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35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26089.1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霄 , 孙栩 , 李新年 , 刘琳 , 周亦夫 , 庞广恒 , 吴娅妮 , 林少伯 , 习工伟 , 王薇薇 , 胡涛 , 谢国平 , 王晶芳 , 王亮 , 董鹏 , 刘翀 , 张晓丽 , 李跃婷 , 李潇潇 , 王华伟 , 朱艺颖 , 张晋华 , 杨万开 , 蒋卫平 , 王明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直流馈入系统直流之间耦合程度的表征方法及系统,包括:仿真直流逆变站A发生内部故障,并分别获取直流逆变站A和邻近直流逆变站B发生畸变的交流电压数据;根据所述直流逆变站A和邻近直流逆变站B的交流电压数据利用电压谐波畸变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直流逆变站A和邻近直流逆变站B的交流电压谐波畸变率;计算直流逆变站A的交流电压谐波畸变率和邻近直流逆变站B的交流电压谐波畸变率的比值作为直流逆变站A和邻近直流逆变站B的交流电压畸变耦合系数。本发明能够描述多馈入直流逆变站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弱,且体现了直流输送容量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能够把多直流馈入系统和全部交流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9283.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频率耦合的清洁能源场输出端口等值阻抗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水电厂的导纳值Yhg以及水电厂的线路阻抗Z2,并确定出水电厂的并网端口的导纳值Yhg_pcc;基于水电厂的并网端口导纳值Yhg_pcc与电网阻抗值Zg确定出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输出端口阻抗值Zc_out;基于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输出端口阻抗值Zc_out以及频率耦合因素确定出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的端口等效导纳Yc(ωp);基于水电厂的并网端口的导纳值Yhg_pcc以及风电场或者光伏电厂的端口等效导纳Yc(ωp)确定出清洁能源场的输出端口导纳Ys;能够确保阻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3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571533.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朱艺颖 , 刘琳 , 吴娅妮 , 张晓丽 , 刘浩芳 , 郭强 , 贺静波 , 张怡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系统强度满足测试需求的双高电力系统测试电网算例;搭建所述双高电力系统测试电网算例的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所述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根据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将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对在不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接入情况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以确定允许所述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完成对待测新能源机组接入双高电力系统后的适应性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50198.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薇薇 , 刘翀 , 朱艺颖 , 李跃婷 , 杨立敏 , 吴娅妮 , 张晓丽 , 刘琳 , 刘浩芳 , 王晶芳 , 雷霄 , 刘世成 , 付小倍 , 庞广恒 , 胡涛 , 李新年 , 谢国平 , 栾轲栋 , 林少伯 , 贺郁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电网跨硬件平台联合实时仿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同步电网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找到欲拆解为两个仿真区域电网模型的接口模型,使用参数完全一致的半常参数分布线路模型模拟接口模型;从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拆解出包含仿真步长累加计数器的两个仿真区域电网模型,并分别配置于两个硬件平台;设定两个区域电网模型的主从系统层级以及接口通信通道,对两个区域电网模型进行延时补偿;在两个区域电网模型延时补偿之后,两个区域电网模型根据设定的主从系统层级进行离线潮流计算并赋仿真初值;两个仿真区域电网模型的跨硬件平台联合仿真启动,并根据仿真初值进行仿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53819.9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闽粤联网电力运营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霄 , 许锐文 , 郑宁敏 , 刘世成 , 李德才 , 庞广恒 , 杨尚瑾 , 郑新桃 , 林少伯 , 朱艺颖 , 李新年 , 王薇薇 , 刘琳 , 贺郁文 , 吴娅妮 , 胡涛 , 谢国平 , 栾轲栋 , 王晶芳 , 杨立敏 , 刘翀 , 张晓丽 , 李跃婷 , 刘浩芳 , 李潇潇 , 付小倍 , 赵志华 , 陈晨曦 , 黄威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VG与直流协同运行的带电试验方法及系统,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直流输电工程系统的主回路结构和SVG控制策略,基于所述主回路结构和SVG控制策略,确定用于所述直流输电工程系统中,SVG与直流协同运行的控制策略;针对所述控制策略,建立用于SVG与直流协同运行系统的试验方案,基于所述试验方案对所述SVG与直流协同运行进行带电试验,得到所述带电试验的录波结果;基于所述录波结果,确定所述直流输电工程系统中SVG与直流系统的适配性和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发明能够验证直流输电工程系统中SVG与直流系统的适配性和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0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36936.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网零序的电磁暂态等效负荷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110kV电压等级的配网零序进行模拟;确定110kV电压等级的零序参数,在电磁暂态等效负荷模型中,增加模拟配网零序的元件模型以及所述零序参数;基于模拟配网零序的元件模型,以获取配网零序参数的典型值;基于模拟配网零序的元件模型,以获取配网零序参数估算的基准值;基于零序参数的典型值和配网零序参数估算的基准值,用于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自动建模应用及仿真研究。从而,可以提高交直流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精度,可应用于现有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的完善,提高相应国产软件及装置的仿真精度及市场销售额。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16091.8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闽粤联网电力运营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尚瑾 , 雷霄 , 林少伯 , 庞广恒 , 李德才 , 朱艺颖 , 王薇薇 , 刘琳 , 贺郁文 , 吴娅妮 , 胡涛 , 谢国平 , 栾轲栋 , 王晶芳 , 李新年 , 杨立敏 , 刘翀 , 刘世成 , 张晓丽 , 李跃婷 , 刘浩芳 , 李潇潇 , 许锐文 , 付小倍 , 赵志华 , 陈晨曦 , 黄威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直流系统及其稳态控制和启动控制方法。混合直流系统包括送端MMC换流站、送端LCC换流站、受端MMC换流站、受端LCC换流站、直流线路;混合直流系统的稳态控制方法,送端MMC换流站采用定交流电压/定频率控制方式,送端LCC换流站采用定送端MMC有功功率控制方式,受端MMC换流站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方式,受端LCC换流站采用定受端MMC有功功率控制方式;混合直流系统的启动控制方法,通过启动受端MMC换流站建立直流电压,通过启动送端MMC换流站建立送端交流电压,通过启动送端LCC换流站和受端LCC换流站实现全部新能源机组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42762.3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尚瑾 , 雷霄 , 庞广恒 , 崔校瑞 , 林少伯 , 李德才 , 朱艺颖 , 程雪婷 , 李新年 , 王薇薇 , 刘琳 , 贺郁文 , 吴娅妮 , 胡涛 , 谢国平 , 栾轲栋 , 王晶芳 , 杨立敏 , 刘翀 , 刘世成 , 张晓丽 , 李跃婷 , 刘浩芳 , 李潇潇 , 许锐文 , 付小倍 , 赵志华 , 陈晨曦 , 黄威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C‑MMC混合直流系统,并公开了具有LCC‑MMC混合直流系统的控制和启动方法,其中LCC‑MMC混合直流系统采用LCC直流和柔性直流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送端MMC换流站、送端LCC换流站、受端MMC换流站、直流线路和交流滤波器,通过设计合理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保证其既能通过柔性直流提供送端电压支撑,又可以通过LCC送出大部分新能源出力以降低成本和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876358.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尚瑾 , 雷霄 , 夏勇军 , 李新年 , 陈堃 , 王薇薇 , 张侃君 , 刘琳 , 张隆恩 , 贺郁文 , 庞广恒 , 吴娅妮 , 林少伯 , 胡涛 , 谢国平 , 王晶芳 , 杨立敏 , 朱艺颖 , 刘翀 , 刘世成 , 张晓丽 , 李跃婷 , 刘浩芳 , 李潇潇 , 许锐文 , 付小倍 , 赵志华 , 王华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SC/LCC并联混合多馈系统换相失败后的恢复方法及系统,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当检测到LCC发生换相失败之后,发出VSC/LCC功率频率协调控制指令;当VSC和LCC在接收到VSC/LCC功率频率协调控制指令后,控制VSC和LCC进入功率补偿模式;功率补偿模式持续预设时间后,控制VSC和LCC将功率补偿模式切换为频率调制模式;在检测到交流电网频率振荡结束之后,控制VSC和LCC退出功率频率协调控制指令,和频率调制模式,并恢复VSC和LCC正常运行。本发明可对LCC换相失败后的交流系统频率波动进行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1535153.0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电网电磁暂态自动建模的分网解耦方法及系统,属于大规模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类型选择规则,对交流线路电磁暂态建模类型进行自动设定;列出目标电网的所有交流线路信息,并提供类型选择菜单;根据目标电网结构选择适当位置的输电线路作为解耦元件,并在交流线路列表中对相应输电线路的类型进行修改,以实现电网解耦;根据自动设定的线路类型和使用者修改的线路类型,自动生成线路元件电磁暂态模型。本发明通过解耦线路模型的自动生成,消除了人工修改电磁暂态模型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电磁暂态仿真研究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