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螟寄生蜂的野外释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3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13850.9

    申请日:2021-06-02

    IPC分类号: A01K67/033 A01G13/00

    摘要: 一种桑螟寄生蜂的野外释放方法,收集混腔室茧蜂成虫;以每667m2桑园为释放单元,在每亩桑园的中心设置释放点,并由此向外延伸3~5条辐射线至桑园边际,并在这些辐射线上设置一组释放点;其中,中心释放点寄生蜂的释放数量为50~100头,辐射线上的释放点每处寄生蜂的释放数量为50~75头。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田间释放混腔室茧蜂,对桑螟的寄生效率高,控害作用显著,混腔室茧蜂的自然持续控害能力强,能够胁迫3、4代桑螟的种群增长;操作简便,释放成本低,解决了桑螟寄生性天敌野外释放的难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桑螟寄生性天敌的自然控害效果,提升对桑螟的防治效果,降低桑园化学农药施用量,保障家蚕生长安全和桑园环境安全。

    一种以桑螟为寄主的寄生蜂人工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0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3546.4

    申请日:2021-03-15

    IPC分类号: A01K67/033

    摘要: 一种以桑螟为寄主的寄生蜂人工饲养方法,从田间采集桑螟幼虫,放入铺有桑叶的容器内,待寄生蜂幼虫钻出寄主体外结茧后,收集寄生蜂茧;将寄生蜂茧放置于玻璃试管内,待寄生蜂羽化后,每日饲喂蜂蜜水;将饲养的寄生蜂成虫用于寄生,寄生时,以透明容器为产卵场所,接入桑螟幼虫,供寄生蜂寄生;寄生结束后,分别收集桑螟幼虫和寄生蜂,桑螟幼虫饲养至寄生蜂的子代蜂钻出寄主体内,寄生蜂供后续再次寄生。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繁育斑痣悬茧蜂,寄生效率高,损失小,操作简便,成本低,拓展了斑痣悬茧蜂寄主来源,有利于室内规模化生产桑树害虫寄生蜂斑痣悬茧蜂,为桑螟的田间生物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青枯劳尔氏菌靶向纳米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96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11799.4

    申请日:2020-03-24

    摘要: 青枯劳尔氏菌靶向纳米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可降解高聚物为载体,以咖啡酸及其酯类衍生物为药效成分,选择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构建青枯劳尔氏菌靶向纳米药剂。本纳米药剂能靶向结合青枯劳尔氏菌并破坏其细胞膜,使缓慢释放的药物能够进入青枯劳尔氏菌细胞内部,实现对青枯劳尔氏菌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本发明提高了药效分子的抑菌性能,同时延长了对青枯劳尔氏菌的抑制作用时效,用于农作物青枯病的靶向防治将会有巨大的推广潜力。

    一种40℃下高比活木聚糖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56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70877.6

    申请日:2019-10-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0℃下高比活木聚糖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涉及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来源于Bispora sp.MEY-1的GH10家族高温木聚糖酶XYL10C的N端截短突变体XYL10C-ΔN为母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氨基酸定点突变后表达。在此改造条件下,木聚糖酶变体在40℃条件下的比活力较野生型的比活力有显著提高。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有利于酶抵抗高温制粒过程,最后不至于失活,为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其在酸性环境下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木质纤维素降解成还原糖,拓宽其应用前景。

    一种微通道内纳米材料混合液分段流培养生物被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061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770550.5

    申请日:2017-08-31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N11/08

    摘要: 一种微通道内纳米材料混合液分段流培养生物被膜的方法,以硅烷试剂修饰微通道内壁,修饰完成后,微通道用微流泵将预培养的重组菌株通入管道中,菌株内植固定后,通入含纳米材料的培养液,采用单相流培养,随后利用T‑型接头连接第二个微流泵注入灭菌空气,采用“空气/纳米材料混合培养液”分段流,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培养菌株制备稳定生长的生物被膜。该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条件温和,解决了重组大肠杆菌在微通道反应器中难以定植和生物被膜生长不可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微通道内生物被膜的可控制备,且其通透性得到明显改善。

    一种桑椹生物碱的选择性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511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0066235.X

    申请日:2016-01-30

    IPC分类号: A61K36/60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椹生物碱的选择性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桑椹洗净,沥干水分,粉碎;(2)制备浸提剂;(3)向桑椹粉中加入浸提剂,50~80℃磁力搅拌,过滤,加入乙醇水溶液;(4)双相浸提:加入硫酸铵,剧烈搅拌,静置分层,取颜色较深的生物碱层;(5)透析除去杂质,调节样品pH为弱碱性,放入到旋转蒸发器中,减压蒸馏,将提取液蒸发回收,蒸发器中产品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桑椹生物碱。本发明具有生物碱的提取选择性高、提取的同时具有纯化的作用,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的提取得率高以及不需要特殊的分离步骤等传统提取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

    一种液-液-固体系酶催化水解萃取分离桑椹红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24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72534.9

    申请日:2018-08-24

    IPC分类号: C12P19/60 C12P19/14

    摘要: 一种液-液-固体系酶催化水解萃取分离桑椹红色素的方法,该三相体系按总质量由15-30wt.%的乙醇,15-25wt.%的硫酸铵,5-20wt.%的桑椹汁,2-10wt.%固定化α-L-鼠李糖苷酶(酶活15.73±0.03U/mg)和余量的水组成。在pH为3.5-5.5、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1-3h的条件下,萃取分离桑椹红色素。利用固定化α-L-鼠李糖苷酶催化桑椹红色素中的矢车菊-3-O-芸香糖苷(C3R),特异性断裂鼠李糖苷键,定向转化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C3G),制备高浓度的C3G。生成过程对环境友好,无污染,酶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回收率高,实现了单一组分的富集,产物的水溶性与着色性能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微反应器专用纳米粒子固定化酶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982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35843.3

    申请日:2016-06-17

    IPC分类号: C12P19/60 C12N11/14

    摘要: 一种微反应器专用纳米粒子固定化酶合成异槲皮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领域。以石墨烯为固定化酶载体对游离柚皮苷酶进行固定化,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匀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可大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和酶的重复利用效率。该方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既可以提高该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解决底物与酶液难分离的缺点,又提高了单位酶量生产异槲皮苷的效率,拓宽了微反应器用于生物催化的领域。

    基于酶促酸解棕榈酸甘油三酯合成结构脂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670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407944.0

    申请日:2014-08-18

    IPC分类号: A23D9/013 A23D9/04

    摘要: 基于酶促酸解棕榈酸甘油三酯合成结构脂质的方法将油脂原料与溶剂在氮气中皂化回流,水解完全后,旋蒸回收溶剂,调节水解混合物pH值,水洗后萃取游离脂肪酸,无水硫酸镁除水后过滤,取滤液旋蒸即得游离脂肪酸;将至少一种游离脂肪酸与棕榈酸甘油三酯进行混合,在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的作用下制备得到结构脂质。本发明采用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催化棕榈酸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定向合成结构脂质。将易于消化吸收的中短碳链饱和脂肪酸与棕榈酸甘油三酯酶促酸解制备MLM型结构脂质。同时,将人体必需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与棕榈酸甘油三酯酶促酸解制备LPL型结构脂质。可根据不同人群对营养需求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脂质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