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703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21684.8

    申请日:2011-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H02G3/0487 H02G3/30 Y10T29/49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管部件内的占有率,另外,能够布线成尽量从地面离开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中,管部件(24)是插通·保护包括高压电线(22)的线束主体(23)的筒状的部件,被设置在线束主体(23)中的车辆地板(10)的布线对象部分。具体地说,与向底板下面(11)布线的线束主体(23)相吻合地被设置。管部件(24)被形成为底板下面大致正交方向的长度(H)比底板下面大致平行方向的长度(W)短的截面形状。管部件(24)被形成为成为截面非正圆形状的椭圆形状。

    汇流条模块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34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407744.0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一种汇流条模块,包括:具有柔性电路板的电路体、汇流条和保持器。电路体具有:带状的主线,其定位为在单元电池的堆叠方向上延伸;带状的第一支线,其从主线分支并且朝向相应的汇流条延伸;和第二支线,其从主线分支并且朝向外部装置延伸。第一支线具有:弯曲部,其在堆叠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绕与堆叠方向交叉的轴线的弯曲形状;和汇流条连接部,其设置为比弯曲部更靠近第一支线的端部,并且连接到相应的汇流条。第二支线具有连接到外部装置的装置连接部。

    层叠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层叠汇流条的制造装置及层叠汇流条

    公开(公告)号:CN112436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783628.9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层叠汇流条的制造装置及层叠汇流条。本发明应对体积的増加要求。本发明具有:对导电性的平板状的第1基材(10)以同一间距(P2)形成成列排列的多个第1贯通孔(11)的第1基材成形工序;成形导电性的平板状的第2基材(20)的第2基材成形工序;形成第1基材(10)和第2基材(20)的平面彼此层叠固定而得到的层叠体(1A)的层叠工序;以及对层叠体(1A)的第2基材(20)在第1基材(10)和第2基材(20)的层叠方向上与第1贯通孔(11)重合的部分形成与第1贯通孔(11)成对的小于第1贯通孔(11)的第2贯通孔(21)的开孔工序,该开口工序中以同一间距(P1)形成成列排列的成对的第1贯通孔(11)和第2贯通孔的各组合中的第2贯通孔。

    导电模块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91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312664.7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实现成本的降低。导电模块具备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多个导电性的端子连接部件、使电池单元与电连接对象物(Ub)之间电连接的导电部件和针对每个端子连接部件设置的使端子连接部件与导电部件电连接的电连接结构,导电部件具备由与端子连接部件种类不同的异种金属材料成形的针对每个端子连接部件设置的导电体,电连接结构具备:由与导电体种类相同的同种金属材料成形且位于端子连接部件的突出部与导电体的电连接部之间的电连接部件;在对突出部与电连接部件的第1连接部之间施加机械压力的状态下保持两者间的物理且电连接状态的按压连接结构;以及对电连接部件的第2连接部与电连接部之间进行焊接而保持它们之间的物理且电连接状态的焊料连接结构。

    线束
    67.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2235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459986.3

    申请日:2015-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Abstract: 一种线束,包括:多个导电路径或者多电路的导电路径;以及外装部件,导电路径插入到该外装部件内,并且该外装部件保护导电路径。外装部件通过树脂模制而形成为单的管状形状,并且在管轴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凹凸部。凹凸部具有:第一凹凸管部;第二凹凸管部,其与第一凹凸管部的形状不同;以及形状转换部,其连结第一凹凸管部和第二凹凸管部。形状转换部形成为在管轴向上延伸预定的长度以直线状布设线束的部分。

    护罩及配线束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0942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423281.6

    申请日:2009-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62 B60R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水排向外部的护罩及构成中包含该护罩的配线束。排水口(46)形成作为用于把积存在放置电线部(45)的水分排向外部的部分。排水口(46)形成为贯通放置电线部(45),另外还形成向车辆后方贯通。进而,排水口(46)形成为从放置电线部(45)逐渐向地面侧倾斜。排水口(46)形成贯通车辆内部用保护部件(27)的端部旁边位置。排水口(46)在配线束形成配置在最接近地面的位置。

    线束和线束的导电路径插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406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80065154.7

    申请日:2014-12-22

    Inventor: 雄鹿达也

    Abstract: 线束(9)包括电线(15)和外装部件(16)。外装部件(16)在轴向具有多种截面形状和尺寸不同的筒部(19、20)。另外,外装部件(16)在多种筒部(19、20)中的相邻的筒部(19、20)之间具有引导形状部(21)。引导形状部(21)被设为在插通电线(15)时对其进行引导的部分。在将电线(15)插通到外装部件(16)时,在电线(15)的一端设有帽,使引导形状部(21)从设有该帽的一侧通过。由此,提供一种线束和线束的导电路径插通方法,能够符合布设对象部位的形状、使用环境,且能够提高导电路径和外装部件所涉及的作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