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底质钻进装置及其钻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424572.1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底质钻进装置及其钻进方法,涉及海底底质钻进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牵引板,引导辅助器,斜撑稳定件,动力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辅助器,钻头向下移动还未与支撑架底端平齐的过程中时,第二导轮在矩形引导壳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引导摆杆向牵引板内侧进行转动,使得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扭簧一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进行扭曲,进而产生作用力作用于引导摆杆,从而使得引导摆杆抵在矩形引导壳上,同时引导摆杆在牵引板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通过两个滚珠对牵引板的两侧进行限位,以此实现了对牵引板进行引导,从而避免牵引板发生偏移,以此提高了钻头钻进的精准度。

    一种深海原位激光熔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1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7720.3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原位激光熔覆装置及方法,涉及深海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待修复件、弧形齿条,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外壁设置有接触件,所述散热盘管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弧形接触块,所述弧形接触块的一侧设置有震荡壳,震荡件,收放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震荡件、拉拽组件、循环单元,通过循环单元拨动U形滑座进行间歇式向上移动,U形滑座向上移动时带动拉拽座向上移动对拉扯绳进行拉扯,从而拉动震荡块转动,当循环拨导块与第二滚球分离时,震荡扭簧带动震荡块复位,撞击导弧形接触块的外壁,使得弧形接触块产生震动作用于散热盘管,通过共振作用于气粉混合通道,以此避免粉粘附在通道内壁,进而使得气粉混合通道能够流畅的输送气与粉。

    一种基于多波束接收技术的富钴结壳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9072.7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束接收技术的富钴结壳厚度的测量方法,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多波束接收技术,发射线阵与接收线阵采用T型布置方式,发射线阵平行于测线方向,接收线阵垂直于测线方向,所述的测线方向是结壳厚度测量设备所安装的潜水器载体的航向;利用多波束测量技术一次初步测量多个波束内的结壳厚度值;再根据多波束接收技术获得海底微地形起伏,估计每个波束内信号的入射角度,进一步对每个波束内测量获得的结壳厚度进行修正,结合结壳厚度变化特征采用序惯贝叶斯滤波方法跟踪结壳厚度变化,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8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8037.X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获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同相轴,然后基于该同相轴实现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提取;对于地震记录中的每一个同相轴,分别利用期望子波谱与所提取同相轴的子波谱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并将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同相轴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组合得到整个地震道的反褶积因子,最终基于反褶积因子实现反褶积计算过程。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子波谱,并结合不同地层的特征实现有针对性的反褶积处理,使地震记录分辨率更高,更能适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为后续地震勘探的处理及反演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测深仪的取样器距底高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5202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19800.7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大洋沉积物取样过程中用到的、针对常规取样器的基于测深仪的取样器距底高度测量方法。其包括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第二步,设备投放;第三步,设备信号测试;第四步,设备测深;第五步,设备调整,调整测深仪使之能够检测并显示直达波和反射波;第六步,计算距底高度,分别从测深仪上读取直达波的深度L1和反射波的深度L2,两者做差,计算出声学Pinger距底的准确高度△H,△H=L2-L1;第七步,地质绞车继续放缆,当0<△H≤L时表示取样器成功触底。本发明能够准确的把握取样的距底高度,保证了常规取样器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大洋沉积物取样作业中取得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一种搭载式深海宏生物取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05432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18731.1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式深海宏生物取样器,主要包括:安装框架、水下电机、耐压电子舱、深海电池、油液补偿器、海水泵、取样腔,水下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其内部充满绝缘油液,通过油液软管连接有油液补偿器;耐压电子舱分别通过水密电缆与水下电机、深海电池连接;深海电池采用硅胶将锂电池密封在塑料壳体内作为整体自补偿压力;海水泵连接在水下电机输出轴,海水泵设有吸水管和排水管,吸水管通过软管与取样腔连接;水下电机、耐压电子舱、深海电池、油液补偿器、海水泵均设置在安装框架内。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动力独立、搭载条件灵活、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深海巨型宏生物完整取样问题,实现深海宏生物实时完整获取。

    一种全海深小型自浮式直通冲击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438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04122.1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海深小型自浮式直通冲击取样装置,包括上部释放自浮机构与下部抛载配重机构,所述释放自浮机构包括一扁圆柱形浮力块,所述浮力块圆周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垂直向下延伸的套筒;浮力块中心下方固定连接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方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夹持套筒,所述夹持套筒下方连接取样管;取样管与夹持套筒顶壁之间设置缓冲弹簧;所述抛载配重机构包括一抛载配重块,所述抛载配重块上方设置导向稳定柱;固定座中心下方设置机械释放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海底取样器搭载困难、构造复杂、造价昂贵等问题,取样后抛载配重块并自主上浮,无需额外动力、不需绞缆,2-3人即可完成所有布放回收流程,且装置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方便。

    一种深海高压环境模拟综合测试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0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4733.X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高压环境模拟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深海高压环境模拟综合测试设备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有测试罐体,所述测试罐体上设有模拟测试机构,所述模拟测试机构包括所述测试罐体内侧表面设有的分隔环形槽,所述分隔环形槽沿所述测试罐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测试罐体内加工有分隔主齿轮腔,可以实现进行分隔进行模拟测试,实现不同深度压强环境的模拟,可以实现进行不同旋流的模拟,测试在不同的旋流下测试件的损坏程度,可以实现对测试件进行撞击,测试在高压环境下测试件受到撞击的损坏程度,并且可以对测试件在高压环境下受到不同的旋流时受到撞击的损坏程度进行测试,测试的比较全面。

    一种海面反向散射强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552040.2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面反向散射强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水下观测系统接收海面反向散射信号;根据所述散射信号,获取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计算所述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对应的掠射角散射面积;根据所述掠射角散射面积,采用声呐方程计算海面反射强度。本发明对声源和水听器的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对发射和接收系统指向性进行繁琐的校准。海上实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对海域水深要求不高,只需满足基本的声场远场条件和防止多途干扰即可。本发明通过一次测量就能够同时获得较宽掠射角范围内的海面反向散射强度,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