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2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79885.7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无基准管道损伤定位成像方法及系统,涉及管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在待检测管道上设置传感网络,设置传感网络的最佳激励频率及传感路径分组;依据最佳激励频率,传感网络对待检测管道进行超声导波检测,获取全部传感路径上的响应信号;利用传感路径分组,对预处理后的响应信号进行分组,确定每组的基准信号和受损伤影响最大的信号;划定预测损伤区域,计算预测损伤区域中具体坐标点的损伤概率密度;根据所有坐标点的损伤概率密度形成损伤分布,进而完成损伤成像;本发明针对管道结构的损伤定位问题,将路径分组和自适应平面扩展与改进的概率成像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在不需要基准信号的情况下结构中的损伤定位与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1348526.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3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与载荷应变线性叠加的应变监测方法,进行结构的静力学仿真,获取结构的仿真应变数据;根据仿真的传感器布局,获取结构上的各传感器的应变真实数据,得到结构上测点的应变列向量,进而得到应变权重,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使得仿真应变数据学习真实应变数据,得到工况下的伪实验应变数据;通过伪实验应变数据,利用极限学习机,获得测点的应变列向量与模型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误差修正;根据结构所有点的应变矩阵和应变权重,结合误差修正结果,得到结构上所有点的应变值;本发明利用条件生成式对抗网络降低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之间的差异,通过载荷应变线性叠加算法实现了结构的应变场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87167.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损伤识别领域,提供了基于导波信号到达时差的复合材料损伤识别方法及系统,其通过基于获取的复合材料板在无损状态下信号路径的健康响应信号,以及对应的信号路径的长度和角度,计算任意角度的群速度;在受损伤信号路径中,根据受损路径散射信号的到达时刻定义成像路径的到达时刻差,对比激励器不同而接收器相同的成像路径的到达时刻差,确定损伤的数量;根据损伤的数量筛选成像的路径,基于绘制的待监测区域的成像路径的到达时刻差地图和筛选后成像的路径的到达时刻差,结合成像路径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所有成像路径的概率成像图。无需获取准确的TOF,这有效避免获取时间特征获取过程中的大部分的误差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371779.3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导波散射稀疏重构的复材多损伤概率成像方法及系统,根据待检测的超声导波响应信号以及健康状态下的超声导波响应信号,生成散射信号阵列,结合过完备波形字典,对散射信号阵列进行稀疏分解得到稀疏表示矩阵,根据稀疏表示矩阵得到幅值权重;根据过完备波形字典得到导波飞行时间,根据导波飞行时间和理论导波飞行时间,得到损伤因子,基于损伤因子和幅值权重构建路径概率分布函数;将稀疏矩阵中的所有非零项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线性累加,累加后的最高亮处为最大概率出现损伤的位置;解决了复合材料多损伤检测的漏检误检和求解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多损伤定位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957182.6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物体表面温度场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待检测区域对声波信号的激发以及接收点进行布局,确定温度场表面温度测点;确定超声导波有效信号的传播‑接收路径以及声波信号的发送、接收的轮询顺序;通过基于概率损伤检测重构的层析成像算法(RAPID),获得检测对象表面温度场内任意一点的超声信号畸变情况,然后结合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使用最小二乘多项式函数曲线拟合算法得出检测区域表面温度场内任意一点的超声信号畸变情况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间接获取检测表面任意点的绝对温度值,可以根据被测区域形状,设计传感器网络结构,具有安装空间小,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70269.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晶体生长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减少氮化镓孔洞产生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吹扫管和籽晶区,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设置籽晶区;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为内外双壁结构,包括套装的内外套管,外套管套装在内套管外,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外套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内套管;所述吹扫管包括第一吹扫管和第二吹扫管,第一吹扫管的末端朝向籽晶区,第二吹扫管的末端朝向出气管末端,所述第一吹扫管的长度可调。本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生长氮化镓产生较多的孔洞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制备氮化镓的晶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1227.3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化铝单晶生长领域,涉及一种PVT法生长AlN过程中实现双位生长的方法。通过在坩埚顶部和料面上同时设置籽晶,实现了在单个坩埚内同时生长双晶锭的技术突破,提高了晶体的制备效率;能够降低坩埚顶部籽晶二表面的过饱和度,同时由于料面上自发成核的晶粒生长的结晶质量很高,并且是镜面生长表面,在料面上放置的籽晶一依然能够延续镜面生长,这种放置两个籽晶的方式能够实现双向的促进,使料面处的籽晶生长出镜面,并且降低坩埚顶部沉积面籽晶处的AlN蒸气过饱和度,抑制多晶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4495.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中性面标定的机翼结构变形重构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光栅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机翼结构,并对机翼结构进行光纤传感器网络布局;对机翼结构表面进行载荷加载,获取光纤传感器中心波长偏移量以及各光纤传感器测点的位移值;用各光纤传感器测点的位移值计算得到各测点相对于上一个测点的位移增量,从第一个测点开始通过位移增量和曲率信息依次递推计算出所有测点处的中性面位置;通过光纤光栅应变测量原理,利用中心波长偏移量计算得到各光纤传感器测点的应变值,根据各测点的中性面位置,利用曲率转换原理,将各测点的应变值转换为曲率,基于三维曲线的坐标转换方程,递推重构出变形曲线,实现机翼结构的曲面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332.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化铝单晶生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掺杂AlN单晶及制备方法。所述B掺杂AlN单晶的制备方法为:设计坩埚内部的温区分隔套筒;使得分隔套筒将坩埚底部划分为低温区和高温区;在分隔套筒内部低温区内放入氮化硼多晶颗粒料,分隔套筒外部高温区填充氮化铝原料,然后进行B掺杂AlN单晶的生长。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掺杂的B源与AlN原料同时进行升华,而不存在分层现象,从而使得B元素能够在AlN单晶内均匀分布,而不存在偏析或者掺杂元素富集现象,使得元素掺杂更加均匀,并且不会对单晶生长产生附加难度,通过控制B元素与Al元素的掺杂比获得了结晶质量高、掺杂均匀的B掺杂AlN单晶。
-
公开(公告)号:CN116343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326576.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16C60/00 , G01N29/44 , G01N29/04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延迟因子的概率乘累加结构损伤成像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复合材料的数值仿真,获取最佳激励频率及群速度理论修正函数;基于最佳激励频率,分别获取复合材料健康和有损状态下的超声导波响应信号及用于信号采集的传感器坐标;基于获得的超声导波响应信号,进行有效路径筛选;基于健康状态下超声导波响应信号获得的实测群速度拟合得到群速度修正函数,基于获得的有效路径、群速度修正函数以及传感器坐标,计算得到实际延迟时间;基于实际延迟时间和参考延迟时间,获得损伤延迟因子;基于所述损伤延迟因子形成路径概率分布,通过路径概率的乘累加运算,获得结构损伤成像;基于成像结果的峰值点坐标获得结构损伤的定位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