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T图像的水合物沉积物剪切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443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090590.6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水合物沉积物剪切带识别方法,通过X射线CT系统和低温高压水合物三轴仪,获得不同轴向应变下水合物沉积物试样纵向CT扫描剖面图。采用图像阈值分割技术方法,将沉积物颗粒从水合物、气体和水等分离出来,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对分离出来的沉积物颗粒二值化图像各局部进行颗粒长轴倾角统计,确定颗粒倾角随轴向应变的旋转方向变化,图像中普遍发生顺时针旋转的部分与普遍发生逆时针旋转的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即为剪切带。通过此方法实现剪切带位置、厚度以及倾角的测量。该方法识别水合物沉积物剪切带精度高,并获得试样内部剪切带形态变化特征,对研究水合物开采过程储层失稳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超声波的油气管道水合物堵塞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57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70036.1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基于超声波的油气管道水合物堵塞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油气管道中天然气水合物堵塞预警的问题,要点是所述超声发射换能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并向管道内发射;所述超声波接收换能器用于接收管道内的超声波信号,并传输给信号解析装置;信号解析装置对接收的管道内的超声波信号解析并得到管道内超声波在管道流体中传播的声速和声衰减系数,以判断管道内水合物生成状态,效果是实现了对油气管道中管道水合物堵塞的监测。

    一种基于石墨强化的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95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57646.3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强化的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方法,向海水与水合物客体分子的混合液中加入石墨颗粒,在低温下进行水合反应生成水合物,然后对所述水合物进行分离、分解得到脱盐的淡水、水合物客体分子及石墨颗粒;回收水合物客体分子及石墨颗粒以循环使用;所述海水淡化方法的脱盐效率为81-87%,淡水产率为45-57%。本发明通引入廉价、安全、易分离的石墨颗粒与海水、水合物客体分子混合,通过在常压低温下快速生成水合物,通过分离并分解水合物得到淡水。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安全高效且成本低的石墨颗粒为外源物,促进能耗低的水合物过程快速发生,实现海水的高效快速淡化,且所用石墨颗粒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本发明具有过程简单,脱盐效率高,淡水产率高,设备简单易得等优点。

    一种气驱分离海水‑水合物浆的淡水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29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16027.2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 C02F1/02 C02F2103/08 C02F2301/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分离海水‑水合物浆的淡水制备装置,适用于CO2水合物法海水淡化工艺流程中水合物淡水与残余海水的高效分离,属于水合物基础研究领域。本发明设置透水层和透气层,采用CO2气驱的方式,通过排气阀和排水阀自动控制水合物浆中夹杂的海水脱除情况,CO2干燥后循环使用,同时压缩水合物集中加热分解得到淡水。本发明实现使用循环的CO2气体驱出海水CO2水合物浆中夹杂的高浓度海水,将纯净的水合物压缩集中加热分解,结构简单、系统紧凑,冷能损失少,周期性工作性能好,提高水合物法海水淡化纯净淡水产量,大大提高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效率。

    一种泡沫炭负载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油污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829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2932.3

    申请日:2011-04-24

    Abstract: 一种泡沫炭负载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油污的应用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炭素材料科学技术领域。这种泡沫炭负载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是将泡沫炭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负载纳米碳纤维得到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含有油污的污水中,油污脱除率可达100%。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油污脱除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等特点。

    一种用于收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的密闭式压力储罐

    公开(公告)号:CN119333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14343.X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的密闭式压力储罐,包括罐体和压盖围成密闭的测试空间;压盖上设置有气体采集接口、传感器接口、泄压阀接口、防爆阀接口以及线路插头接口;罐体以及压盖上均具有透明的观察窗。可通过罐体以及压盖上的观察窗观察热失控产气装置的失控过程,利用传感器接口连接压力传感器,监测罐体内压力情况,并在气体采集接口上连接气体采集元件,收集热失控产气装置热失控后产生的气体,为后续测试提供便利,泄压阀接口可用于安装泄压阀,防爆阀接口可用于安装防爆阀,提高了密闭式压力储罐的安全系数。本发明能够提供大体积的密闭空间,避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热失控产气的污染,以致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高应力高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4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13647.5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应力高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地质工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气体注入系统、第二气体注入系统、出口分离系统和高应力高压真三轴仪,能够对样品施加真正的三轴应力,并注入不同压裂介质,如超临界CO2、液氮、水等,可以控制多物理场变化,如流固场、低温场、裂隙场和压力场等,适用于粘土岩、砂岩、页岩等类型的岩石样品的压裂实验,也可进行水合物原位生成及压裂,装置可探索样品在高应力、高温和多物理场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进行裂隙起裂扩展规律、体积压裂改造、碎裂特性等特性研究;此外,本发明装置改进了传统真三轴仪器装卸机构的不足,进一步优化了仪器的自动化控制功能。

    一种用于CO2微气泡驱油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0394.X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一种用于CO2微气泡驱油的装置及方法,其属于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捕获和封存与利用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微气泡生成装置、搅拌储液装置、注入泵、气体压缩机、气液混合器和稳压系统,微气泡生成装置采用一体成型多层圆柱状烧结金属粉末多孔板,由内到外多孔板上微通道的直径依次减小。该方法将储液装置中含有添加剂的溶液搅拌均匀后通过气液混合器进入井下注气基管打入地层中,随后通过注气泵将经过气体压缩机压缩后的二氧化碳气体泵入井下注气基管,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多层多孔装置时将原位产生微气泡,在促进驱油的同时能够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