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0993.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非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故障隔离与自愈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减少配电线路故障隔离范围和供电恢复时间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非通道保护装置实时获取分段开关处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当电流和电压突变时,说明该分段开关附近发生故障,最后根据该故障发生的位置与故障类型,控制与故障位置相邻的分段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将故障从两侧隔离或将故障从电源侧隔离和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本发明不依赖通讯,无需建设主站和通道,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减少对通讯的依赖,同时邻近故障点上下游的开关仅需要动作一次即可精确实现对故障点的隔离,能够快速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提高了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7826.4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46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9
Abstract: 一种区域电网调度优化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用于有功实时电力调度辅助决策,解决如何提升源荷不确定性场景下区域电网实时调度策略计算效率,从而提升决策合理性的问题;系统包括协同运行的基本动作生成模块、调制动作生成模块以及样本生成与扩增模块;方法包括:建立含电网拓扑信息、机组物理参数、调度目标、发电计划及调度数据、新能源出力及负荷预测信息在内的电网调度模型;定义调度策略至少包含下一调度时段的机组出力;采用辅助决策对调度策略进行求解,提升了计算效率,实现了源荷不确定性场景下区域电网实时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及对较长时间尺度发电计划的合理响应,提升了决策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175841.2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荀 , 王峰 , 王桢 , 彭红英 , 郭力 , 张星 , 徐得超 , 占勇 , 倪静怡 , 王祥旭 , 高博 , 徐斌 , 陈绪江 , 仇茹嘉 , 程石 , 潘丽珠 , 徐翌征 , 程昱 , 彭丽 , 郑伟杰 , 穆清 , 乔小敏 , 田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和光伏出力的电磁暂态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历史数据建立负荷功率预测模型;构建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模型;构建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其中,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包括放电功率模型以及充电功率模型;根据负荷功率预测模型、光伏输出功率预测模型及储能电池的功率模型构建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的评价指标,根据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的评价指标确定电力系统是否稳定,不稳定的情况下,调节储能电池的功率使得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稳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考虑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情况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维持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478842.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的辨识方法,涉及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该辨识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给出了配电网中各个元件对不同可靠性指标承担的责任”大小,通过可靠性跟踪分析得到各个元件对配电网系统不可靠性的贡献,确定引起系统不可靠的主要元件,从而辨识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15786.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MMC‑HVDC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及应用,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包括:当构网型MMC‑HVDC系统存在高频振荡时,执行以下操作:S1、在构网型MMC‑HVDC系统MMC外环电压‑频率控制的比例支路上加入低通滤波器,以抑制MMC‑HVDC系统的高频振荡;S2、判断当前构网型MMC‑HVDC系统是否存在高频振荡,若是,则调整低通滤波器的带宽,直至构网型MMC‑HVDC系统不存在高频振荡。本发明通过对构网型MMC‑HVDC系统出现高频振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与跟网型MMC‑HVDC系统不同,构网型MMC‑HVDC系统的外环对于其高频振荡的产生影响很大,基于此,本发明在构网型MMC‑HVDC系统MMC外环电压‑频率控制的比例支路上加入低通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抑制构网型MMC‑HVDC系统的高频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1139.9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起动控制方法及装置,适用于送端、受端双侧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起动控制方法包括:依照预设起动控制策略,通过控制送端换流站及受端换流站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起动送端、受端双端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在系统起动时,通过采用预设起动控制策略,可实现送端、受端双侧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平稳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04932.0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电序列场景集的生成方法,包括,1、构建预测箱并编号;2、生成风电静态场景集;3、构建风电状态转移矩阵;4、结合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构建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邻域解和适应度函数;5、迭代生成风电序列场景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风电序列场景集的生成系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的构建过程结合了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有效滤除风电序列多时段转移过程的不合理波动,通过提高初始解的时序性从而提高初始解质量,较少禁忌搜索算法的迭代次数,提高算法时效性;禁忌搜索算法的邻域解的构建过程结合了风电状态转移矩阵,有效滤除风电序列多时段转移过程的不合理波动,提高序列场景集的时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5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265975.X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赵龙 , 胡世骏 , 高博 , 郑国强 , 徐斌 , 汪玉 , 王鑫 , 仇茹嘉 , 杨海涛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潘丽珠 , 毛荀 , 程石 , 陈凡 , 李圆智 , 李远松 , 王小明 , 何开元
IPC: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属于电流的精密测量技术领域。高电压电流互感器包括:多个量子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载流导体周围的磁场强度,量子传感器的数量为4的倍数,均布于以所述载流导体的中心轴为圆心、预定长度为半径的虚拟圆周上;绝缘腔,设置于所述载流导体和所述量子传感器之间,填充有用于避免电容效应的绝缘气体;量子检测系统,分别通过输入线、输出线与每个所述量子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量子传感器获取所述载流导体周围的磁场强度,并根据所述磁场强度计算所述载流导体的电流;套管绝缘层,用于支撑和保护所述输入线、所述输出线,所述套管绝缘层和所述输入线、所述输出线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腔。
-
公开(公告)号:CN1096880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32745.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汪玉 , 高博 , 丁津津 , 李远松 , 孙辉 , 李圆智 , 张峰 , 汪勋婷 , 胡世骏 , 郑国强 , 徐斌 , 谢毓广 , 赵龙 , 毛荀 , 何晓伟 , 计长安 , 李金中 , 王鑫 , 王小明 , 仇如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28 , H02J13/0013 , H04L12/4641 , H04L41/08 , H04L41/12 , H04L45/02 , H04L61/2069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智能变电站采用VLAN及静态组播等方式,存在配置和实际操作复杂,配置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现错误,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结合物理拓扑和虚端子的智能变电站静态组播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变电站接入交换机的各智能电子设备的网络物理结构;将智能变电站SCD文件导入交换机,得到各组播报文的转发关系,进而获取智能变电站接入交换机的各智能电子设备的网络逻辑结构;依据网络物理结构和网络逻辑结构,计算组播报文的物理转发路径,获得传输路径中各交换机的静态组播转发表。本发明可替代现有智能变电站基于VLAN划分的过程层组播技术,可充分发挥静态组播精准转发、方便验证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51039.2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雾霾天气能见度的预测方法,涉及能见度预测技术领域。该预测方法包括:基于常规天气预报变量,建立用于预测能见度的预测模型,常规天气预报变量包括气温、雾水含量和气溶胶粒子浓度;建立预测效果评估模型;优化预测模型中的系数参数和指数参数,以获得优化系数参数和优化指数参数;根据优化系数参数和优化指数参数,计算预定时刻的能见度预测值。该预测方法通过自主优化雾水含量、环境温度和气溶胶粒子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参数,能够准确地预测分布式电站在雾霾天气的能见度,且时间和地域的适用性较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