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516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988902.3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广州愿托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中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泡沫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包含泡沫的样本图像进行泡沫轮廓标注,形成标签图像以样本图像块和标签图像块作为训练集,构建并训练以样本图像块为输入,以标签图像块为输出的泡沫识别神经网络模型;再将包含泡沫的待处理图像按序切割成与所述样本图像块尺寸相同的多个待处理图像块,并输入所述图形优化模型中,得到标注出泡沫轮廓的识别结果图像块;将所述多个识别结果图像块按序合成标注出泡沫轮廓的泡沫识别结果图像。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泡沫图像处理方法,能自动标注待处理图像的泡沫轮廓,能大大节省人工标注泡沫图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画泡沫轮廓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3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15341.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7/01 , G06T17/05 , G06F18/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盾构掘进数字孪生地层构建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钻孔、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等勘察数据,考虑地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的“稀疏性”、“多维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特征,构建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地层三维分布模型,建立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技术的岩土参数多元相关三维条件随机场;利用地层分布及多元岩土参数随机场,建立盾构隧道掘进随机有限元数字孪生模型;基于耦合双无损卡尔曼滤波融合盾构掘进力学参数及地层变形监测数据,对地层分布不确定性及岩土参数空间相关性开展基于施工反馈的动态反演,实现盾构掘进面前方地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精细化表征,进而得到盾构掘进动态数字孪生地层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10825.7
申请日:2023-05-07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明挖矩形隧道用衬砌模板台车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移动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移动底座上方的支撑梁架组,所述支撑梁架组上设置有衬砌模板组件,所述支撑梁架组内侧固定设置有能够拆装的辅助支撑架,所述支撑梁架组一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贴合衬砌模板组件间隙并向间隙中鼓风的通风管组。本发明通过移动底座移动至矩形隧道内,能够安装辅助支撑架在支撑梁架组内侧,下旋转动柱下端的螺纹底杆,使得螺纹底杆底端的触底垫块触地,此时转动转动侧杆离开收纳槽,再下旋转动侧杆下方的螺纹插杆,利用螺纹插杆插入地面,形成三角支撑,增加对支撑梁架组的支持作用,使得支撑梁架组更加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466003.4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岩土体参数三维非平稳条件随机场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基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的岩土内静力触探数据集合;步骤2:基于静力触探数据构建岩土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步骤3: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模拟表示静力触探数据整体变化的趋势项;步骤4:采用随机场来表达静力触探数据局部变化的空间波动项;步骤5:求解步骤3和步骤4得到的表达式,获得岩土体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函数模型。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建模,充分考虑了岩土的空间变异性这个性质,即包含空间波动项和趋势项,能够实现岩土体参数的三维精细化建模,利用该模型得到的数据,可用于实现地层分层和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精细化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70812.8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对工程应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可靠性评估方法,涉及人工智能与土木工程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已有样本集,训练多个仅初始随机种子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使用训练好的多个模型对具体工程问题同时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差;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确定相对标准差阈值。若相对标准差低于阈值,则认为该次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机器预测结果可被采纳;否则,认为本次预测不具参考价值,该问题需人工决策介入。本发明为在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条件下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判断何时采用人工决策或者机器决策,可有效推动机器学习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落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34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657190.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渣土改良状态的实时判定方法,包括:利用现场渣土及改良剂作为实验材料,对不同改良后的渣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和堆积实验,获取合适改良状态下渣土的静止状态割线角度取值范围;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场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的渣土进行扫描,得到渣土表面的点云数据,建立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的渣土表面曲线,确定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的渣土的割线角度;根据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的渣土的割线角度θ与合适改良状态下渣土的静止状态割线角度取值范围,实时判断盾构机水平传送带上的渣土的改良状态。本发明可以减少盾构掘进过程中因需测渣土坍落度而造成人力、财力的耗费,并避免判定渣土改良状态的滞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894438.4
申请日:2020-08-31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用于富水堆积体地层隧道超前小导管可控注浆材料,由水泥浆和添加剂(聚乙二醇、氢氧化钠、硅砂和木质素磺酸盐)制成。其制备方法:将水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匀混合制成水泥浆;将氢氧化钠与硅砂加入水中均匀混合、溶解,得到溶液A;将PEG‑800固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溶液B;将溶液A、溶液B和木质素磺酸盐加入到所述水泥浆中充分混合,即得到可控注浆材料。本发明的可控注浆材料在解决了传统注浆材料难以实现的水下抗分散性和可控性的同时,也满足了隧道开挖对于浆材的胶凝时间、早期强度、析水率等性能的要求,在注浆结束后,富水堆积体地层加固效果良好,对环境无污染,节省了造价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78491.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4 , E21D11/10 , G01S15/0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及其扩散过程超声定位方法,该壁后注浆造影浆液包括如下重量比的各组分:硅酸盐水泥12%~14%、粉煤灰28%~32%、细砂23%~27%、钠基膨润土3.0%~4.0%、水23%~26%和超声造影剂0.16%~0.22%,超声造影剂为固体超声微泡粒子。本发明提供的造影浆液及其扩散过程超声定位方法能够对未完全固化注浆浆液及其固化体缺陷进行准确、清晰的实时定位,对管片结构中钢筋网及其它电磁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根据浆液动态探测结果对同步注浆量与注浆压力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有效规避同步注浆施工不当诱发的管片上浮与错台、地层沉陷等问题,为注浆参数的准确调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同步注浆扩散过程机制以及缺陷体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098762.X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智能化多级降压排水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隧道支护结构和隧道常规排水系统,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初支结构,其用于支护隧道围岩;二衬结构,其设置于初支结构内侧;仰拱填充,其沿仰拱上表面轴向延伸;隧道常规排水系统包括:侧沟,其设置于仰拱填充两侧,中心沟,其设置于仰拱填充中间位置,还包括多级式排水结构,多级式排水结构包括:隧底排水结构,其贯穿隧道支护结构底部,隧底排水结构一端与中心沟连通,另一端伸入隧道下方的围岩,边墙排水结构,其贯穿边墙部位的隧道支护结构,边墙排水结构一端与侧沟连通,另一端伸入隧道侧面的围岩。本发明具有动态排水能力、施做便捷、具备“预警‑警戒”水害防控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65674.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中南大学 ,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神经网络的隧道侵限预防方法,该隧道侵限预防方法利用CNN神经网络较为准确地训练学习得到岩土分界面、拱脚含水率与拱顶预留变形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隧道掌子面的实测含水率和岩土交界面位置实时动态地调整隧道拱顶预留变形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隧道侵限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