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NSS和边缘计算的地表位移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2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12568.2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公开了基于GNSS和边缘计算的地表位移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滑坡监测区域布设的微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振动数据信息生成和发送滑坡监测区域GNSS设备的GNSS数据采集频率调整信息;获取所述滑坡监测区域的GNSS数据;在所述GNSS设备上进行GNSS数据处理,并生成滑坡监测区域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微动传感器数据进行调整GNSS设备采集数据的频率,能及时对地表位移进行准确监测,同时又能减少设备的能耗;通过边缘解算数据,显著降低通讯压力和数据频繁发送产生的冗余损耗,为分钟级解算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回传后端数据传输量比较少,降低功耗,提高了续航能力。

    一种基于形变有序性的滑坡灾害多监测点融合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2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95279.4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形变有序性的滑坡灾害多监测点融合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滑坡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传感器预设时刻的形变速率;根据形变速率计算获得形变速率信息熵HV(t);计算监测形变方向和目标形变方向的形变方向关联熵HD(t);根据形变速率信息熵HV(t)的状态和形变方向关联熵HD(t)的状态,获取滑坡预警等级。本方案利用同一滑坡体上不同监测点的形变速率和形变方向特征,做到多监测点的融合利用,从滑坡的整体角度进行预警预报,从而避免现有预警预报方法的疏漏和不足;结合形变速率有序性和形变方向有序性,建立预警依据,与现有的预警模型形成互补,提升灾害预警预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基于实时地下水文监测与经验降雨阈值的滑坡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62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6721.4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坡预警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实时地下水文监测与经验降雨阈值的滑坡预警方法,通过同一时间框架内观察到的平均饱和度S15替换之前的15天降雨分量P15,结合实际得到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公式;使用接收操作员特征ROC方法来调整x截距c校准三个不同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公式的斜率a,并使用监测数据和库存来检查,计算其各自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威胁评分和精度;基于三个校准斜率a的降雨饱和度RS校准混合阈值公式的最高威胁评分将降雨饱和度RS混合阈值校准公式进行优化,作为预警系统新标准。本方法的真阳性增加,假阳性和假阴性减少,减少了主要滑坡季节假警报问题,提高了警报系统的阈值和对降雨引起的浅层滑坡的早期预警。

    一种针对极慢滑坡的位移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4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42599.9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变形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极慢滑坡的位移监测方法。充分使用多种监测手段来获取有关极慢滑坡区域的数据,多种测量监测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取目标极慢滑坡的从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滑坡体变形速率和构筑物变形速率等较为全面的数据,来支撑对极慢滑坡的监测和分析。再者,还对各种监测手段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冗余性检验和大体一致性检验,完成了边坡稳定性的反分析,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有限性,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带来的盲目性和矛盾性,提升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程度。

    一种基于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3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019379.2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坡体稳定性监测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监测点协同作用的滑坡整体稳定性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同一剖面监测点布设情况,以监测点位置为条块中心,划分相应数量的分析条块;(2)确定每一条块上监测点时间‑位移曲线的匀速变形阶段,并按照等时间间距Δt对监测曲线进行划分,分别提取每一监测曲线上时间步长Δt内滑块匀速变形阶段的变形量ΔS*;(3)以相同时间间隔为基准,分别实时读取t‑Δt到t时刻内的实时位移增量ΔS;本发明将滑坡的变形曲线同勘察过程中的稳定性系数进行有机融合的同时,还考虑了同一滑坡剖面不同监测点的相互协同作用,建立以稳定性系数为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预警模型,使滑坡提前预警的准确性更高。

    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699073.X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喀斯特地区土洞塌陷地质灾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选定需要开展塌陷探寻的工作区;再对选定区域划定喷洒路线并均匀喷洒起泡剂,直至地表覆盖层土体内起泡剂含量达到设计浓度;然后在雨后观察地表是否有气泡持续产生,并标记气泡产生点位,气泡产生点位即岩溶土洞可能的发育位置,最后采用常规钻探或物探方法,对产生气泡点位及临近区域进行详细探测,确定土洞的详细特征;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岩溶土洞探寻定位方法,可实现大面积、低成本、易操作且较准确地探测地下岩溶土洞的具体发育位置,能显著缩小岩溶土洞探测靶区,有效解决目前制约岩溶塌陷监测和防治中“土洞在哪里”的瓶颈问题。

    一种岩土工程结构远程交互式应变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795159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790530.0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结构远程交互式应变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站和远程连接的远程通讯基站,监测站包括集成为一体式的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通讯部分和显示部分,远程通讯基站通过无线通讯信号与所述监测站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LoRa通讯模块,可实现岩土工程结构远程实时监控,同时所述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通讯部分和显示部分集成为一体式设计,因此,其具有原理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且本装置通过多个传感器进行多个点位实时监测,并将电信号通过通讯部分发送到远程通讯基站进行汇集处理,打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一监测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