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34910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580008695.7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4 , B82Y10/00 , B82Y30/00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44 , G02B3/0031 , G02B3/0043 , H01L51/0096 , H01L51/5262 , H01L51/5268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其第一主表面上形成有许多连续的直径200-800nm的半球状凸部的透明膜;顺序地包括基板、第一电极、有机材料层和第二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与第一电极接触的基板的下面和/或不与有机材料层接触的第二电极的上面具有许多连续的直径200-800nm的半球状凸部;本发明还提供采用多孔氧化铝层形成工艺制造该材料和有机发光装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45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4313.2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9D13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33/14 , Y10T428/2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组合物,其包含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官能团的基于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光致变色染料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其中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含量大于30重量%且在70重量%以下;一种通过使用该光致变色组合物制备的光致变色膜;和一种用于制备所述光致变色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591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4193.8
申请日:2008-08-2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J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7/10706 , B32B17/10036 , B32B17/10486 , B32B17/10917 , G02B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膜、一种包含该光致变色膜的产品以及一种制备该光致变色膜的方法,所述光致变色膜是通过将光致变色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并且它包含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官能团的多官能团的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以及光致变色染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5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480025673.7
申请日:2004-09-0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1 , H01L51/52 , H01L51/52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顺序层叠的基板、第一电极、有机材料层和第二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邻接第一电极排列的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许多连续的半球状凹部。此外,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具有至少一个铝表面的基板浸渍在酸溶液中,并向该基板施加10~400V的氧化电压,从而在基板的铝表面上以氧化铝层上形成许多连续的凹部的方式形成氧化铝层,和在氧化铝层和基板间的界面上形成具有与在氧化铝层上的凹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弯曲的许多连续的凹部;b)从基板上除去氧化铝层,从而形成许多连续的半球状凹部;和c)在形成有半球状凹部的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机材料层和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914738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224.7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6 , H01L51/30 , C07D48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5 , C07D487/14 , H01L51/0055 , H01L51/0072 , H01L51/0076 , H01L51/0541 , H01L51/0562 , H01L51/5012 , H01L51/5203 , H01L225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有机层的有机晶体管。上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一种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906777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543.4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8 , B82Y10/00 , H01L51/0046 , H01L51/0052 , H01L51/0053 , H01L51/0062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H01L51/0508 , H01L51/0562 , H01L51/424 , H01L51/441 , H01L51/50 , H01L51/5004 , H01L51/5088 , H01L51/5206 , H01L51/5218 , H01L2251/308 , H01L2251/552 , Y02E10/549
Abstract: 一种在用于空穴注入或空穴引出的电极中具有n-型有机化合物层的电子器件。该器件包括用于注入或引出空穴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包括导电层和位于导电层上的n-型有机化合物层;用于注入或引出电子的第二电极;位于导电层和第二电极之间的p-型有机化合物层。p-型有机化合物层在n-型有机化合物层和p-型有机化合物层之间形成NP结。n-型有机化合物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与导电层的费米能级之间的能级差约为2eV或更小,并且n-型有机化合物层的LUMO能级与p-型有机化合物层的最高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之间的能级差约为1eV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25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80054773.6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65/04 , C08F20/10 , C08F283/12 , C08F290/06 , C08G77/42 , C08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65/06 , C08F220/14 , C08L33/12 , C08L51/06 , C08F2/22 , C08F212/08 , C08F136/06 , C08F22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备该树脂的方法,包含该树脂的树脂共混物,树脂粒,使用树脂共混物和树脂粒制备树脂制品的方法,以及树脂制品。本发明的示例性树脂可以提供表面具有改善的机械特性和表面硬度的树脂制品。此外,树脂的使用使得树脂制品可以表现出上述效果而无需对树脂制品的表面进行额外涂布工艺,从而导致制备时间和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31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80049501.7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33/04 , C08L101/00 , C08F220/10 , C08J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4 , B32B7/10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286 , B32B27/302 , B32B27/306 , B32B27/3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27/365 , B32B2255/10 , B32B2255/26 , B32B2270/00 , B32B2274/00 , B32B2307/732 , B32B2551/00 , B32B2571/00 , C08L33/12 , G02B1/14 , G02B5/3033 , C08F212/08 , C08F2220/283 , C08F220/20 , C08F226/10 , C08L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树脂共混物,共聚物,树脂粒,使用其制备树脂模制品的方法以及树脂模制品。示例性的树脂共混物可以用于提供对偏光器具有优异粘合强度的用于偏光板的保护膜。并且,树脂共混物无需在用于偏光板的保护膜的表面上进行额外底涂布工艺即可以表现出对偏光器的优异粘合强度,从而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2288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80062879.0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B01J31/2239 , B01J2231/14 , B01J2531/26 , C08G64/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亚烷基碳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聚合中能够抑制催化剂颗粒间的团聚而在聚合过程中保持优异的催化活性,其中,聚亚烷基碳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在基于二羧酸锌的有机锌催化剂和分散剂的存在下聚合环氧化物和包含二氧化碳的单体,以及所述分散剂可以包括选自丙烯酸C1‑C10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1‑C10烷基酯、在分子结构中具有氧代基团的C1‑C20单羧酸和具有C2‑C6亚烷基氧重复单元的基于聚醚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28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01878.0
申请日:2013-03-2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5B3/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026 , H01C17/06 , H05B3/10 , H05B3/84 , H05B2203/007 , H05B2203/013 , H05B2203/037 , Y10T29/49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热元件,其涉及每一个区域的热值都受控制的类型,或者每一个区域的热值都受控制并且这种控制不易被使用者察觉的类型;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加热元件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