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9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8180.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俊博 , 刘赫 , 李守学 , 金鹏 , 朱大铭 , 王伟 , 王凯 , 栾靖尧 , 高昌龙 , 邰宇峰 , 矫立新 , 杨明 , 司昌健 , 赵春明 , 杨代勇 , 张恒源 , 张赛鹏 , 郭家昌 , 刘春博 , 李嘉帅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16
Abstract: 腐蚀缺陷矩形钢筋混凝土电缆通道结构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电缆通道简化受力力学模型,计算电缆通道上部中点的弯矩,通过转角处截面最大弯矩获取电缆通道的极限承载力;电缆通道采用双层配筋,形成双筋构件,电缆通道破坏时,截面上部受压而下部受拉,得到截面最大承受弯矩;确定钢筋混凝土管节在TEB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建立腐蚀缺陷电缆通道剩余承载力模型,得到腐蚀缺陷混凝土管节在TEB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本发明适用于无损以及不同腐蚀深度的电缆通道承载力的计算,有利于研究腐蚀减薄对矩形钢筋混凝土电缆通道剩余承载力的影响,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8691.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佳蕊 , 孙勇 , 孟祥东 , 杨金铎 , 陈厚合 , 胡枭 , 吕项羽 , 李德鑫 , 朱明洋 , 王尧 , 李宝聚 , 张家郡 , 王伟 , 李成钢 , 冷俊 , 高松 , 刘畅 , 张海锋 , 庄冠群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GCN‑LSTM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首先,完成时空特征的构建和归一化,将海量的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日期信息按时间滑动窗口构造连续特征图作为输入,接着将电网络模型作为图结构嵌入到GCN中,并将网络参数转换为GCN中的邻接矩阵,从而提取空间特征,然后,将GCN的输出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在时间维上提取负荷变化的特征,解决了递归神经网络的梯度消失问题。最后,依次完成测量数据窗口的滚动更新和异步序列映射等方法对回归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增强了GCN‑LSTM模型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5110.9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断面电缆通道检测机器人,属于地下通道结构检测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储存模块、远程控制模块、供电模块、行进模块、定位模块、机械臂、检测模块和3D建模分析模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断面电缆通道检测机器人安全性高。钢筋扫描、裂缝扫描以及激光测距等结构检测功能的操作均可由远程控制模块控制机械臂完成,无需操作人员进入电缆隧道,能有效避免电缆通道内电缆破损及支架掉落等风险。连接检测模块的机械臂可自由伸缩并通过万向节连接在机器人主体上,检测模块将检测的缺陷传输到存储模块中,3D建模分析模块在已建立的模型内定位并添加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83148.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地为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及故障检测方法,包括:N组串联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内为M个并联的单电池,两个电池包形成一个电池组,电池组内两个电池包通过M个节点连接,形成对称回路拓扑结构。在每组并联的电池包的中间位置,以及电池组中两个电池包的首个电池和最后一个电池之间设置电流表;每两个电池包之间设置电压表。本发明通过对称回路拓扑结构的方式,利用电流比值的不同,和相邻电压的差异性判断定位故障电池的位置,减少采用传感器的数量,解决在大规模的电池集成过程当中,检测故障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52854.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CN)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电力监控系统主机配置策略核查评估方法,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针对电力监控系统主机配置策略核查工作中存在的需求,通过已知的核查条目信息进行整理,将所有的核查条目按照分类方法分为5个大类,结合条目的信息建立一张多行条目总表,该条目总表各列包含分类编号、条目类别、条目标题、条目内容描述、检查方法、专项标记、危险等级分档数值、检查后得分值;通过已经建立的条目总表,可以根据筛选条件,能够灵活方便地建立一张本次检查条目表,完成检查工作后,将对应条目检查后得分值填入;通过本发明安全风险分级方法,给出每次检查的安全风险分级;为电力监控系统主机配置策略手工核查的安全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696174.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nventor: 吕项羽 , 王佳蕊 , 李德鑫 , 田春光 , 邓卫 , 张海锋 , 张家郡 , 庄冠群 , 裴玮 , 李成钢 , 王伟 , 陈璟毅 , 刘畅 , 高松 , 孟涛 , 蔡丽霞 , 张懿夫 , 冷俊 , 张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自适应管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形成专家库并推理预测,预测当前时刻t的储能装置功率理论值;步骤2:基于步骤1预测的当前时刻t的储能装置功率理论值进行自适应管控。本发明提出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自适应管控方法,减少系统控制复杂度,实现复杂工况下系统的自适应管控,并同时确保高效、平稳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96173.1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nventor: 李德鑫 , 王佳蕊 , 吕项羽 , 田春光 , 裴玮 , 张家郡 , 张海锋 , 庄冠群 , 邓卫 , 李成钢 , 王伟 , 陈璟毅 , 刘畅 , 高松 , 孟涛 , 蔡丽霞 , 张懿夫 , 冷俊 , 张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氢能微网系统能量路由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运行时刻的风力发电功率PW,当前运行时刻的光伏发电功率PP,当前运行时刻的制氢负荷功率PH,当前运行时刻的储能功率PE,当前运行时刻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微网系统与电网的交互功率PG,以及上网售电价格α1、制氢收益价格β1;步骤1:判断前运行时刻的储能功率PE,当确定储能单元输出功率时,进一步根据当前运行时刻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微网系统与电网的交互功率PG对前运行时刻的储能功率PE进行调整;步骤2:判断前运行时刻的储能功率PE,当确定储能单元吸收功率时,进一步根据当前运行时刻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微网系统与电网的交互功率PG对前运行时刻的储能功率PE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20751241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457987.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风光氢储一体化运行数据采集装置,属于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汇总机、实时显示设备以及无线终端;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输出端与数据汇总机的输入端通过航空插头连接线或GL24S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数据汇总机的输出端与实时显示设备及无线终端通过航空插头连接线或GL24S无线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监测风力、太阳能和氢能储存系统的性能,采用物理、无线数据传输同步进行的方式,有效降低丢包率,同时可利用无线传输的特点,使用分布式采集模式,提升数据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656229U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21897555.8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电缆通道结构性修复装置,属于非开挖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结构性修复设备;包括通道修复设备主体,通道修复设备主体与集成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电性连接,通道修复设备主体底端设置平移组件,通道修复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制浆与泵送系统;通道修复设备主体的周侧滑动设置有若干组喷涂臂组件,且喷涂臂组件同样与集成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仅需要操作人员1‑2人就能实现缺陷电缆通道的长距离连续修复,施工操作便捷,人工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59090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23361218.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省冠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配电设施预警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双金属片,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左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通过警报灯以及蜂鸣器的工作,从而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配电设施的内部温度过高,需要进行处理,通过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可以带动转盘顶端的警报灯以及蜂鸣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提高警报灯的醒目效果,提高蜂鸣器的声音范围,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且对配电设施进行安全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配电设施由于温度过高发生自燃,造成不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配电设施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