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254959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310112820.1
申请日:200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获取并转换红外信号的光-机械式微梁阵列热型红外图象传感器,包括按阵列分布的微梁单元,微梁单元中包含热变形机构和红外吸收板,热变形机构为两组且对称连接于红外吸收板的两侧,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整个微梁单元为侧向支撑的无底单层平面结构;热变形机构由热隔离梁和变形梁构成折转式分布;红外吸收板与变形梁连接,支撑梁与热隔离梁连接;每组热变形机构由至少一根热隔离梁和至少一根变形梁组成;所述的微梁单元采用顺序平铺的方式构成阵列。本发明不仅工艺实现简单,而且器件不发生粘连、不容易失效和破坏,对器件的真空度要求也大幅降低。无硅衬底部分反射红外线,更多的能量直接到达探测单元,使探测更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474169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32259.X
申请日:2003-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J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将不可见图像转化为可见图像的红外热像成像仪,由光源,微梁阵列,成像透镜,光学接受器和零部件组装用的支架组成,在微梁阵列前方设有红外透镜,在来自微梁阵列的衍射光的汇聚谱平面上设有直线边界滤波单元且成像透镜位于直线边界滤波单元之后,光源为点光源。本发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在本发明的直线边界的光学滤波技术,在保证光学测量装置的探测灵敏度的同时,使光学测量装置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数据的可靠性。②确认了照明强度(光学接收器的量化级数)与探测灵敏度的关系,探测灵敏度的提高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照明强度加以实现。③光学测量装置采用非干涉测量方式,光学抗振性能高,适合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77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1911050887.4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视觉装置,包括:像素偏振相机(1),设于高温狭窄腔体外部;高温光学镜筒(2),设于高温狭窄腔体内部,高温光学镜筒(2)内部设有半透反射镜(3)、反射镜(4)、第一偏振镜(5)及第二偏振镜(6),第一偏振镜(5)与第二偏振镜(6)的检偏角正交;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第一偏振镜(5)偏振后,再经半透反射镜(3)反射,进入像素偏振相机(1)成像;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第二偏振镜(6)偏振后,再经反射镜(4)反射,进入像素偏振相机(1)成像;频闪照明系统,用于设置像素偏振相机(1)在成像过程中的曝光时间。该装置满足高温狭窄腔体内部的检测,实现了小体积设备对高温内部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形貌、位移和变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78042.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12N5/0775 , C12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刺激促进外泌体分泌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磁性水凝胶;S2、在磁性水凝胶上的细胞接种;S3、动态加载磁场实现远程磁力刺激细胞;S4、收集细胞上清液;S5、外泌体的提取与纯化。通过磁场远距离施加磁力刺激,利用磁纳米颗粒本身尺寸极小,其产生的移动和变形可以定位到亚细胞尺度,可以均匀、精准地向干细胞施加力学刺激,可大幅提高外泌体分泌效率,加载动态磁场的磁性水凝胶上的细胞与培养在常规细胞培养板上的细胞相比,产生外泌体的数量有明显的提升,达到10倍以上。该方法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实现对细胞的力学刺激,能够应用于多种复杂的细胞培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582439.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1N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磁增强检测外泌体的微悬臂梁传感器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及其外加磁场的微悬臂阵列梁传感平台,可以克服传统检测上的一些限制,外加磁场后由于每个外泌体上结合的磁纳米颗粒在磁场中受到的较大的磁场作用力,可以将种微小的分子间作用力等效转换为磁场力。这种方案操作简便,可大大降低样本消耗量,检测灵敏度为小于10个外泌体/mL,使检测时间缩短为10~30min,在基于免疫测定的现场及时诊断工具的开发中显示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0570.2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癌药物筛选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微悬臂梁,将微悬臂梁的梁尖浸入到癌细胞培养基中,以使至少一个待检测的癌细胞团与微悬臂梁的梁尖接触,癌细胞团的自身振动使得所述微悬臂梁振动,通过采集药物作用前后的癌细胞团的振动信号的差异来筛选药物,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耗时、费用高以及有损的缺点,实现对于抗癌药物的快速、灵敏、无标记的筛选。能在极短时间内(1秒)实现对于不同表型细胞的分类测量,测量无需对细胞进行探针修饰、固定、裂解等操作,对细胞无损。该方法具备快速、无创、高灵敏度、高通量等诸多优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癌细胞表型检测和抗癌药物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21503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019703.0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时空分辨率周期运动三维测量方法,包括:在相机采样率的限制下,每隔若干个高频运动结构的运动周期,且当高频运动结构的运动相位为触发相位时,产生脉冲光给高频运动结构照明,使用双目相机采集高频运动结构的运动图像,分析运动图像,得到高频运动结构的三维模态信息,其中,触发相位随着采集所述运动图像次数的增加按固定的预设相位差递增。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通过控制脉冲光,使双目相机获得的图像完全同步,可获得曝光时间几十甚至几纳秒的高频运动结构的图像,减少了运动模糊,可采集高频运动结构运动过程中运动相位按固定相位差连续变化的图片,使低速相机也采集到高速周期运动的运动细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5146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4147.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微悬臂梁免疫传感方法,该微悬臂梁免疫传感方法包括:在微悬臂梁上修饰纳米抗体;在修饰有纳米抗体的微悬臂梁中加入缓冲液和待检测样品;待检测样品与修饰有纳米抗体的微悬臂梁反应后记录微悬臂梁的尖端位移;根据微悬臂梁的尖端位移确定待检测样品的浓度。本发明用纳米抗体替代整个抗体分子固定到微悬臂梁金表面上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微悬臂梁免疫传感灵敏度的目的;与已有的微悬臂梁免疫方法相比,纳米抗体作为最小的具有完整抗原结合位点的实体,大大提高了微悬臂梁表面的受体密度,并且可以定向固定,同时大大提高应力的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7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68788.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12Q1/6834 , C12Q1/682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用肽核酸(PNA)替代传统单链DNA(ssDNA)固定到微梁金表面上的方法,可以提高表面探针密度,提升对目标核酸的捕获效率,在基于光杠杆的检测模式下,这样带来了极大的表面应力增强;控制肽核酸的链长,有效的提高应力增强的效果。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与新冠病毒核酸和肺癌临床标记物检测,与基于ssDNA的微悬臂梁核酸检测技术相比灵敏度提高高达7个数量级,该技术有望普及于多领域的核酸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