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771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42451.8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晶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铁素体钢,由下述组分组成:Cr、W、Ti、Y2O3,余量为Fe。其制备方法是:将Fe-Cr-W预合金粉末和球磨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将混合粉末装入钢包套、脱气、封焊处理后,进行热包套锻造固结成型,并进行热处理。通过混合粉末比例不同,以及固结成型和后续热处理的控制,制备出室、高温机械性能优异的铁素体钢。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具有双晶结构特征,这种结构能够同时赋予合金较高的强度和优越的韧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铁素体钢的效率,大大节约工艺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010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311729.X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非晶态合金块体材料的粉末挤压成形方法,将非晶粉末和粉末状NaCl造孔剂分别筛分后,根据孔隙度要求按比例称取,用混料机均匀混合后,进行包套、除气、封套,然后将包套封装的粉末在过冷液相区(Tg-Tx)进行加热保温5min~15min、按照设计的挤压比挤压成形,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去除包套,用水溶解法去除造孔剂,得到块体多孔非晶态合金材料。该方法简单易行,所制备的多孔非晶态合金材料具有孔隙度可控、开孔结构、孔径分布均匀等特点,同时能保持粉末的结构状态,造孔剂的溶出环境友好,造孔剂经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11137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4977.2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TiAl基合金轧制板材的制备方法,以粉末冶金或铸锭冶金制TiAl基合金为坯料,采用低应变速率隔氧包套热轧制的方法制备出TiAl基合金板材。本发明对TiAl基合金的粉末冶金坯料、铸锭冶金坯料、锻造坯料均适用,应用范围广;工艺简单,设备简易,可推广性强;制备出的TiAl基合金板材变形程度高、表面质量完好、无开裂现象、变形组织均匀,且轧制工艺流程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537802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34383.4
申请日:2007-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致密TiAl基合金制备方法,以Ti粉、Al粉和其它微量元素粉末为原料,原料粉末进行均匀化混合后采用模压或冷等静压冷压成形、约束烧结模内预烧结、高温烧结、热等静压。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元素Ti粉、Al粉和其它合金元素粉末,原料成本低;与热压、挤压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可有效降低成本;制备的TiAl合金材料的致密度高,经热等静压处理后平均致密度可达98%以上;对比起其它元素粉末冶金制备高致密TiAl基合金的方法,如热压、挤压等,本发明所制备的TiAl基合金坯料的尺寸较大(d>100mm),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76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42955.2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粉末轧机上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孔隙度和尺寸将Ti粉冷轧成多孔Ti基体板坯;根据Ti-40~50at.%Al成分配比制成熔渗预制坯,即将高纯Al板置于多孔Ti基体板坯之上,平稳放置于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熔渗烧结,真空度为大于1×10-3Pa,熔渗过程采用进行双温反应熔渗,第一阶段以25~35℃/min快速升温至750~850℃,保温时间为1.5~2.5h,随后以4~6℃/min缓慢升温至1250~1350,保温时间为0.5~1.5h,随炉冷至室温。本发明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氧和杂质含量容易控制,而且容易获得高孔隙度、大孔径多孔材料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483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1136.3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1/08
Abstract: 一种镍铝基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粒径为1~10μm的Ni粉、粒径为10~100μm的Al粉、粒径为0.01~1mm的NaCl混合,在500~600MPa压力下冷压成形,然后,在500~650℃低温烧结,随后,在800~950℃中温脱除造孔剂,最后,在1000℃高温烧结,使金属间化合物完全形成Ni3Al相。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孔隙大小可控,孔隙分布均匀,孔隙度可自由调节,适于工业化生产,环境友好,可替代现有多孔反应器材料生产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240382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10034383.4
申请日:2007-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致密TiAl基合金制备方法,以Ti粉、Al粉和其它微量元素粉末为原料,原料粉末进行均匀化混合后采用模压或冷等静压冷压成形、约束烧结模内预烧结、高温烧结、热等静压。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元素Ti粉、Al粉和其它合金元素粉末,原料成本低;与热压、挤压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可有效降低成本;制备的TiAl合金材料的致密度高,经热等静压处理后平均致密度可达98%以上;对比起其它元素粉末冶金制备高致密TiAl基合金的方法,如热压、挤压等,本发明所制备的TiAl基合金坯料的尺寸较大(d>100mm),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525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410079278.9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4/0007 , C03C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材料领域,该材料应用于骨、齿缺损的修复与替代。其特征在于: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好的原料装入氧化铝球磨罐中混合均匀;接着倒入氧化铝坩埚中,在硅钼棒炉中高温熔炼;然后将熔融的玻璃浇于水中淬冷、烘干后磨碎;将这些玻璃粉再进行重熔后浇铸到石墨模具中,在500~700℃保温1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成分均匀的玻璃母体;再升温至800~1100℃保温4~24h,使母体玻璃受控析出含有氟金云母和氟磷灰石两种主晶相的玻璃陶瓷。本发明制备的医用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其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符合人体骨、齿的力学性能要求,能与人体骨组织直接产生强的化学键合;其色泽与人体牙釉质十分相近,适合用于齿科替代材料;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850299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31556.2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L2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经硅烷化处理后的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粉末与树脂按照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粘性面团状混合物,将混合物填入不锈钢模具,并采用光固化机发散出的蓝光对混合物光照30~120s,得玻璃陶瓷-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玻璃陶瓷-树脂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符合人体骨、齿的性能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与人体骨组织直接产生强的化学键合,而且具有可任意塑型的优点,适合于人体骨、齿缺损的修复与替代,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0258.3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D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发明涉及钛基材料在酸性电解液中微弧氧化制备耐磨涂层的方法。本发明以表面清洁干燥的钛基体为处理对象,以处理对象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将阴极、阳极置于微弧氧化液中并进行微弧氧化,在钛基体表面制备耐磨涂层;所述微弧氧化液包括磷酸、草酸、过氧化氢、甘油和添加剂。本发明所得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12‑0.15,磨损率小于9.2×10‑7mm3·N‑1·m‑1。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