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电渗法联合微型抗滑桩治理滑坡工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206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75164.4

    申请日:2011-06-27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孔纲强 杨庆 杨钢

    IPC分类号: E02D17/20 E02D5/34

    CPC分类号: Y02A10/24

    摘要: 一种化学电渗法联合微型抗滑桩治理滑坡工程的方法,通过在钻孔内布置金属电极并灌入不同的化学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渗和化学反应,提高滑动带潜在破坏面的抗剪强度;然后在钻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微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体系,提供滑坡阻滑力。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经过化学电渗法对潜在滑坡带软弱土层的电渗加固,显著提高潜在滑坡带的抗剪强度系数,有效减少抗滑桩或其它治理方法的处理费用;微型抗滑桩所需的钻孔孔径较小,且与化学电渗法在同一钻孔内依次施工完成,钻孔难度和费用低;有效提高滑坡滑动带抗剪强度和阻滑力。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质量控制,经济效益明显,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一种高聚物材料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7173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4390.X

    申请日:2012-07-09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E02D3/08 E02D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聚物材料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方法,利用振动沉管在软弱土地基中填筑散体材料桩,在散体材料桩中间预先埋设刚性注浆管、顶部埋设筒形盖板,通过注浆系统向散体材料桩中高压喷射高聚物材料浆液。高聚物材料浆液填充散体材料桩空隙、劈裂渗透桩间土中,桩体与桩周土形成咬合接触,有效提高桩-土接触面摩擦系数;在高聚物材料浆固散体材料桩体、高聚物材料浆固土体和桩间土组成的顶部,浇注条形桩帽;高聚物材料系非水溶性材料且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高压喷射过程中,部分土体中的水随散体材料桩通道被排出。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质量控制,桩-土接触面咬合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加固软土地基效果显著。

    一种现浇X形大直径空心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76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215965.4

    申请日:2010-07-02

    摘要: 一种现浇X形大直径空心混凝土桩,采用振动沉管方式将X形空心混凝土桩桩模打入地基至设计深度,然后在桩模沉管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振动拔管,形成现浇X形大直径空心混凝土桩;所述X形空心混凝土桩桩模包括外轮廓为X形的桩模沉管,桩模沉管由内外两层套管组成,外套管截面形状为X形,内套管截面形状为圆形。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新桩型可以在确保桩体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材料强度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利用横截面异形效应和桩芯土对桩侧摩擦力的提高作用,有效地提高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向承载能力。该桩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质量控制、检测,单桩承载力高。

    一种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888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103927.X

    申请日:2010-02-01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E02D3/08 E02D5/38 E02D11/00

    摘要: 一种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软土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技术领域。采用振动沉管方式先在沉管空腔内形成下部挤密碎石桩,然后在沉管空腔上部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灌注桩,最终形成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混凝土组合桩,属于刚性桩范畴;不仅可以作为复合地基方法处理软土地基,而且可以直接作为桩基础或者桩筏基础等直接应用于建筑、码头等基础中;该新型桩桩径可以达到1m左右,桩长可以达到25m左右。灌注桩底部混凝土浆液的渗透形成混凝土桩段与挤密碎石桩段的有效连接。本发明与普通现浇混凝土桩等刚性桩相比,该新桩型可以在确保桩体整体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与普通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相比,该新桩型可以提高桩身强度,提高竖向承载能力及水平向承载能力等。该桩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质量控制、检测,单桩承载力高。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水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38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595291.9

    申请日:2020-06-28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G01D5/353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水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水平测试组件、光纤光栅解调仪、数据采集与传输仪、光电转换模块、监测工作箱和客户端软件测试系统。本发明通过提前布设的测试管下放至所需的测试深度监测,监测工作箱内光纤光栅解调仪将对原始光纤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测得的光纤光栅数据以及传统测斜数据将汇总传输至数据采集仪,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测斜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软件测试系统,对土体水平位移、含水率、土压力进行动态监测以及滑动面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自动化程度高,定量测得的土体参数多,对土体水平位移趋势的判断也更为准确,实现了土体场的全方位监测。

    河湖底泥重金属析出、固化与地基加固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5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67044.2

    申请日:2020-11-13

    申请人: 河海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重金属析出、固化与地基加固试验装置,透明模型槽内设置可拆卸的排水板,排水板将透明模型槽隔成排水室和土体处理室;相对设置的排水板内侧面上设有土工布;土体处理室中可拆卸连接带开孔的PPR管道;土体处理室内、靠近土工布处设置阳极铁网和阴极铁网。装置结构简单,可用于实现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物析出、就地固化及地基加固联合处治的非嵌入式、连续观测土体内部位移场、重金属迁移过程,评价各阶段重金属污染物的处治效果。还提供了河湖底泥重金属析出、固化与地基加固试验的方法,在大幅提高对土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效率的同时拥有地基加固效果;方法简单有效、适用性广。

    一种先固化后开挖的管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40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75635.7

    申请日:2020-07-14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E02D29/045 E02D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固化后开挖的管廊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软土地区无需进行支护开挖的管廊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固化剂配比设计、场地处理、原位固化处理、管廊开挖、管廊施工、固化土回填。使用该方法将管廊开挖范围内的软弱土体固化形成具有一定自立能力的固化土,在固化土中开挖管廊,两侧土体能够抵抗开挖产生的土压力,能够保证工程安全。挖出土体经过资源化利用后亦可作为管廊上部回填料进行使用,也可为其他道路工程提供优质填料。该方法能够避免支护桩的打设,将废弃土体进行资源化利用,经济效益更高,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种污染底泥多极电动修复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24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64281.9

    申请日:2020-06-19

    申请人: 河海大学

    IPC分类号: B09C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底泥多极电动修复体,包括竖向排水电极管和若干横向排水电极管,竖向排水电极管上可转动连接若干等距布设的横向排水电极管。还公开了一种污染底泥多极电动修复体的施工方法,在电场的作用下多极电动修复体在土体中形成多点电极促进土体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缩短重金属离子迁移路径,提升重金属离子的捕获吸附能力,平衡了土体阴阳两极的pH,避免了土体中偏极现象的产生,阻止了重金属的过早沉淀。施工简单、设备可回收重复利用,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风险。同时兼顾排水固结能力,显著改善传统单一竖向电极存在涂抹和井阻效应,大大缩短土体处理时间,对降低土体含水率提升土体强度后续利用提供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