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5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3443.4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羟基的直链脂肪酸或直链酯大黄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大黄酸衍生物具有通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R1基团为直链脂肪酸或直链酯,本发明所提供的大黄酸衍生物,是以天然大黄酸为母体的化合物,通过对大黄酸结构的羧基进行修饰,引入带羟基的直链脂肪酸和直链酯,从而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本发明的大黄酸衍生物与大黄酸相比,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明显降低,并且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可用于制备治疗炎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2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66494.9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201 , A61K9/107 , A61K47/3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抑制耐药质粒水平转移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耐药质粒水平转移的复合材料,其可以作为耐药质粒接合抑制剂,所述复合材料制备步骤如下:S1.将蓖麻油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搅拌混合,依次加入哌嗪、催化剂搅拌反应,再添加N‑甲基二乙醇胺,反应至溶液难以流动时添加丁酮,反应后冷却,中和;S2.向步骤S1所得反应体系中加入亚油酸,加水乳化,搅拌后提纯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pH响应特性,能够靶向动物结肠、盲肠给药,可显著抑制耐药质粒在肠道内细菌之间发生接合转移;可作为新型有效质粒抑制剂,为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传播防控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526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99178.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靶向肠道菌群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7,8‑二羟基黄酮在制备靶向肠道菌群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中的应用,7,8‑二羟基黄酮本身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在肠道内可以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肠道菌群通过代谢药物,改变其药理作用,进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尿酸生成,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803862.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的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Elizabethkingia.anophelis 279‑2菌株及其在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Elizabethkingia.anophelis 279‑2菌株,该菌株于2020年7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096,该菌株的16S rDNA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伊瓦拉环素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能够在16小时后降解64.2%的伊瓦拉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伊瓦拉环素残留问题提供了安全、环保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4502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1426739.0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紫外杀菌技术领域,公开了植物精油类紫外杀菌增效剂及其联合紫外进行杀菌的方法。本研究基于A波段紫外线(UVA)和植物精油杀菌效果微弱,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杀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紫外杀菌技术,能够更高效地杀灭细菌并且减少紫外灯质量对于消毒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29762.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紫外杀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紫外杀菌增效剂合癸二酸及其应用。本研究基于A波段紫外线(UVA)和癸二酸杀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杀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紫外杀菌技术,能够更高效地杀灭细菌并且减少紫外灯质量对于消毒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8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355729.3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菌株E.coli C600及构建方法与应用。通过构建含有R6k复制子、以两个ISApl1夹着Lux基因簇和亚碲酸盐耐药基因形成的转座单元以及RP4接合转移基因的重组质粒,将所述重组质粒转入其能够复制的宿主菌中得到重组菌株,再将所述的重组菌株与E.coli C600混合培养,即可筛选得到所述的荧光菌株E.coli C600。所述的荧光E.coli C600获得外援DNA的能力不受影响,稳定性强,能够稳定遗传,荧光不会随着细菌传代而丢失,可作为接合实验的受体菌。所述的荧光E.coli C600在质粒接合转移相关领域中能够更高效、直观地鉴别受体菌和接合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9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90884.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及其在降解四环素族抗生素中的应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于2019年3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2。本发明大肠杆菌LHM10‑1菌株对四环素族抗生素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LHM10‑1能够在16小时后降解83.91%的四环素和92.24%的伊拉瓦环素,为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的残留问题提供了安全、高效、环保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1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90890.7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因及其编码得到的蛋白和应用。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LHM10‑1菌株,大肠杆菌LHM10‑1菌株于2019年3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基因及其编码得到的蛋白,能够有效降解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以四环素的降解为例),利用所述基因,以此成功构建了其大肠杆菌克隆表达菌株。进一步地,应用于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的降解,并且能够在24小时降解93.70%的四环素,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85333.0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产四环素类药物失活酶的菌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涂布指示菌的培养基,其中,指示菌为加入四环素类抗生素后不能生长或显著抑制生长的菌株;S2.将四环素类抗生素溶液分别与待测菌株菌苔、阴性对照菌株菌苔共同孵育;S3.在步骤S1的培养基上打孔并封底,将步骤S2孵育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加入孔内孵育,对产生的抑菌圈进行对照,同时设置空白组。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适用范围广、准确性和特异性高、结果易于判读。同时,本发明还可以提供基于所述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的检测试剂盒,对于及早发现含有四环素类药物失活酶的菌株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流行病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