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0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9159.9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硅合金线疲劳性能的时效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镁硅合金进行不同条件的时效处理,获得不同时效状态的铝镁硅合金;B)对不同时效状态的铝镁硅合金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建立铝镁硅合金的时效‑硬度曲线图,确定铝镁硅合金线疲劳性能的时效条件。本申请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确定的时效条件制备抗疲劳性能优异的铝镁硅合金线。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铝镁硅合金线可用于制备长距离架空输电导线,并可以提高架空输电导线的服役安全性。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附加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便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4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78476.3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3/08 , G01N3/42 , G01N23/203 , G01N23/2251 , G01N3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后硬化层深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性能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求解预测金属材料表面硬化层深度公式中的两个参数,获取金属材料的加工硬化指数,预测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后的硬化层深度。利用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预测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后硬化层的深度,节省了大量实验时间和费用。基于此发明可以指导金属材料的表面强化设计,对金属材料的疲劳延寿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98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19073.3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包铝合金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线技术领域。将铸造工业纯铝圆筒与铸造铝合金圆柱进行过盈装配制备铝包铝合金坯锭,然后经过锻造、轧制和冷拉拔等步骤制备铝包铝合金线。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铝包铝合金线界面可以实现原子级的冶金结合,从而避免了双金属复合线界面结合性差的问题。在设计上,这种铝包铝合金线利用了“集肤效应”原理,结合了纯铝的高导电率特性和铝合金的高强度特性实现高强高导,这种线主要用于长距离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8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65942.7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含纳米相的铝-镁-硅系合金线的制备方法,属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方法为将铝-镁-硅合金棒材,固溶处理后轧制;进行人工时效热处理,拉丝后热处理得成品;其中,固溶处理:在400~500℃范围内梯度升温,每个梯度保温3~15分钟,在500~580℃固溶处理,保温0.5~8.0小时,立即冷水淬火;时效处理:进行理论计算,确定纳米沉淀相颗粒的尺寸范围,再在100~160℃范围内,梯度升温,每个梯度保温5~10分钟,在160~190℃范围内人工时效热处理,保温0.5~6小时,立即冷水淬火。本发明的含纳米相的铝-镁-硅系合金线强度和导电率同步提升;能耗显著降低同时可靠性提高;本发明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操作简单,新增工艺环节的成本低而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6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08405.9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酸盐涂层的可吸收医用镁基金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适用于骨创伤外科、修复重建外科、整形美容用医疗器械领域。该镁基金属由镁基金属基体和在基体表面上形成的硅酸盐涂层组成,硅酸盐涂层由硅酸镁(Mg2SiO4)和氧化镁组成。在碱性环境下,采用低温化学沉积方法在医用镁基金属表面上制备防护涂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涂层厚度可以控制在几百纳米到5微米之间。本发明防护涂层均匀致密,抗腐蚀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金属外观,可控制镁基金属的降解速度及镁离子的溶出速度,从而控制镁基金属植入器件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及吸收速度,可用于制备骨内固定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4656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08405.9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酸盐涂层的可吸收医用镁基金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适用于骨创伤外科、修复重建外科、整形美容用医疗器械领域。该镁基金属由镁基金属基体和在基体表面上形成的硅酸盐涂层组成,硅酸盐涂层由硅酸镁和氧化镁组成。在碱性环境下,采用低温化学沉积方法在医用镁基金属表面上制备防护涂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设备要求低,涂层厚度可以控制在几百纳米到5微米之间。本发明防护涂层均匀致密,抗腐蚀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金属外观,可控制镁基金属的降解速度及镁离子的溶出速度,从而控制镁基金属植入器件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及吸收速度,可用于制备骨内固定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206069939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507842.0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旋压刀具,属于金属表面强化方法技术领域。旋压刀具采用柱形结构,刀头采用弧面结构;在刀头设置有1~30个开口;或旋压刀具的柱形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1个或多个金属半球。金属表面旋压强化方法:1)清除金属表面油污和腐蚀产物;2)使旋压刀具与金属表面接触,且旋压刀具轴线与金属表面垂直;3)旋压刀具高速旋转,金属表面在刀具下方经过,刀具相对于金属工件旋压运动,到达处理面积时停止操作。本实用新型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及其合金,如低强钢和高强钢,可提升金属表面强度和硬度,获得梯度组织结构,提升疲劳寿命;同时实施简单,工艺不复杂,有利于推广,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207483787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106567.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7/04
Abstract: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螺旋辊及其处理装置,属于金属表面处理领域。该螺旋辊,包括辊体和螺旋线加工刀刃,辊体表面设置有螺旋线加工刀刃,其装置包括上述的螺旋辊、工作台、中央控制系统、金属或金属构件位移传感器、刀具载荷传感器和刀具位移传感器。利用该螺旋辊对金属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除去金属或金属构件表面的氧化皮以及脱碳层,同时可以获得具有明显梯度特征的表层组织结构,实现金属表面强化,抑制金属构件在长时间交变载荷或循环载荷作用下服役过程中疲劳裂纹在金属表面的萌生,同时改善金属构件表面耐磨性,提高金属构件的服役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66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610809349.9
申请日:2016-09-0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主站前置机状态异常监测及自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系统前置配置、网卡状态以及前置状态,读取各类监视配置参数,读取上一次自动重启前置应用的时间;创建监视线程,判断本机是否正常向SCADA发送实时数据;周期监视实时库能否正确打开且读出数据;周期监视前置核心进程运行状态;周期监视连接在本机上通道的工况;周期监视本机前置状态、本机网卡状态以及系统内其他前置机的状态;综合各项监视结果进行诊断。本发明能够自动判断前置运行中的各项环节,对于监测出的异常进行自动处理,主动恢复,达到了快速恢复现场运行的要求,提高了调度主站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0197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1018048.0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量分析的电力应用性能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探针模块、数据引擎服务模块、应用服务模块、应用呈现模块;数据采集探针模块,包括多个数据采集探针,将业务系统的网络流量数据镜像到数据采集探针的主机内,并对业务系统的应用性能指标进行提取、计算及展现;数据引擎服务模块,对数据采集探针进行管理和任务调度,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网络流量分析处理和协议还原处理;应用服务模块,对数据引擎服务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应用呈现模块,根据应用服务模块统计的数据分析结果,对业务系统的应用性能进行全面呈现。本设计不仅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监控和分析,帮助及时解决故障,而且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