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及其制备、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7795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072564.0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包括导电基体、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和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涂覆在导电基体上并在其表面成膜,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涂覆在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的外表面,金‑钛铌酸纳米复合物层由金纳米颗粒和钛铌酸纳米片构成,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由壳聚糖和牛血清白蛋白组成,乙酰胆碱酯酶通过化学键作用固定于金纳米颗粒上,并包埋在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层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钛铌酸层状纳米复合物酶传感器的应用。

    一种回收利用废弃电子脚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2062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64984.2

    申请日:2013-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废弃电子脚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纳米二氧化锡前驱物:以钛片做阴极,电子脚做阳极,置于碱性溶液中,在表面活性剂柠檬酸盐的存在下,在超声辐射的条件下恒电流电解反应,电解液经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备用;(2)煅烧:将制得的纳米二氧化锡前驱物置于马弗炉中,以每分钟5℃程序升温,580-630℃下煅烧1-4h,所得产物即为纳米二氧化锡。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超声辅助电化学方法,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产率,从废弃的电子脚上回收制备粒径分布较均一的纳米二氧化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可修复型露天矿山协同保湿抑尘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9981.0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修复型露天矿山协同保湿抑尘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抑尘剂包含如下原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钠、丙三醇、尿素、交联剂、引发剂和水;该抑尘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将聚乙烯醇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得混匀分散溶液;S2:向S1的溶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搅拌混合得混合浆液;S3:向S2的混合浆液中加入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反应,得接枝共聚物;S4:向S3的接枝共聚物中加入丙三醇、尿素和木质素磺酸钠,混匀后制得可修复型露天矿山协同保湿抑尘剂。本发明的抑尘剂具有保湿和成膜效果,且复喷下抑尘剂成膜可修复,从而可以减少抑尘剂用量,并降低喷洒成本。

    一种面向气溶胶粉尘粒径和浓度的自发生标定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604044.X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气溶胶粉尘粒径和浓度的自发生标定及检测系统,包括气溶胶粉尘发生部分、标定部分和检测部分;利用氮气吹扫标准的已知粒径和浓度的气溶胶粉尘,同步稀释后形成气态样本,为粉尘检测装置提供了标定的标准源,解决了没有标准气溶胶粉尘发生装置的标定难题;在密封箱体里形成气溶胶粉尘粒径和浓度的空间和时间沉降状态,通过载玻片的布置采集获得运移规律,辅以设计的三维移动平台,使浓度采集口无死角到达箱体,在完成浓度标定的同时,一个装置可以同步检测气溶胶粉尘粒径和浓度,解决了气溶胶粉尘粒径的空间和时间运移规律获取,以及粒径和浓度同时测量的难题,该系统和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煤矸石原位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01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18857.3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原位改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煤矸石催化剂经预处理后,用酸使煤矸石结构内部的金属氧化物析出,再通过向固液混合物中滴加碱液的方式重新将金属氧化物固定在煤矸石表面,最后烘干、焙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光热类芬顿降解有机废水,在光热辅助作用下能够提高对H2O2的利用率,增强对有机废水的降解效果,并且具有可靠的可回收性与稳定性,避免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可广泛用于各类有机废水的处理。

    生物质连续热解与低排放燃烧供热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642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22514.X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和低排放燃烧供热一体化设备,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连续式生物质热解单元、燃烧单元和除尘单元;连续式生物质热解单元包括水平分布的热解内筒体和套设在热解内筒体外侧的热解外筒体,热解内筒体和热解外筒体之间形成高温烟气换热腔,高温烟气换热腔内设置有热敏陶瓷辅助电加热器,连续式生物质热解单元上端还包括贯穿热解内筒体和热解外筒体的自动供料机构,热解内筒体内水平设置有螺旋输运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螺旋驱动轴,螺旋驱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分布有卷扬抄板。本发明对生物质热解产物进行无焰富氧燃烧,具有生物质原料利用率高、低污染排放、尾气碳捕捉率高的优点,便于工业化应用。

    一种荧光酮类试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9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93336.8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荧光酮类试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主要是以间苯二酚、苯甲醛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经过后期处理,得到荧光酮类试剂。该荧光酮类试剂分子具有刚性、平面和共轭大π键结构,容易吸收紫外、可见光并接受激发产生荧光。其显色反应功能团为分子两端的邻二羟基或邻羟鲲基,它们能与多种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闭合螯合环,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微波加热技术,具有反应速率快,温度易于控制,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