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9537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10287485.9

    申请日:2010-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冷却系统,涉及燃烧设备底渣冷却技术。该系统主要包括冷渣器和底渣粗细分离器。底渣粗细分离器包括筒体、底渣入口、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底渣出口。底渣入口通过锅炉输渣管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部的排渣口连接;底渣出口与冷渣器入口相连接;进风口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管相连接。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二次风在进入锅炉炉膛之前先通过进风口进入底渣粗细分离器与底渣进行换热并带走底渣中的细颗粒物料,最后通过出风口将细颗粒物料返送回锅炉炉膛参与物料循环,而粗颗粒渣则落入下方的冷渣器进一步冷却。该系统一是可实现选择性排渣,二是解决了流化床冷渣器局部结焦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60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83728.4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由进料口,气固分离器,储料罐,提升管,给风系统,冷却水系统组成。本发明将高炉渣排入循环流化床内,通过流化风将高炉渣携带进入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同时在流化风和气固分离器周围的水冷壁双重冷却系统使高炉渣迅速降温,达到急冷的效果;分离出来的高炉渣进入储料罐,在储料罐底部通入流化风使其处于鼓泡床状态,进一步冷却并实现分层排渣;冷却风和冷却水经过加压处理后进入锅炉,实现了余热全部回收。本发明的优点:冷却迅速、充分;有效余热回收;粒化效果好,分层排渣;系统结构简单,较易实现。

    一种粒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1922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034307.5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粒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艺方法,涉及煤燃烧技术。本发明采用粒径小于2mm的粒煤颗粒作为燃料,粒径小于0.6mm的石灰石颗粒作为脱硫剂,一起加入炉膛。控制炉内燃烧温度850~950℃、流化风速2~3.5m/s、床层压降1~3kPa、一次风压头5~7kPa。当烟气中NOx含量高于排放标准时,在旋风分离器入口处喷入氨水作为脱硝剂。本发明由于采用较小粒径的粒煤作为燃料,减少了燃料中无效大颗粒的含量,可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和一次风压头。由于密相区高度的降低,可减少炉膛受热面的磨损程度。同时燃料粒径的减小,适当减少了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有效降低了燃料“失活”的可能性,提高了燃烧效率。

    一种使用富氧局部助燃的煤粉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596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44062.6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一种使用富氧局部助燃的煤粉燃烧方法,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携带粉体燃料的一次风气流进入燃烧室前先经浓淡分离装置将煤粉气流分为浓淡两股,使淡粉气流单独进入燃烧室,浓煤粉气流进入预热室或预燃室;在靠近浓煤粉气流处通入氧气体积浓度为25%~100%富氧气流,富氧气流的方向与浓煤粉气流的入口方向相同,富氧气流的出口速度为15~30m/s。本发明通过局部改善热解与反应条件,在燃烧器出口或者燃烧器的出口段的预热室或者预燃室内形成稳定的小火焰,然后以此小火焰点燃和稳定一次风火焰,增强着火稳燃能力。本发明大大地节约了氧气用量并显著降低了对氧气品质的要求,并且易于操作,具有调节性能好、经济、安全可靠的优点。

    一种风水联合流化床冷渣器

    公开(公告)号:CN1587806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2262.7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水联合流化床冷渣器,涉及流化床锅炉冷渣装置。该冷渣器包括移动床风室,第一流化床风室和第二流化床风室。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移动床风室与第一流化床风室之间的隔墙高度为20~25cm;在移动床风室内布置布风管,布风管平行错列布置,最上层布风管位于隔墙上沿和进渣口下沿的连线上,布风管外间距在3~5cm之间,布风管上的开孔方向垂至于隔墙上沿和进渣口下沿的连线;并在移动床风室的底部设有粗渣排出口。本发明结构简单,针对国内给煤破碎系统无法满足给煤粒度设计要求的国情,在移动床风室中通过管式布风进行粗细颗粒分离,有效避免了大颗粒发生堵塞卡死导致的风室超温结焦问题。

    一种退役风电叶片回收处理系统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36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1830.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退役风电叶片回收处理系统,在反应炉内,至少设置2部链条炉排:第一链条炉排和第二链条炉排;在重力方向上,第一链条炉排设置在第二链条炉排的上方,第一链条炉排的上方的反应炉内空间部分为热解空间,第二链条炉排的上方的反应炉内空间部分为氧化空间;在热解空间的反应炉的壁上设置有叶片碎料进入口、热解气排出口;在第一链条炉排的链条上设置有热解气氛气体进入装置,在第二链条炉排上设置有氧化气体入口;在第一链条炉排的卸料端与反应炉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物料单向输送装置;第一链条炉排和物料单向输送装置将热解空间与氧化空间隔离。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退役风电叶片处理领域,方便更换使用场地,使用成本低。

    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0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09193.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换热仓(1)包括:烧结矿进料口(11);第一子换热仓(2);第二子换热仓(3);以及烧结矿筛网(12),第二子换热仓(3)的竖直下侧设置有第二子换热仓布风装置(32),烧结矿筛网(12)被配置为将来自烧结矿进料口(11)的粒径相对较小的烧结矿引导进入第一子换热仓(2),而将粒径相对较大的烧结矿引导进入第二子换热仓(3);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仓外换热器(4),仓外换热器(4)与第二子换热仓(3)流体连通。本发明的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具有较高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解决大颗粒烧结矿卡塞问题和换热空气流动阻力大的问题。

    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8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08915.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换热仓(1)包括:烧结矿进料口(11);第一子换热仓(2);第二子换热仓(3);以及分隔墙(15),第二子换热仓(3)的竖直下侧设置有第二子换热仓布风装置(32),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仓外换热器(4),仓外换热器(4)与第二子换热仓(3)流体连通,分隔墙(15)上设置有连通孔,用于向第一子换热仓(2)内供应气流,或者向第二子换热仓(3)内排出气流。本发明的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解决低温段传热系数较低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解决大颗粒烧结矿卡塞问题和换热空气流动阻力大的问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成分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37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24062.7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成分采样装置。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成分采样装置延伸至锅炉内用于进行烟气采样;包括探杆、探头和风帽,所述探杆埋设于锅炉内水冷屏、再热屏、过热屏中一种或多种的底部的浇筑料层中,所述探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锅炉外且另一端位于所述锅炉内,所述探杆内设有沿所述探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烟气采样通道;所述探头的一端与所述探杆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烟气采样通道连通;所述风帽盖设在所述探头的另一端上,所述风帽上设有与所述探头内部连通的第一进气孔。本发明不易发生磨损和堵塞,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气的长周期稳定采样。

    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6066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37226.5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该装置包括:风室,风室包括布风区和导风区,布风区设置在导风区的上方,且布风区与导风区相连通;布风件,布风件设置在布风区的顶部;可调节挡板,可调节挡板可转动地连接在导风区的顶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可调节挡板相连,驱动装置驱动可调节挡板进行转动,以便调节进入布风区的风量;入风口,入风口设置在导风区的至少一侧。由此,通过在上述装置设置可调节挡板,可以定量调控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各区域风量,进而差异化调节各区域床料的流化状态,解决床料流化不佳、局部床温高、结焦、偏床等运行问题,与此同时,上述装置还具有操作简单和安装、维护成本较低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