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08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4407.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片层结构的CoB‑LDH‑CNT纳米材料,以Co,Ni‑MOF‑CNT衍生的LDH‑CNT为载体,经化学还原法负载Co‑B纳米粒子,所得材料具有磁性,具有三维片层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MOF‑CNT的制备;2、LDH‑CNT的制备;3、CoB‑LDH‑CNT纳米材料的制备。作为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在303 K下提供的最大产氢速率为5167.72 mL∙min‑1∙g‑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10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9.93 kJ∙mol‑1;在303K下,10次回收/重复使用后,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70.2%。具有以下优点:MOF与碳材料复合增强了负载粒子的附着力;控制微观形貌为片层花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稳定性,增加活性位点;通过磁性提高循环性能。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催化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4210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78327.5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催化材料,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作用下,经液相浸渍结合原位还原法将Ru3+和Ni2+还原为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得到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层状褶皱结构,比表面积为260‑350 m2·g–1,孔径分布为3‑4 nm;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分散均匀,金属晶粒尺寸分布为1.7‑1.9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渍液的准备;2,Ru‑Ni双金属纳米团簇的还原。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应用,完全析氢转化率为400‑600 molH2·molRu–1·min–1,产氢速率为10300‑20000 mL·min–1·mmol–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80‑9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1‑26 kJ·mol–1;在298 K条件下,20次循环后,保持初始催化活性的82‑83%。本发明提高了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钛酸锰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39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524153.4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氢化铝钠储氢性能的材料,该材料由氢化铝钠和钛酸锰机械球磨制得。其初始放氢温度为75℃左右,第二步放氢温度在160℃左右,主要放氢在140℃~225℃区间内完成;加热到225℃时该复合储氢材料放出5.1 wt%~5.4 wt%的氢气。其制备方法包括:1)钛酸锰的制备;2)钛酸锰粉体掺杂的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经掺杂后的氢化铝钠具有较低的放氢温度;2、放氢量较大;3、放氢的速度快;4、原料成本低廉、合成方法及工艺简单、安全可靠。该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纤维负载钴银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2138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469472.5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负载钴银合金材料,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再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钴粒子,然后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钴银合金并负载到纳米纤维上制得。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2)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先制备钴粒子;3)通过氧化还原法制备钴银合金并负载到纳米纤维。本发明材料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时,40 min完成放氢,放氢速率高,循环测试表明,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纳米纤维以圆柱状的形式存在,具有高比表面积,性质稳定,钴银合金均一、稳定地负载到纳米纤维上,分散均匀且不发生团聚,能快速地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因此,在制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性能三元Fe-Co-Ni共掺杂含氮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36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66708.5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Fe-Co-Ni共掺杂含氮碳材料,由正硅酸乙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氧化石墨烯,经水热反应得硅模板,然后与金属盐无机物溶液混合煅烧之后,经酸浸去除硅模板、洗涤、干燥制得,其比表面积范围在428~853 m2 g-1,平均孔径分布在2.393-3.262 nm介孔范围内。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硅模板的制备;2)Fe-Co-Ni@氮/碳前驱体的制备;3)Fe-Co-Ni@氮/碳前驱体的后处理。作为氧还原型催化剂材料的应用,起始电位为20~30 mcmV-,2。半具波有电制位备为工-1艺10简~-单90、 绿mV色,节极能限等电优流点密;度其为催-1化.0活~-性0.可95 媲m美A 商业Pt/C催化剂。因此,三元Fe-Co-Ni共掺杂含氮碳材料在氧还原催化剂和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阻式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6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10253734.0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阻式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一侧具有导电胶的铜片贴在制备好的氢敏感纳米复合材料上;然后用导线连接铜片,检测复合材料电阻的变化来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该氢气传感器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定量检测氢气的浓度,而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本发明所制备的电阻型氢气传感器采用层层电沉积的方法制备聚苯胺、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在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上电沉积聚苯胺,提高了在室温下氢气检测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多孔活性碳材料负载钴纳米粒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592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80109.3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活性碳材料负载钴纳米粒子材料,由葡萄糖和含氮化合物,通过水热法和后续处理制备得多孔结构碳材料,然后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负载钴粒子到碳材料上得到,其比表面积的范围为3026~3277 m2 g‑1,微孔含量超过95.18%,孔径分布均一,主要分布在1.24~1.95 nm。其制备方法包括3个步骤:1)制备含氮前驱体;2)制备多孔结构碳材料;3)负载钴纳米粒子。本发明作为催化氨硼烷水解放氢催化剂的应用时,10 min完成放氢,放氢速率达到865.2 mL min‑1 g‑1;可循环使用,经历四次循环后,放氢时间保持在10~45min,放氢速率保持在208.2‑865.2 mL min‑1 g‑1。本发明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回收重复使用、实用性强,在制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