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80002830.X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电极组件,其能够显著增大二次电池或电池组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还能够增大自由形态电池的形变自由度。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单元,其具有彼此交替堆叠的电极与分隔物;以及第二电极单元,其具有彼此交替堆叠的电极与分隔物,第二电极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电极单元并且被堆叠在第一电极单元上,其中,通过将设置于第一电极单元中的电极突片连接到设置于第二电极单元中的电极突片来制造的突片结合体被布置于第二电极单元的宽度范围内,并且连接到电极引线的引出电极突片被布置于第一电极单元的一部分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27249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80022877.4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37 , H01M2/024 , H01M2/30 , H01M10/0413 , H01M10/045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H01M10/0585 , H01M2220/10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 H01M2/1022 , H01M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规则结构的电池组,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如下电池组,其中,安装在电池壳体的内部的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及布置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分隔物,当从上方观察时,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从电池壳体的第一外周突出,并且与电池壳体的第一外周相对的电池壳体的第二外周是弯曲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2964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38515.9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高温性能和防过充电性能、尤其是在高电压/高电流条件下具有改进的防过充电性能,同时使电池性能的劣化程度减到最小的二次电池电解质;上述性能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中添加3-5重量%的环己基苯(CHB)和0.2-1.5重量%的2-氟联苯(2-FBP)作为防过充电添加剂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3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285.9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 H01M4/70 , H01M10/0585 , H01M2/02 ,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4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4/70 , H01M6/46 , H01M10/0413 , H01M10/0436 , H01M10/0565 , H01M10/0585 , H01M2002/0297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其中,电极组件被嵌入在电池单体壳体中,所述电极组件具有以下结构:即,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以及介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膜。在电极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部上,形成有关于电极组件的平面上的竖直中心轴线不对称的非对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6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7487.X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10/04 , H01M10/0436 , H01M10/056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10/42 , H01M10/4235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制造所述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通过填充硬化状态的聚合物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通过将聚合物粒子添加到电解液而制备聚合物浆料;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注入其中容纳有电极组件的电池壳;通过对所述电池壳进行加热而将所述聚合物浆料变为聚合物溶液;以及通过对所述电池壳进行冷却而将所述聚合物溶液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68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4917.9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6/46 , H01M10/0459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具有连续长度的分隔板上定位多个作为基本单元、被构造为阴极/分隔板/阳极的结构的拉电池,并且还在分隔板上定位一个单元电极或双电池,以及将拉电池和单元电极或双电池卷绕,以连续制造被构造为其中阳极被定位在最上和最下电极(最外电极)处以分别形成电极组件外侧的结构的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一个连续地提供一个阴极板、一个阳极板、一个第一分隔板及一个第二分隔板,以制造单元电池,从第一级到第N级连续在第二分隔板上布置单元电池,以及卷绕单元电池的步骤;一个在相应的级布置阴极头和阳极头——在阴极头和阳极头彼此相对时,以及在邻接级之间布置相同极性的电极头——在电极头彼此相对时,从而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头均位于卷绕成的电极组件的预定位置的步骤,以及一个从两个电极板提供数量为奇数的电极,从一个电极板提供数量为偶数的电极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9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2861.1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4
Abstract: 公开了可提高电池在过充时的安全性而不损害电池性能的非水性电解质添加剂,以及含有所述添加剂的一种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所述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含有作为添加剂的氟代联苯和氟代甲苯的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该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6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80007487.X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10/04 , H01M10/0436 , H01M10/056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10/42 , H01M10/4235 , H01M2300/00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制造所述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通过填充硬化状态的聚合物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通过将聚合物粒子添加到电解液而制备聚合物浆料;将所述聚合物浆料注入其中容纳有电极组件的电池壳;通过对所述电池壳进行加热而将所述聚合物浆料变为聚合物溶液;以及通过对所述电池壳进行冷却而将所述聚合物溶液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9668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0880104917.9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6/46 , H01M10/0459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具有连续长度的分隔板上定位多个作为基本单元、被构造为阴极/分隔板/阳极的结构的全电池,并且还在分隔板上定位一个单元电极或双电池,以及将全电池和单元电极或双电池卷绕,以连续制造被构造为其中阳极被定位在最上和最下电极(最外电极)处以分别形成电极组件外侧的结构的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一个连续地提供一个阴极板、一个阳极板、一个第一分隔板,以制造单元电池,以及提供一个第二分隔板,从第一级到第N级连续在第二分隔板上布置单元电池,以及卷绕单元电池的步骤;一个在相应的级布置阴极头和阳极头——在阴极头和阳极头彼此相对时,以及在邻接级之间布置相同极性的电极头——在电极头彼此相对时,从而使得具有相同极性的电极头均位于卷绕成的电极组件的预定位置的步骤,以及一个从两个电极板提供数量为奇数的电极,从一个电极板提供数量为偶数的电极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97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02861.1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4
Abstract: 公开了可提高电池在过充时的安全性而不损害电池性能的非水性电解质添加剂,以及含有所述添加剂的一种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所述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含有作为添加剂的氟代联苯和氟代甲苯的非水性电解质,以及含有该非水性电解质的一种锂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