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9964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89211.6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现代电力系统中负荷建模技术领域的一种以电网正常或非正常运行信息辨识等值综合负荷模型,包含新的等值综合负荷模型结构及该模型向电力系统仿真软件BPA的负荷模型转化的接口。该等值综合负荷模型包含等值综合负荷马达和静态负荷两部分,包括13个待辨识的模型参数。该等值综合负荷模型向电力系统仿真软件BPA负荷模型转换的接口,可将新的等值负荷模型准确地转换为电力系统仿真软件BPA所采用的负荷模型,从而确保该模型可方便地应用于现有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软件中;将新提出的综合负荷模型与BPA所采用的负荷模型在相同的电压扰动下进行仿真,两者仿真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模型及模型转换接口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9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850199.1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整数二次规划形式的抗差状态估计方法,包括:将节点i的电压向量采用直角坐标形式表示,得到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用等效的三个两绕组变压器来表示三绕组变压器,则将电力系统网络中所有支路用统一的π型支路表示;根据π型支路的等值电路图,得到节点i到节点j的支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节点i的电压幅值量测方程,并得到混合整数二次规划形式的抗差状态估计模型;利用WLS状态估计法得到MIQCP抗差状态估计模型的初值;对MIQCP抗差状态估计模型进行求解,找出并消除不良量测值;对修正后的量测值再次利用WLS状态估计法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3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797213.6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变阻抗和受控交流电压源的新能源电站模型验证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并网点的实测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幅值;设定受控交流电压源的幅值和相角为固定值,根据实测的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压和有功/无功功率幅值计算变阻抗的电阻和电抗值或设定变阻抗的电阻和电抗值为固定值计算受控交流电压源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值,采用注入实测数据的变阻抗和受控交流电压源实现对外部电网的精确值的获取;通过数字仿真计算获取并网点的有功/无功功率值,并与实测数据比较,若一致则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准确,反之则表示存在误差;并随着实测等值点进一步收缩,该方法可用于定位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误差来源的具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84887.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大伟 , 钱敏慧 , 马进 , 赫卫国 , 夏烈 , 姚良忠 , 陈梅 , 吴福保 , 丁杰 , 朱凌志 , 周邺飞 , 姜达军 , 刘艳章 , 韩华玲 , 张磊 , 包斯嘉 , 吴蓓蓓 , 彭佩佩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将采集到的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幅值输入至预先建立的低频振荡抑制装置的控制模型中,计算控制输出信号值;将所述控制输出信号值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环的参考值进行叠加,参与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电压控制环的控制;所述预先建立的低频振荡抑制装置的控制模型包括隔直环节、两个超前‑滞后环节、比例环节和限幅环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光伏发电附加阻尼控制方法,利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无功调节裕量和无功调节能力来抑制低频振荡,避免现有方法对有功功率的利用,避免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5657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362633.7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配电网参数计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改进连续潮流法的配电网PV曲线生成方法。包括:计算当前配电网导纳矩阵、潮流初始解并令负荷变化参数λ=0;令k=1,分别将潮流初始解Ui、Kij和Lij以及负荷变化参数λ作为潮流已知解和λk;根据潮流已知解和λk,计算潮流预测解和λ(k+1);对潮流预测解进行校正得到潮流实际解判断λk+1是否小于λk,如果λk+1小于λk,则根据潮流实际解生成PV曲线。本发明通过未知量的转变,可以得到新的连续潮流模型,新的模型更加线性化,收敛性大大提高,缩短了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10567029.3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二次规划形式的电力系统综合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网络模型,计算节点导纳矩阵及支路-节点关联矩阵;对量测矢量和状态矢量进行变换,得到中间量测矢量和中间状态矢量;基于中间量测矢量和中间状态矢量,形成精确线性化的量测方程;基于前面得到的线性化量测方程,提出混合二次规划形式的电力系统综合状态估计模型,然后利用CPLEX软件求解,得到中间状态矢量的估计值,在此过程中同时辨识不良数据、拓扑错误和参数错误;以及对得到的中间状态矢量进行逆变换,得到所有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的估计值。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求解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50056.0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状态与参数联合追踪方法,计算电力系统潮流,将各节点的电压幅值与相角作为系统状态量的真值;辨识电力系统中主导参数,形成主导参数集合,选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参数,加入误差分量来模拟实际电力系统中有误的参数;模拟在状态追踪过程中,辨识出可疑参数,记录当前断面的状态估计结果;以参数量测残差的加权之和为目标函数;找到多个断面上目标函数值最小的一组状态与参数的估计值;采用对多断面参数估计结果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参数最终估计值。算例表明,本发明在系统中的主导参数存在误差时依然可以准确追踪系统状态,同时修正参数值,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555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77152.0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考虑雾霾因素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集光伏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电池温度和空气中PM2.5浓度;b.将采集的数据输入和声搜索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到MPP电压预测值;c.通过PI控制器调节DC-DC变换器的PWM控制信号占空比,使光伏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达到MPP电压预测值;d.以MPP电压预测值为初始值,采用扰动观察法以指定的扰动步长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本发明还给出了相应的跟踪装置。本发明将扰动观察法与模型预测法结合在一起,同时充分考虑了雾霾天气对光伏发电的影响,既能有效改善MPPT的跟踪精度,降低静态过程的功率损失,又可以提高MPPT的跟踪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6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67029.3
申请日:2013-11-14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二次规划形式的电力系统综合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网络模型,计算节点导纳矩阵及支路-节点关联矩阵;对量测矢量和状态矢量进行变换,得到中间量测矢量和中间状态矢量;基于中间量测矢量和中间状态矢量,形成精确线性化的量测方程;基于前面得到的线性化量测方程,提出混合二次规划形式的电力系统综合状态估计模型,然后利用CPLEX软件求解,得到中间状态矢量的估计值,在此过程中同时辨识不良数据、拓扑错误和参数错误;以及对得到的中间状态矢量进行逆变换,得到所有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的估计值。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求解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69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2484.1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并网型光伏发电微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逆变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一驱动模块、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三电压传感器、MPU控制器、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逆变桥、第二逆变桥、第二电容、电流传感器、滤波器和第四电压传感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反激变压器的容量以及功率管的最大可承受电压,从而能够降低逆变器的成本,并显著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及电能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