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797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4039.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分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吊装装置,解决了安装或拆除隔离开关时存在费时费力和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在水泥杆(10)的杆顶上设置有槽钢固定板(8),立柱(12)的立柱底座(13)通过螺栓(9)与槽钢固定板(8)连接,在立柱(12)的顶端设置有上下垂直方向的轴(6)和助力轴承(7),在助力轴承(7)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平挑梁(11),在水平挑梁(11)的外侧端部设置有销钉(5),在销钉(5)上吊接有U形环(4),定滑轮(3)挂接在U形环(4)上,在定滑轮(3)上的绳索(2)的一端连接有隔离开关(1)。本发明在水泥杆上安装可靠方便,缩短了隔离开关安装的时间,特别适合在输电线路维护工作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16344.X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光伏功率预测优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电站的光‑电转换模型、预测数据、实测数据以及运行数据;根据所述预测数据以及所述实测数据获取光伏功率预测总误差;根据所述光‑电转换模型、所述实测数据以及所述运行数据得到等效预测数据;根据所述光伏功率预测总误差、所述预测数据以及所述等效预测数据得到光伏功率预测的各个关键环节引起的误差;根据各个关键环节引起的误差优化光伏功率预测的各个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功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57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1057019.5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集成方法及装置,属于异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于异构集成环境,包括设置在中心服务器上的服务端和分散节点上的客户端,客户端通过向服务端的停泊服务动态申请需要的客户,将数据发布/订阅/代理从服务端迁移到的客户端;数据发布客户对本地换流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数据进行映射,并将通过CIM曝露的数据视图注册到全局视图/编码管理服务中供订阅客户获取;全局视图/编码管理服务对注册的各局部CIM数据进行拼接和整合,形成全局视图。通过上述过程,本发明能够对换流站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集成,提高了换流站设备状态检修信息的集成程度和系统灵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16126.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优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发电场站的新能源-电转换模型、预测数据、实测数据以及运行数据;根据该预测数据以及该实测数据获取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总误差;根据该新能源-电转换模型、该实测数据以及该运行数据得到等效预测数据;根据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总误差、该预测数据以及该等效预测数据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各个关键环节引起的误差;根据各个关键环节引起的误差优化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各个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功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7892.1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Inventor: 孙荣富 , 牧晶 , 徐海翔 , 丁华杰 , 丁然 , 王靖然 , 王若阳 , 刘康丽 , 耿艳 , 贾文昭 , 伦涛 , 梁志峰 , 臧伟 , 李晨 , 邹江峰 , 张涛 , 杨健 , 史沛然 , 刘一民 , 刘华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及容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混合储能系统的混合储能模型,混合储能系统包括功能型储能及能量型储能;根据光伏出力数据,确定光伏输出功率及功率波动的主要频率范围;在主要频率范围内选取多个滤波时间常数,确定功率波动率;根据功率波动率,确定与各滤波时间常数对应的置信度;根据滤波时间常数及置信度,利用混合储能模型,确定混合储能系统的总功率及容量,及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功能型储能及能量型储能的总功率及容量。本发明以能量型和功率型两类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能量均衡为约束,加入滤波时间常数作为关键变量,实现了两类电池的特性互补,可根据项目要求配置储能平滑分布式光伏出力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0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06293.1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MC的UPFC机电暂态仿真方法,该方法将UPFC功率注入模型与交替迭代法结合实现潮流计算,设计了包含控制器、调制环节、MMC模型等的UFPC模型,通过UPFC输出电流将UPFC模型与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MMC-UPFC的机电暂态仿真。同时,本发明采用交替迭代法和注入功率模型进行潮流计算,实现起来简单方便;动态仿真过程以潮流计算结果为初始运行点,采用注入电流源模型等效UPFC,可以全面地考虑控制器、调制环节、直流系统等对UPFC输出的影响,仿真结果准确合理。此外,该仿真方法中UPFC与系统的接口简单,方便在已有的机电暂态仿真程序中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64536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310625339.6
申请日:2013-11-30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压互感器的分压器单元及其电容元件、电阻元件,分压器单元包括一个电容元件和至少两个电阻元件,在电容元件和/或电阻元件上设置绝缘鳍片,绝缘鳍片不仅用于散热,还能够同时和增加爬电距离。同时解决了电阻/电容元件发热造成器件稳定性差、寿命低的问题和局部放电造成的电流泄漏问题,从而提高了互感器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9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72758.0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管理系统,包括web服务器、注册登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配置管理服务器;所述web服务器用于提供操作界面,注册登记服务器接收注册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配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配置管理服务器包括代理程序,用于对系统进行配置管理;所述代理程序还用于对web服务器进行用户权限配置和用户权限查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置管理系统,在配置管理服务器上设置了具有配置用户权限和用户权限查询的代理程序,用户能够从web服务器通过代理程序查询自身的权限,从而解决了用户不能对其自身权限进行查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7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39702.6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M7/219 , H02J3/383 , H02M1/126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效率、减小谐波并且可以与光伏联合的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本发明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包括LCL滤波模块、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保护模块和光储三端变换器模块,所述LCL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网,LCL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的网侧输入端,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保护模块的一端相连接,保护模块的另一端与光储三端变换器模块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75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8616.6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输电线路绝缘子零值检测专用工具,包括智能检测仪,智能检测仪的一侧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智能检测仪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探针连接板,探针连接板与伸缩杆铰接,探针连接板的侧部安装两个探针,两个探针连接导线,本发明缩短了绝缘子零值检测工作的时间,减少了塔上作业人员,增加了人员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塔上作业人员不需要出瓷瓶操作,降低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滞留时间和操作风险,提高了工作的安全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