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719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464140.X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以一个细胞存活必须的R-SNARE蛋白编码基因Ykt6为靶标,设计出大豆疫霉特异性的分子检测引物,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Ykt6疫霉属通用引物Ykt6F/Ykt6R配套使用,采用套式PCR的方法,可以将灵敏度提高1000倍,足以检测出微量大豆疫霉,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对大豆疫霉菌丝、卵孢子和游动孢子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大豆疫霉特异性开发出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及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准确、定量的检测大豆中侵染的大豆疫霉菌的量,检测出土壤中残存的大豆疫霉卵孢子的含量,为病害的预测预报提供有力数据,为进出口检疫等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663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4857.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苯胺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包括由氟唑菌苯胺和噻呋酰胺组成的有效成分,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对作物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氟唑菌苯胺和噻呋酰胺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9819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503063.4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包括由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组成的有效成分,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对作物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噻呋酰胺和啶酰菌胺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59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540779.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莱氏绿僵菌Mr006高效使用方法,应用于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控。将莱氏绿僵菌Mr006与氯虫苯甲酰胺混用,在明确两者相容性的基础上,发现先菌后药、先药后菌处理均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优异,并且二者组合使用具有优异的增效作用,达到提升莱氏绿僵菌Mr006杀虫活性、降低了氯虫苯甲酰胺用量的目的;同时达到了速效性与持效性兼顾的效果,为害虫抗药性治理提供思路,为草贪种群数量的长效绿色防控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20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6783.1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作物镰刀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由杀菌剂三氟吡啶胺和咪鲜胺组成,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作物病害防控所使用的常用剂型。本发明对作物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且具有扩大防病普的效果,达到多病综合防控,可显著减少农药施用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三氟吡啶胺和咪鲜胺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本发明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572361.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莱氏绿僵菌Mr006产孢的培养基及其制剂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大米:40%;稻壳:15%;麦芽糖:0.3%;黄豆粉:15%;酵母粉:5%;水:23.5%;虫体冻干粉:1.5%;磷酸锌:0.15%;硫酸亚铁:0.1%;虫体冻干粉为草地贪夜蛾虫体冻干粉。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rileyi Mr006的保藏号为CGMCC NO.40171,2022年5月9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针对一株来源于玉米田间草地贪夜蛾僵虫中分离的菌株Mr006进行了培养基的组分筛选、培养条件优化设计,以寻找出一种更好促进莱氏绿僵菌Mr006产孢的培养方法,为莱氏绿僵菌Mr006应用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5992.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A01N63/22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WHIG菌剂和丙硫菌唑的质量配比为80:1‑1:8。本发明利用生物‑化学协同防治策略,综合了生防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的优点,既能减少化学药剂的施用量、提高生物防治的稳定性,又能延缓病原菌对化学药剂抗药性的产生,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效果,组合物表现为显著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45221.6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LFD‑RPA技术检测菠萝泛菌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引物基于菠萝泛菌的一个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基因序列设计;所述的引物的上游引物Pa‑F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引物的下游引物Pa‑R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探针Pa‑Probe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利用待测样品的研磨液进行LFD‑RPA检测,根据LFD试纸条的条带确定待测样品是否含有菠萝泛菌。该技术摆脱了传统分子检测对专业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实现对菠萝泛菌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1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89354.X
申请日:2022-02-27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控瓜类蔓枯病的杀菌组合物,其包括由氟唑菌酰羟胺和噻呋酰胺组成的有效成分,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菌剂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的两种成份不存在交互抗性,两药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后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对作物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组合使用可减少用药量,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该组合物增加了抗病谱,可同时兼防瓜类白粉病、叶斑病、早疫病、褐斑病、灰霉病及镰刀菌引起枯萎病等常见病害。本发明中氟唑菌酰羟胺和噻呋酰胺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126703.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种衣剂配方,由杀菌剂和种子引发及诱抗剂组成,所述杀菌剂由硅噻菌胺和丁香菌酯组成,所述种子引发及诱抗剂由水杨酸、复硝酚钠组成;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杀菌剂占1%~60%,水杨酸0.0005%~0.05%,复硝酚钠0.001%~0.1%,组成的混合物对小麦种子具有较好的促进种子萌发及壮苗的作用;本发明中硅噻菌胺和丁香菌酯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