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压载重块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191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0955.5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载重块安装装置。本发明的载人潜水器压载重块移动装置,包括车体框架,车体框架底端的侧面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移动平台底板和移动平台侧板,移动平台底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滑杆安装基座,每个滑杆安装基座内分别插接滑杆,滑杆的另一端通过滑杆套筒固定在移动平台下侧;移动平台底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移动平台轴承安装基座,移动平台轴承安装基座内插接移动平台滑动丝杠轴,移动平台滑动丝杠轴的一端连接移动平台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移动平台滑动丝杠螺母。安装平台在一定范围内上下位置、左右位置以及前后位置均可调节,从而在不移动车体的情况下完成压载重块安装,工作效率高,风险小。

    一种深海热液转移储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12133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350822.8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深海热液抽吸采样和热液培养分析设备的一种深海热液转移储存装置,用于较长时间保温、保压储存热液样品,为后续分析提供真实的热液样品,根据需要分时、分批转移样品。本发明采取双层筒体,内层筒体缠绕加热电阻丝,外层筒体涂覆保温层材料;储存腔活塞和蓄能保压腔活塞之间充满纯净水;手动取样阀连通储存腔,与热液采样器的样品出口、热液培养分析设备的样品入口配合;氮气增压泵连通蓄能保压腔,储存腔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电阻丝连接控制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在转移热液样品存在的不保温,不适于较长时间保真储存,不能对一次采样进行较长时间间隔的多次、多种分析处理的技术问题。

    一种深海零部件原位高精度表面无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64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2342.0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海零部件原位高精度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共同连接联杆,联杆上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板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联动基座,联动基座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侧壁上固定啊安装有旋转转轴,旋转转轴的一端与流位联锁机构连接设置,另一端与旋动调制单元连接设置;所述旋动调制单元包括与旋转转轴连接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锥齿轮;通过衔横平定组件,使得激光扫描器可以处于当前平面位置稳定的对零件进行扫描检测操作,避免检测结果存在误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同时该装置可以模拟典型海洋环境开展标准深海零件检测、建立表面损伤数据库、用于与深海原位检测结果对比,进一步提升不同海洋环境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一种海底底质钻进装置及其钻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424572.1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底质钻进装置及其钻进方法,涉及海底底质钻进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牵引板,引导辅助器,斜撑稳定件,动力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辅助器,钻头向下移动还未与支撑架底端平齐的过程中时,第二导轮在矩形引导壳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引导摆杆向牵引板内侧进行转动,使得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扭簧一端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进行扭曲,进而产生作用力作用于引导摆杆,从而使得引导摆杆抵在矩形引导壳上,同时引导摆杆在牵引板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通过两个滚珠对牵引板的两侧进行限位,以此实现了对牵引板进行引导,从而避免牵引板发生偏移,以此提高了钻头钻进的精准度。

    一种深海原位激光熔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1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7720.3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原位激光熔覆装置及方法,涉及深海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待修复件、弧形齿条,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外壁设置有接触件,所述散热盘管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弧形接触块,所述弧形接触块的一侧设置有震荡壳,震荡件,收放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震荡件、拉拽组件、循环单元,通过循环单元拨动U形滑座进行间歇式向上移动,U形滑座向上移动时带动拉拽座向上移动对拉扯绳进行拉扯,从而拉动震荡块转动,当循环拨导块与第二滚球分离时,震荡扭簧带动震荡块复位,撞击导弧形接触块的外壁,使得弧形接触块产生震动作用于散热盘管,通过共振作用于气粉混合通道,以此避免粉粘附在通道内壁,进而使得气粉混合通道能够流畅的输送气与粉。

    一种基于多波束接收技术的富钴结壳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9072.7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束接收技术的富钴结壳厚度的测量方法,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多波束接收技术,发射线阵与接收线阵采用T型布置方式,发射线阵平行于测线方向,接收线阵垂直于测线方向,所述的测线方向是结壳厚度测量设备所安装的潜水器载体的航向;利用多波束测量技术一次初步测量多个波束内的结壳厚度值;再根据多波束接收技术获得海底微地形起伏,估计每个波束内信号的入射角度,进一步对每个波束内测量获得的结壳厚度进行修正,结合结壳厚度变化特征采用序惯贝叶斯滤波方法跟踪结壳厚度变化,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8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8037.X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时变反褶积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地震同相轴追踪技术获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同相轴,然后基于该同相轴实现地震同相轴子波谱的提取;对于地震记录中的每一个同相轴,分别利用期望子波谱与所提取同相轴的子波谱生成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并将同一地震道上不同同相轴的期望子波谱修正因子组合得到整个地震道的反褶积因子,最终基于反褶积因子实现反褶积计算过程。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不同地层对应的地震同相轴子波谱,并结合不同地层的特征实现有针对性的反褶积处理,使地震记录分辨率更高,更能适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为后续地震勘探的处理及反演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测深仪的取样器距底高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5202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19800.7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大洋沉积物取样过程中用到的、针对常规取样器的基于测深仪的取样器距底高度测量方法。其包括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第二步,设备投放;第三步,设备信号测试;第四步,设备测深;第五步,设备调整,调整测深仪使之能够检测并显示直达波和反射波;第六步,计算距底高度,分别从测深仪上读取直达波的深度L1和反射波的深度L2,两者做差,计算出声学Pinger距底的准确高度△H,△H=L2-L1;第七步,地质绞车继续放缆,当0<△H≤L时表示取样器成功触底。本发明能够准确的把握取样的距底高度,保证了常规取样器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大洋沉积物取样作业中取得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