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长越江顶管纠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38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36204.3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长越江顶管纠偏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地面信标、接收井信标、顶管机和控制站。其中,顶管机上的姿态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顶管机机头的当前偏移角度,地面信标和井信标通过RTK技术解算出顶管机机头的位置数据。控制站可以根据这些位置数据分析出机头的当前坐标并确定该当前坐标对应的土质情况,比如当前坐标对应的土体重度、覆土高度、周围土体摩擦系数等。不同于常见的仅根据当前偏移角度生成的纠偏指令,本方案所生成的纠偏指令根据当前坐标确定了该当前坐标对应的土质情况,可以生成更加准确合理的纠偏指令,以达到很好地纠偏效果,避免由于顶管机的推进偏移导致的顶管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事故。

    一种用于复杂荷载下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63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71720.2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荷载下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检测装置,属于桩基受力检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复杂荷载下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检测装置,包括水泥土复合桩、架体和在架体上可水平滑动且可上下升降的支撑板,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测试头;在测试过程中,通过转动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测试头,可对水泥土复合桩施加竖向荷载的同时,还可对水泥土复合桩顶部进行固定,测试其抗扭能力,以及通过支撑板带动测试头的水平移动,还可检测水平承载力,在对水泥土复合桩施加各种载荷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喷头向桩周土体喷射水流,对其进行冲刷,进一步模拟长时间水力冲刷作用对水泥土复合桩承载能力的影响。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长越江顶管纠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3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536204.3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深长越江顶管纠偏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地面信标、接收井信标、顶管机和控制站。其中,顶管机上的姿态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顶管机机头的当前偏移角度,地面信标和井信标通过RTK技术解算出顶管机机头的位置数据。控制站可以根据这些位置数据分析出机头的当前坐标并确定该当前坐标对应的土质情况,比如当前坐标对应的土体重度、覆土高度、周围土体摩擦系数等。不同于常见的仅根据当前偏移角度生成的纠偏指令,本方案所生成的纠偏指令根据当前坐标确定了该当前坐标对应的土质情况,可以生成更加准确合理的纠偏指令,以达到很好地纠偏效果,避免由于顶管机的推进偏移导致的顶管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事故。

    一种淤泥固化混合料优化设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2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6190.7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固化混合料优化设计及制备方法,涉及土壤固化技术领域,以加水或加吸水增稠材料的方式控制其工作性能,通过优化设计,给出具体公式,使得获取可控淤泥固化混合料的过程简单且快速。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再生细骨料(废弃混凝土)级配及掺量以提升淤泥固化体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本发明通过对获取淤泥固化混合料的过程以及再生细骨料级配及掺量进行优化,解决了由于淤泥脱水技术及固化成本的限制,导致的淤泥固化混合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不仅使混合料的制备过程简单且快速,还消耗大量建筑垃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一种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683370.4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定义多个影响淤泥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整合所述影响因素构建淤泥固化土强度的评价体系;通过所述评价体系获得淤泥固化土的强度参数;确定所述强度参数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利用所述强度参数结合所述支持度和所述置信度,构建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预测模型从而获得初始预测结果;构建适应度函数优化所述初始预测结果,获得目标预测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取代了实际工程上的部分试验内容,可以通过模拟的方法来预测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并且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和节省原材料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