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9342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349864.0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参数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电网发电机组的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并输入发电机组侧信号;在扰动工况下验证所述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的输出数据是否超过误差阈值,如果所述输出数据超过误差阈值,进行动态不等率修正、回热系统修正及非线性特性修正中的至少一修正操作,生成修正后的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本发明能够模拟正常运行工况以及各事故工况之间的过渡过程,能够得到与实际数据结果匹配较好且具有鲁棒性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91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17088.5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适用于多机电力系统调频分析的数学模型机理建模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机电力系统调频分析的数学模型。为了解决区域电力系统模型用于调频分析时调频运算速度缓慢且没考虑气象参数的随机性对调频的影响的问题。它建立了包含风电、水电、火电和空冷机组的区域电力系统模型,空冷机组模型输入环境温度、迎面风速、给定负荷和频率偏差量,火电机组模型输入给定负荷和频率偏差量,水电机组模型输入给定负荷和频率偏差量,风电机组模型输入风速信号,各机组模型输出的有功功率分别乘以各自功率份额系数之后叠加,获得机组发电量标幺值,再利用转子方程求得系统频率的偏差量,并将所述偏差量作为下一次调频中的频率偏差量。它用于多机电力系统调频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2715.6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15/00
Abstract: 一种考虑钢块重力储能的钢铁园区电网友好型调控策略,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技术领域。S1.定义并网参考功率曲线,通过并网参考功率曲线引导钢铁园区进行并网功率的优化整形,满足电网调峰需求;S2.建立钢铁生产的全过程、多能流耦合模型,模拟电能、热能、氢能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转换和消耗情况,实现整个生产链的能量控制和优化管理;S3.实施以钢块为介质的重力储能参与调控策略,设计重力储能系统,实现在电能供应过剩时将电能转换为钢块的势能进行储存,能源需求增加时释放势能转换为电能使用。本发明优化了钢铁园区的并网功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过程的适应性,通过利用钢块作为储能介质,降低了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49911.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用于额定风速附近参与调频的风电机组柔性转矩控制方法,属于风电机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在额定风速以上和额定风速以下风电机组参与调频时转矩切换控制异常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转速ωgc(rad/s)至发电机额定转速ωgN(rad/s)区间,在此区间内实施控制;S2.如果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的转矩控制为Tg1(ωg,Δf);如果风速大于等额定风速时的转矩控制为Tg2(ωg,Δf);S3.通过Tg1(ωg,Δf)和Tg2(ωg,Δf)求出风电机组发电机转矩的参考值。本发明能够减小风电机组在额定风速附近参与电网调频时发电机转矩异常波动的问题,能够显著降低额定风速附近因调频引起的发电机转矩异常波动及输出功率的异常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15562.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集成数值天气和物理模型链的日前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属于能源预报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光伏功率预报存准确性差的问题。将单位为K的离地面2米高度处的光伏板板面温度转换成单位为℃的2米高度处的光伏板板面温度,将单位为J/m2的总水平太阳辐射度转换成单位为W/m2的总水平太阳辐照度,根据单位为m/s的垂直于地面方向上10米处风速分量和单位为m/s的平行于地面方向上10米处风速分量,得到单位为m/s的10米处风速;基于物理模型链刻画太阳辐照到功率转换的物理特性,将光伏板板面温度平均值、总水平太阳辐照度平均值和风速平均值输入到所述物理模型链中,得到光伏交流功率。用于预测光伏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17946.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D7/00 , F03D7/04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6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考虑风电机组传动链疲劳载荷的常态化惯量响应方法,属于风电机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风电机组参与调频后传动链疲劳载荷加剧的问题,在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风电机组的传动链疲劳载荷。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含有单质量块的传动链模型,建立能够反映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动态的动力学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再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离散化计算;S2.计算传动链扭矩的变化与功率参考值的关系;S3.建立控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参与惯量控制下的功率参考值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减小风电机组参与电网惯量响应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疲劳载荷的影响,能够在与传统惯量响应方法拥有同样惯量响应能力下使风电机组具有更小的传动链疲劳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008444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436050.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PSO优化算法的换电站运行优化模型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换电站服务模型;步骤二:定义换电服务模型的优化目标函数:风光-负荷偏差率、风光储购置及运行成本、储能电池使用寿命、新能源发电占电动汽车充电电能的比例;步骤三:根据目标函数基于QPSO优化算法得到换电站服务模型下的换电站动态运行策略。按照本发明所述分析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偏远地区高速公路换电站风光储容量配置及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其结果为电动汽车迅速发电起来后,电力系统中含换电站的高速公路独立微电网建设改造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电力系统对换电站换电调度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2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0836533.6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气支路电能损失的负荷成本分摊方法和智能电表,属于供电技术领域,方法如下:计算由支路受端节点不同负荷分摊的支路瞬时电流、瞬时电阻、瞬时电感等时变参数可求得对应的瞬时损耗功率和瞬时充放电功率,利用此信息可积分求得交流工频整周期下的电阻损失电能分摊结果以及充放电能量分配关系,在综合考虑支路受端节点不同负荷分摊的电阻损失电能、电感充放电能量、穿越电能等信息,绘制出完整的能量分配关系总图,利用能量分配关系总图和送受端节点电价、支路输电价格等信息,可核算不同负荷分摊的输电成本以及购、输、售全过程的经济流。本发明能真实地反映电气支路使用情况的物理实际,降低网损和提高输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39927.7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节点源流能量分配关系计算方法,在电网节点中任意数目的源和任意数目的流组成的电气节点源流集合,其瞬时功率分配关可等效归纳为源‑源、流‑流、源‑流三类基本类型。节点源流在1个周期内的能量分配关系,可以瞬时功率分配关系的在一周期内的积分获得,所获得的节点源/流能量关系矩阵能准确给出各源流的能量交互与送受情况,能真实反映节点源流之间能量交换的物理实际,从而避免采用传统相量系计算而出现用户电量计量之间出现的“交叉补贴”的情况,进而可保证精确计量和公平交易。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新型关口智能电表研发,及电网电源的成本、收益核算及系统网损的公平分摊。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92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896539.8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为了研究超临界机组在高风电渗透率地区的调频能力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机组参与风功率消纳的两区域系统调频的仿真方法,属于超临界机组的仿真分析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建立超临界机组、风电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及机理模型,并在仅有一次调频、无二次调频的情况下观察各机理模型频差与主蒸汽参数的控制效果,调试出协调控制系统中的配比参数,确定超临界机组、风电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的数学传递函数;步骤二:根据数学传递函数建立两区域电力系统的调频模型,区域A包括超临界机组、风电机组和亚临界机组,区域B仅包括亚临界机组,区域A和区域B之间频率同步;步骤三:利用建立的两区域电力系统的调频模型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和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