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装置及感应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56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46429.9

    申请日:2011-08-31

    发明人: 内田直喜

    IPC分类号: H01L21/00 H05B6/36 H05B6/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感应加热装置,其在大直径化的晶片的加热中采用批量型的加热方式,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均等加热。感应加热装置(10),其通过由螺线管型的感应加热线圈(18)产生的磁通来加热被感应加热构件,通过该被感应加热构件的发热来加热晶片(40),其特征在于,使多个被感应加热构件(14(14a、14b、14c))散布配置成主面垂直于感应加热线圈(18)的轴心方向。在具有这种特征的感应加热装置(10)中,在由具备透磁性及热传递性的构件构成的一个支架(16)中容纳被感应加热构件(14)而构成基座(12)。

    加热设备及加热方法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57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65550.0

    申请日:2012-12-26

    申请人: POSCO公司

    IPC分类号: H05B6/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设备,该加热设备具有简单的线圈结构,且能够实现金属板的边缘部的过度加热及金属板在宽度方向上的均匀加热,所述加热设备包括:第一加热部,与金属板的一个表面间隔设置,以产生用于加热金属板的磁场,并与所述金属板平行地设置;及第二加热部,与金属板的另一个表面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加热部分别包括沿着卷绕线圈的横向部延伸的磁芯,所述卷绕线圈在金属板的移动方向/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磁芯具有沿着卷绕线圈的横向部的内侧表面延伸的第一构件,在所述卷绕线圈中横向部的外侧表面是敞开的。

    感应发热辊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30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27077.3

    申请日:2018-02-08

    IPC分类号: H05B6/14 H05B6/42

    CPC分类号: H05B6/145 H05B6/4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发热辊装置,能够利用气体将辊主体和/或感应发热机构均匀地冷却,且不会使辊主体的周围结构复杂。其包括:中空的辊主体(2);感应发热机构(3),设置于中空部分内,且使辊主体(2)感应发热;冷却机构(7),在辊主体(2)及感应发热机构(3)之间的空隙部(X1)产生气流并冷却辊主体(2)和/或感应发热机构(3),冷却机构(7)包括:吸气口(71),形成在辊主体(2)的轴向一端侧,并与空隙部(X1)连通;排气口(72),形成在辊主体(2)的轴向另一端侧,并与空隙部(X1)连通;吸引机构(73),与排气口(72)连接并从排气口(72)吸引空隙部(X1)的气体。

    电感器和电感器装置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5278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5101.8

    申请日:2016-08-01

    发明人: J-U·默林

    摘要: 一种用于感应加热的电感器(1),其具有馈电线(8)、回线(10)以及主绕组部分(2),所述主绕组部分具有第一旋转方向的至少一个主绕组(5),其中,在所述主绕组部分(2)的两端上连接有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的反绕组区段(3,4),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反绕组区段(3,4)相比,所述主绕组部分(2)具有更多绕组,其中,所述反绕组区段(3,4)与所述主绕组部分(2)彼此同心地布置并且它们共同具有柱体的形状,其中,所述主绕组部分(2)通过串联连接与所述反绕组区段(3,4)直接彼此连接。

    一种发热盘电炉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7682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15597.6

    申请日:2017-09-30

    申请人: 方文新

    发明人: 方文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大功率的发热盘电炉,它包括:发热盘,上壳体,下壳体,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热盘为铸铝发热盘,向上一面为平面,铸铝发热盘背面嵌铸三条或三条以上电热管;铸铝发热盘背面的中心位置安装一螺杆,螺杆端部安装一限位器,限位器紧压在下壳体底板内侧;发热盘背面安装热电偶;所述发热盘安装于下壳体上,且处于上壳体空腔中,发热盘下方与下壳体底板之间安装第一热量反射装置;发热盘及第一热量反射装置的周边或外围安装第二热量反射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安装于上壳体前方,并通过导线与电热偶、电热管及电源连接。该发热盘电路具有较高功率,其安全性能可得到保障,且节能省电,自动化程度也更高。

    新型钢壳炉磁轭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857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20997.2

    申请日:2016-11-15

    发明人: 赵秀彦

    IPC分类号: H05B6/02 H05B6/42

    CPC分类号: H05B6/02 H05B6/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壳炉磁轭,包括磁轭本体、第一储水箱、滑块、挡板和绝缘套,所述磁轭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储水箱与第二储水箱,且第一储水箱安装在第二储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左侧安装有冷却水入口,且冷却水入口的孔径为45mm,所述滑块安装在第一储水箱与第二储水箱的底部,且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磁轭本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安装有安装件,且安装件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构件,且磁轭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设置有两个。本发明内腔为中空腔,实现过水面积、通水截面最大化,低进出水口的压差,从而强化冷却效果,并使磁轭散热更加均衡,满足了工作的需求。

    一种改善区熔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线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870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26885.5

    申请日:2016-07-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区熔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主体、冷却水管道、主缝、若干副缝和若干横缝;所述线圈主体为平板线圈,所述线圈主体的上表面向线圈内部凹陷成关于中心对称的阶梯结构;所述线圈主体几何中心处设有线圈眼;所述冷却水管道位于所述线圈主体最外层台阶内部;所述主缝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上并穿透线圈主体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若干副缝设置在所述线圈主体的最内层台阶面上且贯穿该台阶面上表面和下表面;部分或全部副缝上设有横缝,且横缝与各自所在的副缝垂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善区熔径向电阻率均匀性的线圈结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同时改善区熔硅单晶径向电阻率的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