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及试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54723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157222.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场可视化试验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包括:环形滑轨,能够等间距设于圆柱形被测试验模型的径向外周;滑环,同轴设置于所述环形滑轨上,且能够绕试验模型轴线转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滑环上,用于安装CCD相机;驱动组件,与所述滑环传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滑环绕试验模型轴线转动或锁止,以通过环形滑轨式驱动组件对CCD相机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移动,由CCD相机拍摄流场内部被片光源照亮区域的速度场,能够获得对应区域的速度分布、流线、涡分布等流场特征。可视化试验模型,于所述透明容器侧壁安装有上述的反应堆流场可视化试验用辅助测速装置。

    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电缆贯穿装置的屏蔽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9494.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电缆贯穿装置的屏蔽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组合式屏蔽组件和柔性缝隙屏蔽装置;组合式屏蔽组件填充于电缆贯穿装置的筒体内,所述组合式屏蔽组件在其轴向厚度上设置有隔热板、包覆屏蔽体和金属屏蔽体,所述包覆屏蔽体和金属屏蔽体分别用于实现中子屏蔽和γ射线辐照屏蔽;所述柔性缝隙屏蔽装置由多片填充在电缆贯穿装置的筒体和预埋管之间的环形缝隙内的柔性屏蔽片构成。本发明不仅能实现全面辐射屏蔽防护,以防止反应堆放射性物质通过电缆贯穿装置外泄,且具备耐热性和结构易安装的优点。

    一种变负荷工况下二回路系统给水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62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2752.1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负荷工况下二回路系统给水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技术领域;基于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给水温度控制的需要,通过在二回路系统的温度调节水箱的上游设置冷凝器,通过调节冷凝器一次侧特征量和二次侧特征量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不同蒸汽负荷工况下,实现给水温度的调节;通过改变冷凝器冷却水输入流量调节蒸汽冷却后的冷凝水温度在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内,并在冷凝器下游设置温度调节水箱,温度调节水箱进一步将其内部的水温控制在第二目标温度范围内,第二目标温度范围位于第一目标温度范围内,逐级调节减小系统波动。

    一种多应力耦合的控制棒驱动系统综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20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3546.1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应力耦合的控制棒驱动系统综合试验装置,包括控制棒驱动机构、试验本体、高温高压动水试验管路、棒控棒位系统试验件、环境箱、棒位探测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棒控棒位控制主机和控制室;控制棒驱动机构位于试验本体内,试验本体通过管道接入高温高压动水试验管路;所述棒控棒位系统试验件位于环境箱内;棒位探测器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设置在所述试验本体上;棒控棒位控制主机位于控制室内;试验本体、控制室和环境箱之间通过电气连接件连接。该装置可在开展驱动线热态寿命试验的同时,开展棒控棒位系统的环境试验,并通过加速应力的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控制棒驱动系统的可靠性综合评价。

    一种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9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5072.0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技术领域,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回路上连接包括压力容器的稳压系统回路;通过调节电加热元件功率大小,来改变蒸汽稳压器中蒸汽和液体的比例,来改变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回路的压力,对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一回路的压力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的测量控制软件里可进行程序设定,实现瞬态试验压力的自动调节,使压力回归到安全范围内;当蒸汽稳压器中水位不满足要求时,对水位进行自动调整;有效减少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系统对人力的依赖、减少试验过程的人因失误。

    一种具有支管和视窗的柱形承压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67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08992.0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视化实验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支管和视窗的柱形承压容器,包括:筒体,材质为金属,在筒体侧壁设置有观察窗口;弧形透明板,材质为非金属,嵌设在所述观察窗口内,且所述弧形透明板内侧壁与所述筒体内侧壁围成圆柱形;观察通道,材质为金属,一端与所述观察窗口密封连接;透明平板,材质为非金属,与所述观察通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支管,材质为金属,安装于所述筒体侧壁。本发明在金属的筒体上嵌设非金属的弧形透明板,并在筒体上设置非金属的透明平板,以承压和密封观察窗,进而在保证筒体承压能力的同时既能进行光学补偿,又能方便地满足密封要求,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可视化容器获得流场内更多的流动信息提供支撑。

    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50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42331.3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包括:模拟堆芯筒体,模拟堆芯筒体内设有模拟堆芯;模拟堆芯,包括与正方形排列的原型燃料体的数量相同的模拟燃料体;以及填充块体,包括若干个填充块,用于设于模拟堆芯筒体内,填充模拟燃料体与模拟堆芯筒体之间的间隙以使模拟堆芯的流通面积与原型堆芯的流通面积一致;各个所述模拟燃料体之间的间距与各个原型燃料体之间的间距一致;各个模拟燃料体相互之间电性连接形成电路以使模拟堆芯与原型堆芯发热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于堆芯热工水力试验研究,为正方形排列结构堆芯热工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更可靠的试验依据和技术支撑。

    压力容器液位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33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573044.9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力容器液位测量系统及方法,测量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差压变送器和平衡罐,所述压力容器的下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的负压侧连接,压力容器的上取压口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差压变送器的正压侧连接,所述压力容器的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分为区域A和区域B,所述区域A为上部的饱和区域,所述区域B为下部的非饱和区域,所述区域A内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区域B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平衡罐与差压变送器之间的冷段引压管采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测温。本发明通过对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分区进行密度补偿,解决了现有差压法液位测量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棒间干涉效应测量及修正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379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6451.X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棒间干涉效应测量及修正方法、应用,测量及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需要进行棒间干涉效应刻度的控制棒E和控制棒F;S2、采用脉冲中子源法分别测量控制棒F当前棒位的效率ρF、控制棒E当前棒位的效率ρEHi、控制棒插入Hi时控制棒和控制棒F两棒的总效率ρEFHi;S3、计算控制棒E的Hi测量点控制棒E和控制棒F之间的干涉效应值Δρi。本发明方法利用脉冲中子源法测量不同棒位的次临界度反应性差值,通过修正单组理论计算提棒过程中不同棒位差引入的棒间干涉效应值,实现了控制棒棒间干涉效应修正处理,解决了零功率物理试验中复杂棒态不对称测量棒间干涉效应修正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反应性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压力容器液位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3044.9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力容器液位测量系统及方法,测量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差压变送器和平衡罐,所述压力容器的下取压口与差压变送器的负压侧连接,压力容器的上取压口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差压变送器的正压侧连接,所述压力容器的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分为区域A和区域B,所述区域A为上部的饱和区域,所述区域B为下部的非饱和区域,所述区域A内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区域B布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平衡罐与差压变送器之间的冷段引压管采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测温。本发明通过对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分区进行密度补偿,解决了现有差压法液位测量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