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控制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451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84228.9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控制模拟系统,在主给水泵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入口之间的主给水管道经过一个回热器,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出口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分支管路,其中一支通过经过主蒸汽管道蒸汽流量调节阀后连接至冷凝器,另一支依次经过蒸汽旁路截止阀、蒸汽旁路流量调节阀、回热器后连接至冷凝器。本发明可以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蒸汽作为加热源来对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进行预热,消除了依靠额外电源预热带来的能耗,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能量利用率,采用本身输出高温蒸汽预热能够实现较大流量变化范围的给水温度控制。同时,蒸汽旁路调节与给水旁路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实现蒸汽发生器给水温度的调节。

    一种高温液态熔融物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3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72949.4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液态熔融物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包括上端敞口且下端封闭的冷却管、用于预热冷却管的加热装置、能够插入冷却管内的供气管、用于带动冷却管下行的导杆,所述供气管与氦气供应系统相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液态熔融物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温过程中熔融物内的元素会再次扩散迁移的问题,实现在短时间内将高温液体熔融物冷却至凝固状态,而且不破坏熔融物的分层结构的目的。

    安全壳容器的外壁温分区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0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419.6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安全壳容器的外壁温分区控制装置,包括套设于安全壳容器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与安全壳容器之间形成有控温流道,所述控温流道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控温流道分隔为至少两个温度区,所述温度区连通有控温回路和排液管路,所述控温回路用于向温度区提供控温流体。本发明在进行安全壳容器内热工水力相关实验时,可根据需求改变控温流道内流体的温度,进而使得各温度区内的温度产生差异,实现安全壳容器外壁面温度的主动控制、可调控制和分区控制,增强了壁温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灵活性,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温度状况,大幅地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

    一种系统热工实验装置的热损失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26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1285497.6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热工实验装置的热损失测量装置及其方法,步骤1:确定系统热工实验装置的设备,并在其外侧包覆保温棉;步骤2:将设备中注入1种或多种组分的工质,记录单个组分的质量mf、流体比热容cp;步骤3:关闭上隔离阀和下隔离阀,将设备进行回路隔断,形成待测区域;步骤4:将待测区域内的设备加热,并且在设备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停止加热且开始计时;步骤5:实时测取并保存外壁温测点温度Tso、内侧温壁点温度Tsi、以及设备内流体温度Tf;待设备温度降低到下限温度时,停止测取;步骤6: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线从待测量区域获得固壁质量ms、固壁比热容cps、外壁温测点温度Tsi、内侧温壁点温度Tso。

    一种多阀组联动的临界流实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21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301721.X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阀组联动的临界流实验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喷放主管,在喷放主管的上游安装有一个喷放孔板,还包括一个调压支管,调压支管包括一个连接在喷放孔板与第一快速开关阀之间的第一减压阀,第一减压阀串联第一截止阀后连接至第一快速开关阀与第二快速开关阀之间的喷放主管上。本发明首先承受一部分流体的冲击作用力,接着第一快速开关阀动作后随另一部分流体的冲击力,可以使阀门在临界流的实验过程中有效分担流体的冲击力,延长阀门的使用周期。本发明利用调压支管和泄压支管将第一开关阀的压力分担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两个阀门上,降低了单个阀门的开启压差,更利于第一开关阀的顺利开启,可以有效保护阀门的密封面不被破坏。

    一种溶解氧浓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55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25314.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解氧浓度监测装置及系统,涉及溶解氧浓度测量技术领域。其中装置用于监测电力设备中流通的水溶液的溶解氧的浓度,包括综合采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溶解氧测量单元;溶解氧测量单元用于基于水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生成溶解氧电流信号,并将溶解氧电流信号发送到综合采集单元,溶解氧测量单元还用于采集溶解氧测量单元处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到综合采集单元;综合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温度信息以及溶解氧电流信号,并对溶解氧电流信号进行电流电压转换得到溶解氧电压信号;综合采集单元还用于基于温度信息以及溶解氧电压信号,计算水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信息。上述方案能增强对溶解氧浓度的监测能力。

    一种适用于细长件行程运动曲线的获取方法、系统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44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3086.8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细长件行程运动曲线的获取方法、系统和设备,方法包括:从运动部件标定图像中提取任意两组所述标定用标识间的像素长度,得到所述像素长度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实时获取运动部件全行程的若干帧图像,并从每帧所述图像中的特征区域提取定位特征点并获取定位特征点的像素坐标值;按时序获取相邻两帧图像中同一定位特征点在图像中以像素为单位的像素坐标值变化量,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得到运动部件的实际运动距离,并结合相邻两帧图像获取的间隔时间,计算得到对应时刻速度。本申请采用类十字标识,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在不改变驱动线结构、不干扰驱动线流场情况下,降低了标识制作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精度。

    一种中子脉冲型探测器及配套仪器装置的高效考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7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6342.4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脉冲型探测器及配套仪器装置的高效考验方法,涉及反应堆核测量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无人值守的高效的考验过程、多维度考验模型的建立、高效探测器匹配接口设计、远程诊断考验方法、性能评价与报告生成模型,降低了考验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提高考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及大大提高考验报告生成的时效性;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所需通道数量,并且在整个考验过程无人值守,全程的数据采集留存、数据分析、报告生成、指令下发、自我诊断、容错处理等均实现高效化,弥补现有考验方法人力耗费、效率低、操作规范性低、高效化程度低、考验结果易受干扰的不足。

    一种释热结构、释热单元、内热源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7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328812.5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颗粒床内热源模拟中局部单元内的体积释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释热结构、释热单元、内热源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加热棒,设于虚拟正方体的第一面的第一边上;第二加热棒,设于虚拟正方体的第二面的第二边上;以及第三加热棒,设于虚拟正方体的第三面的第三边上;所述第三面设于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面和第二面垂直;第三边的两端分别垂直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互不共面;第一加热棒、第二加热棒和第三加热棒均用于插入颗粒床作为内热源。本发明实施例过释热结构实现了采用加热棒对颗粒床的释热各向同性,从而使颗粒床的体积释热在宏观上展现出较高的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