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9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2861.1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4
Abstract: 公开了可提高电池在过充时的安全性而不损害电池性能的非水性电解质添加剂,以及含有所述添加剂的一种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所述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含有作为添加剂的氟代联苯和氟代甲苯的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该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1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512.9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0 , H01M10/0525 , H01M10/443 , H01M10/486 , H01M2200/10 , H01M2200/105 , H02J7/0029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二次电池保护装置,其中,当二次电池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外部环境的改变、外部撞击等原因而暴露在超过工作范围的高温下,或因内部故障而自动产生热时,二次电池会放电。装置包括晶闸管或晶体管,其具有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至二次电池的两个端子,而且当有栅极电流时,其会将二次电池的两个端子短路,以及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二次电池的温度,并在检测到的温度比预定的温度高时,提供栅极电流给晶闸管。因此,当二次电池因外部环境的改变、外部撞击使得二次电池温度增加,或因内部故障、过度充电等原因使得电池产生热时,二次电池会放电至安全状态,以避免二次电池膨胀、燃烧或爆炸,而增加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985386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324.6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用于防止二次电池被过度过充电的定电压装置的二次电池。定电压装置的击穿电压低于二次电池的爆炸电压或着火电压,因而即使二次电池的电压升高超过过充电电压,在二次电池爆炸或着火前也会发生放电操作,从而保护了二次电池免于爆炸或着火。在二次电池的最大充电电压下,定电压装置的漏电流值小于二次电池容量值的0.05%,或定电压装置的击穿电压高于二次电池的最大充电电压。因此,定电压装置很少产生漏电流,即使用最大充电电压对二次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94728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664.9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2 , H01M4/0416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40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负极活性材料,包括:(a)碳质材料;和(b)在碳质材料表面的部分或全部上形成的碳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包括选自金属和准金属的至少一种元素。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使用负极活性材料得到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电化学装置。碳质材料包括通过在高温下在惰性气氛中处理而得到的金属碳化物/准金属碳化物涂层,其中涂层具有对碳质材料增加的界面结合力,并因此表现出对锂的最小反应性。碳质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可使初始充电/放电循环中SEI薄膜形成所需要的负极的不可逆容量最小化,从而提供高容量、高效率和显著改善的负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943073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80011160.5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5 , H01C7/045 , H01C7/047 , H01M10/0525 , H01M10/4257 , H01M10/443 , H01M2200/10 , H02H7/18 , H02H9/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用安全元件,其装备有具有在一定温度或以上时电阻急剧降低的金属-绝缘体转移(MIT)特性的材料,并提供了具有这种安全元件的电池。当电池暴露于高温下或电池温度由于外部冲击而升高时,具有MIT安全元件的这种电池被转到稳定的放电状态,因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09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0880106582.4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010/4292 , H01M2300/0037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一个阳极、一个阴极、一个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隔膜,以及一种非水性电解质。所述非水性电解质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非直链碳酸酯基混合有机溶剂,其中将(a)一种环状碳酸酯化合物和(b)一种丙酸酯基化合物以约10∶90至约70∶30的体积比(a∶b)混合。阴极的电流密度为约3.5至约5.5mAh/cm2,孔隙率为约18至约35%。该电池可以制造为高负载锂二次电池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26544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0980146587.4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其包含锂盐和有机溶剂。所述非水电解液还包含特定的硅氧烷化合物和磺酸酯化合物。该非水电解液解决了当长时间使用锂二次电池时在使用仅含有特定硅氧烷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中出现的容量下降现象,所以该非水电解液对于高容量电池是特别有用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4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0980109591.3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 H01M2300/0037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碳酸酯有机溶剂。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还包括化学式1表示的含氟磺酸酯化合物。当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用于锂二次电池时,低温放电特性和寿命周期特性得到大幅改善。另外,即使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储存于高温或正进行充电/放电过程,基于碳酸酯的有机溶剂的分解反应也会受到抑制,从而解决了膨胀问题,并改善了高温寿命周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0310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80107650.9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Abstract: 一种含有一个由能够包藏或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制成的阳极、一个由含锂的氧化物制成的阴极,以及一种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包括一种含有LiPF6和LiBF4的锂盐;以及一种基于非线型碳酸酯的混合有机溶剂,该混合有机溶剂中(a)一种含有碳酸亚乙酯或碳酸亚乙酯与碳酸亚丙酯的混合物的环状碳酸酯,与(b)一种基于丙酸酯的酯如丙酸乙酯,以约10∶90至约70∶30的体积比(a∶b)混合。该锂二次电池确保了出色的高速充电/放电特性,以及改进的寿命周期和低温放电特性,因为其包括不含线型碳酸酯的预定的混合有机溶剂。另外,由于高温下的气体产生受到限制,电池组可以以改进的方式进行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14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780035380.0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131 , H01M4/583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25 , Y02E60/12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含以下物质的非水性电解质:含有一个或两个丙烯酰基基团的第一丙烯酸酯化合物;含有三个或更多个丙烯酰基基团的第二丙烯酸酯化合物;电解质盐;和有机溶剂。同样,还公开了一种其表面上部分或完全形成有涂覆层的电极,该涂覆层包括:(i)还原形式的含有一个或两个丙烯酰基基团的第一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及(ii)还原形式的含有三个或更多个丙烯酰基基团的第二丙烯酸酯化合物。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包含阴极、阳极、隔离膜和非水性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其中(i)非水性电解质为上述非水性电解质;并且/或者(ii)阴极和/或阳极为上述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