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超表面互补结构的环境射频微能量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993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470778.8

    申请日:2016-06-24

    IPC分类号: H01Q17/00

    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超表面互补结构的环境射频微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介质基板,介质基板背面贴合有金属地板,介质基板正面贴合有金属贴片结构,金属地板为正方形,其边长与介质基板表面的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金属贴片结构为正方形,其边长小于介质基板表面正方形的边长。金属地板、金属贴片结构和介质基板同轴。介质基板为表面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介质基板表面的对角线上设有金属化过孔。金属化过孔和贴合于介质基板正面的金属贴片结构相接。金属化过孔与金属地板通过负载电阻相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在入射电磁波为任意极化方式,宽角度入射范围内保持高负载能量收集效率,应用广泛。

    基于超材料的可植入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409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807943.4

    申请日:2016-09-08

    IPC分类号: H02J50/12 H02J50/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可植入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发射模块1、超材料中继模块2和接收模块3。采用磁谐振耦合的方式进行无线能量传输。超材料中继模块2采用磁导率为负的超材料,可对发射模块1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场进行汇聚,从而提高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超材料中继模块2具有小型化的特点,可作为可穿戴设备进行使用。接收模块3采用一个接收负载线圈和多个接收谐振线圈协同作用,减小了接收供电设备尺寸的同时又不需要占用可植入设备额外的单独空间。本发明具有小型化,高效率,小辐射的特点。

    轨道角动量多波束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0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33500.4

    申请日:2016-01-19

    IPC分类号: H01Q1/36 H01Q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角动量涡旋多波束产生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单一工作频率下同时产生多个面向不同方向辐射、模态数相同或不同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束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选定馈源、波束辐射方向及每个反射单元的几何位置;根据几何位置、工作频率及所需的轨道角动量模态计算每个超表面反射单元所需补偿相位矩阵;选择不同尺寸的电磁超表面单元设计相移网络;将馈源放置在电磁超表面的中心轴向处,使馈源发出的入射波照射到电磁超表面上,得到相移网络提供的补偿相位,产生在设定方向上具有涡旋波阵面的多个轨道角动量电磁涡旋波束。本发明能有效增加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信号的调制和复用。

    宽带频率选择器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1956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65542.X

    申请日:2013-05-07

    IPC分类号: H01P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频率选择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单元尺寸较大,在电磁波大角度入射时性能较差的问题。其包括金属层(1)和介质层(2),金属层位于介质层上,由N个按三角形栅格周期排列的六边形单元(11)组成,N≥3;每个单元包括正六边形金属贴片(111)与外围的正六边形金属线框(112),该金属贴片与金属线框之间设有正六边形缝隙(113),每个正六边形缝隙的各边居中位置垂直刻蚀有一个大小相等的H型缝隙(114);每个H型缝隙包括两条大小相同的垂直缝和夹在该两条垂直缝之间的一条水平缝。本发明能在电磁波以0~70度入射时保持中心频点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频率选择特性,并具有工作频带宽,损耗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可用于雷达天线罩及抛物面天线。

    基于一层基板的小型化人工电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09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93094.X

    申请日:2012-06-12

    IPC分类号: H01Q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层基板的小型化人工电磁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HF、VHF和UHF频段的人工电磁材料结构单元尺寸过大、频率过高、无法投入实际应用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在一个双面PCB覆铜板上均蚀刻矩形折线或在一面蚀刻矩形折线另一面蚀刻平面螺旋线,基板的两端涂金属层,将基板上的折线分别与两端所涂金属层连接,得到一个结构单元;然后,将相同的结构单元以单元整体基板的长度为周期进行平行等距排列粘接,得到人工电磁材料块材。本发明可在HF、VHF和UHF频段中实现近零折射特性或负折射率特性,具有高度亚波长、结构简单、小型化、频率低的优点,可用于改善该频段的各类通讯电子系统的性能。

    基于两层基板的小型化人工电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8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92548.1

    申请日:2012-06-12

    IPC分类号: H01Q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层基板的小型化人工电磁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HF、VHF和UHF频段的人工电磁材料结构单元尺寸过大、频率过高、无法投入实际应用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首先,在两个单面或双面的PCB覆铜板上蚀刻矩形折线或平面螺旋线,将两个覆铜板粘接成一个整体基板,整体基板的两端涂金属层,将基板上的折线分别与两端所涂金属层连接,得到一个结构单元;然后,将相同的结构单元以单元整体基板的长度为周期进行平行等距排列粘接,得到人工电磁材料块材。本发明可在HF、VHF和UHF频段中实现单负媒质特性和负折射率特性,具有高度亚波长、小型化、频率低的优点,可用于改善HF、VHF和UHF频段的各类通讯电子系统的性能。

    多馈源共口径OAM模态复用的全息超表面天线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04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5530.6

    申请日:2024-08-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源共口径OAM模态复用的全息超表面天线及设计方法,其方案包括:确定各馈源位置及对应产生的目标涡旋波束;计算阻抗分布并进行叠加;设计全息超表面单元;阻抗分布到全息超表面单元尺寸的映射;全息超表面的构建及馈源的放置。本发明中的每个馈源对应于不同的OAM模态涡旋波束,此种基于多馈源的新型阻抗叠加方法,能够通过同时激励各个馈源来实现OAM模态的复用,提高了口径利用率和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本发明天线的馈电结构是嵌入天线阵面的单极子天线,不需要再用额外的喇叭天线对其进行馈电,具有剖面低、集成度高的优点。

    频率可调的频率-极化双模VO2毫米波/太赫兹超表面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8783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8412.2

    申请日:2024-07-24

    IPC分类号: H01Q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可调的频率‑极化双模VO2毫米波/太赫兹超表面单元,主要解决现有超表面单元功能单一且不可调控的问题,以及规避现有二氧化钒激励方式复杂且需要高精度的问题。该单元包括地板(1)、衬底(2),衬底上分别涂覆开口环(3),极化开关(4),频率微扰开关(5)和离散贴片环(6),极化开关(4)与开口环(3)形成完整的圆环且外半径小于频率微扰开关(5)的内半径,离散贴片环(6)的宽度范围处于频率微扰开关(5)的宽度范围之内。本发明能实现一个单元调控两种电磁特性的功能,并且只需对单元进行整体加热即可实现单元功能,可用于太赫兹通信、毫米波通信以及6G通信。

    一种基于OAM模态正交性实现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9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8712.2

    申请日:2024-06-03

    IPC分类号: H04W72/044

    摘要: 一种基于OAM模态正交性实现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构建基于OAM模态正交性的携能通信系统框架并设定模态种类;设定不同涡旋波的能量配比;根据设定计算各发射端的各输入端口所需形成场的表达式,通过相位调制或幅度与相位共同调制产生所需形成的不同能量配比与不同涡旋模态的波束,实现可产生不同模态涡旋波的发射端,各输入端分别连接通信系统或传能系统的发射机。实现可接收发射端所产生不同模态涡旋波的接收端;将用于通信的输出端口接通信系统接收机,将用于传能的输出端口接传能系统的电路与负载;构成基于模态正交性的携能通信系统。本发明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实现电磁维度拓展与涡旋波灵活调控,从而完成更优的无线携能通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