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0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09193.3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F27D1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换热仓(1)包括:烧结矿进料口(11);第一子换热仓(2);第二子换热仓(3);以及烧结矿筛网(12),第二子换热仓(3)的竖直下侧设置有第二子换热仓布风装置(32),烧结矿筛网(12)被配置为将来自烧结矿进料口(11)的粒径相对较小的烧结矿引导进入第一子换热仓(2),而将粒径相对较大的烧结矿引导进入第二子换热仓(3);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仓外换热器(4),仓外换热器(4)与第二子换热仓(3)流体连通。本发明的多仓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具有较高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解决大颗粒烧结矿卡塞问题和换热空气流动阻力大的问题。

    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8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08915.3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F27D15/02 F27D17/00 F27D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换热仓(1)包括:烧结矿进料口(11);第一子换热仓(2);第二子换热仓(3);以及分隔墙(15),第二子换热仓(3)的竖直下侧设置有第二子换热仓布风装置(32),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仓外换热器(4),仓外换热器(4)与第二子换热仓(3)流体连通,分隔墙(15)上设置有连通孔,用于向第一子换热仓(2)内供应气流,或者向第二子换热仓(3)内排出气流。本发明的强化换热的烧结矿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解决低温段传热系数较低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解决大颗粒烧结矿卡塞问题和换热空气流动阻力大的问题。

    一种小型颗粒物冷凝生长计数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01191.6

    申请日:2018-03-12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5/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颗粒物冷凝生长计数器,其包括:分流系统,过滤装置,蒸发室,隔热器,制冷片,气溶胶进口及工作液回收装置,工作液回收泵,工作液储存瓶,冷凝室,测压装置,光散射测量仪,限流孔,三通,气泵,进液泵;所述分流系统入口连接待采样对象;分流系统出口A通过软管与所述过滤装置入口连接;过滤装置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蒸发室连接;蒸发室中间空腔内固定吸水材料。本发明的计数器采用背靠背型设计,将蒸发室和冷凝室从传统的轴向排布变成了并列排布,有效利用和节省了空间,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将制冷片置于蒸发室和冷凝室之间,把制冷片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用于蒸发室的制热,减少了热量耗散的浪费,省去了排热风扇。

    基于天然离子荷电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16075.1

    申请日:2021-12-0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监测领域的一种基于天然离子荷电测量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由包括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粒子计数器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等组成的测量系统;其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的气溶胶入口直接与存在大量天然离子的环境大气相通,经天然离子荷电的大气气溶胶进入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中,环境大气中的天然正、负离子持续不断地同大气气溶胶发生碰撞,调节大气气溶胶的荷电分布,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控制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上的正或负电压;并连续扫描,粒子计数器测量不同电压下带负电或带正电大气气溶胶的浓度,经过数据反演获得大气气溶胶经天然离子调节后的荷电分布。测量仪器不再使用人造离子荷电器,成本降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小型颗粒物冷凝生长计数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351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0201191.6

    申请日:2018-03-12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1N15/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颗粒物冷凝生长计数器,其包括:分流系统,过滤装置,蒸发室,隔热器,制冷片,气溶胶进口及工作液回收装置,工作液回收泵,工作液储存瓶,冷凝室,测压装置,光散射测量仪,限流孔,三通,气泵,进液泵;所述分流系统入口连接待采样对象;分流系统出口A通过软管与所述过滤装置入口连接;过滤装置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蒸发室连接;蒸发室中间空腔内固定吸水材料。本发明的计数器采用背靠背型设计,将蒸发室和冷凝室从传统的轴向排布变成了并列排布,有效利用和节省了空间,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将制冷片置于蒸发室和冷凝室之间,把制冷片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用于蒸发室的制热,减少了热量耗散的浪费,省去了排热风扇。

    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8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498733.9

    申请日:2021-12-09

    发明人: 周托 刘青 李怡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电除尘器、半干法脱硫塔和布袋除尘器,以及自动控制单元,其中,自动控制单元适于根据炉内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烟气成分检测装置、塔内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烟气成分检测装置的实际检测数据,并结合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煤质燃料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负荷、预设的净化烟气品质和预设的半干法脱硫塔工作温度在内的理论数据,实时调节炉内脱硫剂的给料量、炉外脱硫剂的给料量和喷淋水的供给量。采用该系统可以快速适应入炉煤质燃料的变化、大幅降低脱硫剂的整体消耗、提升脱硫效率及效果,实现系统脱硫的经济运行和超低硫排放。

    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08839.6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F27D15/02 F28F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余热回收装置被配置为向换热仓(1)内引入导热颗粒以强化换热仓(1)内局部的换热。换热仓(1)包括:壳体;烧结矿进料口(2),设置在壳体上;烧结矿卸料器(3),位于壳体的底部;以及至少一个热交换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颗粒供应单元(7),所述颗粒供应单元(7)设置在换热仓(1)的壳体的中部或下部上,用于向换热仓(1)内提供导热颗粒。本发明的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可以对低温烧结矿与受热面管道的传热进行强化,提高了低温段传热系数,改善了烧结矿的余热回收效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8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98733.9

    申请日:2021-12-09

    发明人: 周托 刘青 李怡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电除尘器、半干法脱硫塔和布袋除尘器,以及自动控制单元,其中,自动控制单元适于根据炉内温度检测装置、第一烟气成分检测装置、塔内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烟气成分检测装置的实际检测数据,并结合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煤质燃料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负荷、预设的净化烟气品质和预设的半干法脱硫塔工作温度在内的理论数据,实时调节炉内脱硫剂的给料量、炉外脱硫剂的给料量和喷淋水的供给量。采用该系统可以快速适应入炉煤质燃料的变化、大幅降低脱硫剂的整体消耗、提升脱硫效率及效果,实现系统脱硫的经济运行和超低硫排放。

    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2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308839.6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F27D15/02 F28F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余热回收装置被配置为向换热仓(1)内引入导热颗粒以强化换热仓(1)内局部的换热。换热仓(1)包括:壳体;烧结矿进料口(2),设置在壳体上;烧结矿卸料器(3),位于壳体的底部;以及至少一个热交换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颗粒供应单元(7),所述颗粒供应单元(7)设置在换热仓(1)的壳体的中部或下部上,用于向换热仓(1)内提供导热颗粒。本发明的基于导热颗粒强化传热的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可以对低温烧结矿与受热面管道的传热进行强化,提高了低温段传热系数,改善了烧结矿的余热回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