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113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6152.8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7815 , B01J29/7215 , B01J29/7615 , B01J37/20 , B01J2229/42 , C07C4/02 , C07C2529/74 , C07C2529/76 , C07C2529/78 , C10G47/20 , C10G2300/1096 , C10G2400/30 , Y02P20/52 , C07C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来源于石油的多环芳香烃制备有价值的轻质芳香烃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包含(i)β-沸石;(ii)拟薄水铝石;(iii)选自第VIII族和第VIB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并且还包含助催化剂组分,从而由LCO(轻循环油)制备最大量的BTX(苯、甲苯、二甲苯)。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99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80067441.3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nventor: 郑英敏 , 金泰禛 , 吴承勋 , 迪莱克·艾谢·博阿 , 彼得·C·A·布吕尼克斯 , 伯特·M·韦克哈伊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26 , B01J21/04 , B01J21/10 , B01J29/049 , B01J37/0201 , B01J37/18 , C01B3/326 , C01B2203/0233 , C01B2203/107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11 , Y02P20/145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来源于生物质的多元醇进行水相重整用的催化剂,其包含铂和铜作为活性金属,并且包含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作为载体。所述催化剂含有少量的铂,并且同时具有高的氢气选择性和低的甲烷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99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30189.3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B01J23/76 , B01J23/80 , B01J37/03 , C07C29/149 , C07C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23 , B01J23/72 , B01J23/74 , B01J23/78 , B01J23/80 , B01J23/8474 , B01J23/85 , B01J23/8892 , B01J23/8926 , B01J35/0013 , B01J37/031 , B01J37/033 , C07C29/149 , C07C31/12 , C07C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前体和第三组分前体溶解于水溶液中,然后进行搅拌,所述第一组分包含Cu前体,所述第二组分前体包含选自由过渡金属、碱土金属和第IIIb族金属所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所述第三组分前体包含选自由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锆和碳所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利用Na2CO3和NaOH使经过搅拌的混合物溶液沉淀,从而形成催化剂前体沉淀物;以及对所形成的催化前体沉淀物进行洗涤和过滤。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该纳米级Cu基催化剂使氢气和羧酸反应,所述羧酸包括来源于微生物发酵液的单一一种酸、或是两种或更多种酸的酸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156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10296547.2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D307/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非铬催化剂的存在下由1,4-丁二醇制备γ-丁内酯(GBL)和由1,4-丁二醇制备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下述方法:所述方法在不含铬的非铬催化剂的存在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制备γ-丁内酯,所述制备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长时间仅需要较低的成本,具有很高的产率和选择性,然后所述方法以高产率、长期稳定地制备N-甲基吡咯烷酮,该制备在温和的条件下不使用催化剂而通过将得到的γ-丁内酯和一甲胺(MMA)水溶液供应至反应器以使γ-丁内酯和一甲胺相互反应而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229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24203.9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10G3/00 , C07C1/207 , C10L1/04 , C10M101/02 , B09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3/50 , B01J23/63 , B01J23/6484 , B01J23/78 , B01J23/883 , B01J23/8993 , B01J35/0006 , B01J37/03 , B01J37/04 , B01J2523/00 , C10G3/45 , C10G3/46 , C10G3/47 , C10G3/49 , C10G3/52 , C10G3/54 , C10G2300/1011 , C10G2300/4018 , C10G2400/02 , C10G2400/06 , C10G2400/10 , C10M105/04 , C10M2203/022 , C10N2230/08 , C12P5/02 , C12P7/6409 , Y02P30/20 , B01J2523/3712 , B01J2523/48 , B01J2523/68 , B01J2523/824 , B01J2523/847 , B01J252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源自生物质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来经济地制备对应于汽油燃料或润滑油基础油的链烷烃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生物质发酵制备C2-C4挥发性脂肪酸;将挥发性脂肪酸酮基化,以制备C3-C7酮的混合物;使所制得的酮经过醇醛缩合以制得C6-C60酮;以及通过加氢脱氧将C6-C60酮转化为C6-C60链烷烃。醇醛缩合和加氢脱氧可在低温下依次进行或在单一步骤中同时进行。当使用通过如下方式制得的催化剂体系时,其中:该催化剂体系要么是通过将具有缩合、氢化和加氢脱氧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材料进行物理混合而制得的,要么是通过使用粘合剂使所述材料成形而制得的,或者是通过使用所述材料来形成双床催化剂体系而形成的,则可以以经济的方法直接制得汽油燃料或高品质的润滑油基础油。
-
公开(公告)号:CN102905786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25628.1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47/16 , B01J29/72 , B01J29/74 , B01J35/002 , B01J35/006 , B01J35/1019 , B01J2229/20 , B01J2229/42 , C01B39/48 , C07C5/2775 , C07C9/22 , C07C2523/42 , C07C2523/44 , C07C2523/58 , C07C2529/74 , C10G45/62 , C10G45/64 , C10G2300/4018 , C10G2400/02 , C10G2400/04 , C10G2400/10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氢脱蜡工艺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具有提高的异构化选择性,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受控相变程度的EU-2沸石作为具有酸性位点的催化剂载体。通过控制EU-2的合成参数,相变程度受控的EU-2沸石包含:预定量的由诸如方晶石和石英的EU-2晶体相转变而来的材料。在正十六烷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载有金属的双功能催化剂提高了异构化过程而不是裂解反应的选择性。因此,所述双功能催化剂可广泛地用作用于诸如润滑油基础油和柴油的脱蜡工艺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5971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34787.3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J3/00 , C01B3/24 , C01B2203/0272 , C10J2300/093 , C10J2300/0966 , C10J2300/0973 , C10J2300/0986 , C10J2300/1659 , C10J2300/1665 , C10J2300/1807 , C10K1/003 , C10K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含碳材料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提高碳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气化含碳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碳材料气化成甲烷;将CH4热分解成C和H2;以及用分解时生成的碳将CO2转化为CO。本发明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碳效率,并降低了二氧化碳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23309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680028096.6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04 , C10G2300/1044 , C10G2300/1051 , C10G2300/301 , C10G2300/4093 , C10G2300/802 , C10G2400/20 , Y02P20/584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快速流态化由烃原料制备轻质烯烃的催化裂化方法,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轻质烯烃的产量。根据本发明,在利用沸石制备轻质烯烃的流化床催化裂化反应中采用了快速流态化型态,因此可以提供足以引发催化裂化反应的催化剂的体积分数和分布,从而有效地在高选择性的情况下增加轻质烯烃(特别是乙烯和丙烯)的产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