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50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15771.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采用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在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中,对输入数据进行多维度特征提取,从而获得增强的特征,对增强的特征进行一般性时序信息挖掘和周期性时序信息挖掘,从而得到全面的历史数据表征,即挖掘了数据各维度特征,也考虑了电力负荷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相较于传统的方法,预测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32695.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考虑了综合能源系统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以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指标值和可靠性指标值、配电网的经济性指标值和可靠性指标值最优为目标,迭代求解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集,根据规划需求,从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集中选取适配的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6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0965747.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电源的光伏直流直馈式发电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光伏电池直接接入直流微网,通过直流微网中的可控电源灵活调控直流母线电压进而实现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运行,因此省去了光伏电池接入直流母线时所需的直流接口变换器,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6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358231.2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储能与柔性负荷联合调度方法及装置,分布式电源、储能、柔性负荷等分布式资源数量众多、布局分散,难以直接被电网调度;资源聚合商可通过内部整合各类分布式资源执行电网调度指令。基于资源聚合商运行模式,建立了结合大容量资源直接调度与小容量资源电价响应间接调度的联合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资源聚合商利润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大容量资源调度性能差异进行滚动在线评估,设置动态综合调度优先级;针对小容量资源间接调度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包含模糊参数的机会调度约束。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将模糊机会约束清晰化并求解调度模型。基于IEEE33节点配电网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77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541071.5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微网群/虚拟电源群调控模式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实时仿真系统,包括电力系统仿真器、电力系统仿真器上位机、通信系统仿真器、集中控制器和交换机;所述电力系统仿真器、电力系统仿真器上位机和通信系统仿真器连接到交换机上形成局域网,所述集中控制器和通信系统仿真器连接;所述电力系统仿真器通信系统仿真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以太网传输数据,通信接口之间使用Socket套接字通信方式,采取并行式事件触发方式进行时间同步;本申请模拟真实通信环境,分析不同通信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工况,研究通信状况对电力系统影响,验证集群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克服了实物系统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提高了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仿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1523561.4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天津相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升弹性配电网恢复力的资源配置与网络重构优化方法,输入配电网结构参数,负荷、光伏调度周期的原始数据;输入上层优化变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联络线连接节点位置,种群规模,最大迭代次数粒子群参数初始化;输入下层优化变量:联络开关投切状态,极端灾害场景,种群规模,迭代次数参数初始化;根据上层弹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弹性资源优化配置,得到经济最优,恢复力最大的优化配置结果;根据上层优化配置结果,利用PSO算法执行下层网络重构优化模型,优化下层网络重构联络开关投切状态,得出恢复力最大的重构结果。本发明实现提升弹性配电网极端灾害事故后的恢复力,指导配电网规划、运行管理部门进行科学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4493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22508.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分布式可调资源的聚合和可调容量评估方法,本发明对分布式资源聚类,获得少量聚类群,构建聚类群的调度模型,将系统侧下发的调度指令视为不确定性变量,构建并求解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可有效评估分布式资源聚类群的可调容量,从而可实现各类分布式资源充分利用,可帮助分布式资源成为电力系统调节资源的补充,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系统的调峰和调频压力,在削峰填谷和节能环保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640873.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三相不对称运行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三元组表示主动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对称度,并将三元组分解为对称元件模型和不对称元件模型;将预建立的光伏集群模型按照预设的接入方式接入主动配电网;根据分解获取的对称元件模型和不对称元件模型,按照预设仿真步长对主动配电网进行仿真,获取主动配电网三相不对称运行动态仿真曲线。本发明考虑了主动配电网的三相负荷不对称度,能够实现主动配电网三相不对称运行的动态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694363.X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M7/42 , H02M7/49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逆变器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遍历电网参数、主电路参数以及控制器参数,构建包含负荷、输电线路、系统电压、等效电容、逆变器的导纳形式的诺顿等效电路;S20:根据所述诺顿等效电路,得到弱电网公共连接点处全局导纳s域表达式Ytotal(s),其中Ytotal(s)表示系统所有导纳之和;S30:计算全局导纳频域增益的虚部值,求解并网系统所有的谐振频率;S40:根据步骤S30所得的谐振频率,求解在谐振频率处的全局导纳频域增益实部值Rd,若Rd最小值小于0即为系统稳定区域。该设计方法得到的逆变器参数,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逆变器能得到应用,且不会发生谐振,设计方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6238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31957.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天奎 , 袁宇波 , 史明明 , 方鑫 , 庄舒仪 , 苏伟 , 袁晓冬 , 孙健 , 张宸宇 , 肖小龙 , 杨景刚 , 高磊 , 李鹏 , 陈静 , 陈舒 , 刘建 , 李群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73 , F24F11/88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循环系统,实现干供水管、室内供水管、室内风机盘管、室内回水管和干回水管之间的水循环;第二水循环系统,设置电热水箱,实现室内供水管、室内风机盘管、室内回水管和电热水箱之间的水循环。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系统可直接串接在现有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与室内风机盘管之间,避免了对现有中央空调的正常运行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水循环系统可快速提高室内温度,在维持用户较好的体验同时无需系统长期运行,提升了系统的综合用能效率。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快速升温的中央空调水循环控制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