旧桩外缘最小包络轮廓;所述下桩孔内布设有下桩,所述下桩与同一承台下的2~4根旧桩相对应,下桩与所述旧桩之间存在重叠;所述旧桩一侧平行开设有上桩孔,所述上桩孔截面轮廓小于下桩孔截面轮廓,上桩孔内布设有上桩,上桩与所述下桩之间存在重叠,所述承台、下桩、上桩和旧桩浇筑为一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旧桩下接桩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旧桩旁植入上桩、旧桩下方植入下桩,使三者浇筑为一体、可增加新旧结构的协同承载能力,可良好服务于旧城改造和建筑物改扩建的施工。

    一种环基坑水平砂井降水疏干结构及降水疏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09726.8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基坑水平砂井降水疏干结构及降水疏干方法,其环基坑水平砂井降水疏干结构包括若干个环绕基坑间隔设置的竖向砂井和至少一个环绕基坑设置的水平砂井,水平砂井位于基坑所在的含水层中,水平砂井与竖向砂井相连,水平砂井还连接有若干个竖向管井,竖向管井包括滤水段和储水段,滤水段和储水段的分界线位于最下方水平砂井的底界面上或低于最下方水平砂井的底界面,储水段内设置有抽水设备。本发明在达到对基坑降水疏干目的时,采用的水平砂井结构底界面的位置很浅,其远小于垂直井点深度,从而避免抽取更多无关地下水,使因多抽取地下水、多抽取深层地下水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得到缓解,甚至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种深厚软土自制护壁成孔用扩搅器及利用该扩搅器的成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9727.2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厚软土自制护壁成孔用扩搅器及利用该扩搅器的成孔方法,扩搅器包括管体、钻头、切削搅拌架和粉体输送系统,管体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上端与带芯管的双重管钻杆可拆卸连接,外管的下部嵌合套设有内管,内管下端可拆卸连接有钻头;切削搅拌架周向阵列于管体外。成孔方法为:根据钻孔设计有效深度和护壁厚度计算扩搅范围,进而确定扩搅器尺寸;采用扩搅器进行扩搅,从扩搅器中喷出的粉体与土体搅拌后固化,形成护壁圈,钻杆的螺旋叶片将钻孔内土粉混合体带出孔外,成孔。利用本发明扩搅器和成孔方法,克服了钻孔缩径、孔底涌泥的问题;且因钻孔周边有硬质土粉固化体而使桩承载力增大。

    一种沿空掘巷煤柱锚筋结构及其组装及现场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07361.6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空掘巷煤柱锚筋结构及其组装及现场安装方法,涉及煤矿巷道施工技术领域,锚筋结构包括固定段、连接段和置换段,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段和置换段;所述连接段包括外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前内管、锁管、置换段连接块和后内管,所述锁管用于锁定所述固定段,所述置换段连接块用于连接所述置换段和连接段。本发明便于插入取出置换段筋材,对煤柱进行加固,并且能保证煤柱的强度维持一个较高、较稳定的水平,有利于巷道的稳定。

    一种分步开挖双连拱隧道偏态等效荷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14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418609.X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步开挖双连拱隧道偏态等效荷载计算方法。首先,将双连拱隧道顶部竖向荷载简化为三部分,即左侧隧道顶部竖向等效荷载q1,右侧隧道顶部竖向等效荷载q2和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顶部竖向等效荷载q3。其次,考虑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法、围岩岩性以及应力状态等条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统计分析确定双连拱隧道顶部竖向荷载q1、q2和q3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基于普氏压力拱理论以及q1、q2和q3之间的比例关系,分别计算双连拱隧道顶部竖向等效荷载和相应的侧向荷载。

    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建筑的抗变形复合筏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65966.6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建筑的抗变形复合筏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基础包括褥垫层、刚性垫层、粘性滑动层和双层筏板,地基内部设有锚杆;粘性滑动层包括上部沥青油毡层和下部沥青油毡层;双层筏板包括上部筏板和下部筏板;褥垫层、刚性垫层、下部沥青油毡层、下部筏板、上部沥青油毡层以及上部筏板依次铺设于地基上;褥垫层为碎石垫层,褥垫层的厚度为300~600mm;刚性垫层为混凝土层,刚性垫层的厚度为100~150mm。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采空区建筑的抗变形复合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严谨性高,施工出的复合筏板基础抗水平变形能力强和抵抗不均匀沉降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一种降低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5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84667.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陆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损伤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基础环,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混凝土和设于混凝土内的主梁钢筋和次梁钢筋,主梁钢筋围绕基础环圆周横向均匀分布,次梁钢筋与主梁钢筋相交且竖直设置,主梁钢筋和次梁钢筋均与基础环固定连接,基础环底部固定设有多个肋板,基础环顶部与塔筒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内以其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有多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竖直设置,支撑钢管顶部设有环形蓄水塔,环形蓄水塔与塔筒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本发明将基础环所承受的循环荷载予以分散消除,达到减缓基础结构疲劳损伤的目的,从而大幅提高风电机组基础的使用寿命。

    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3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1180754.9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包括中导管、上边导管、多个接管、管瓣座、支撑座和活动支架;所述中导管内设置有套管,中导管两侧分布上边导管,中导管和上边导管均固定设置在管瓣座上部,多个所述接管竖直向排布在中导管上部;所述支撑座下部设置有锥形底座、上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部置于套管内滑动,导杆和套管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管瓣座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所述活动支架。一种基于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的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本装置以收缩状态放入孔底;通过锁止机构将本装置以展开状态固定;向孔内投放石料,并多次提升本装置,以构筑芯墙。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了对竖向砂井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的制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