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4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80081202.7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30 , C01D15/02 , C01F5/00 , C01F7/002 , C01F11/02 , H01M4/13 , H01M4/362 , H01M4/382 , H01M4/405 , H01M4/58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所述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含有锂,且在1次粒子上形成有开气孔。随着1次粒子自身上形成开气孔,电解质和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被极大化,并且对低的传导性进行补偿,使得Li离子的扩散速度显著提高,因此,当作为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高速完成电池的充放电,并且随着Li离子的扩散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电极密度,并且具有极其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81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80068283.2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50 , C01G45/1228 , C01G45/124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阴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对前体水溶液进行热处理来制备阴极活性物质,上述前体水溶液含有锂前体、过渡金属前体及包含羧基的有机酸,且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中位于1700至1710cm‑1波数的波峰的透过率、和位于1550至1610cm‑1波数的波峰的透过率来定义的螯合指数值(C.I.)小于1且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27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50979.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1/207 , C12P7/40 , B01J23/34 , B01J23/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5/026 , B01J21/066 , B01J23/10 , B01J23/28 , B01J23/34 , B01J23/38 , B01J23/6484 , B01J23/882 , B01J23/883 , B01J23/888 , C07C1/207 , C07C45/48 , C07C2521/06 , C07C2523/20 , C07C2523/28 , C07C2523/44 , C07C2523/648 , C07C2523/755 , C07C2523/883 , C07C9/00 , C07C4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生物质或有机废物制备碳氢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包含混合的有机酸的原料来有效制备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的有机酸可通过厌氧发酵获得,所述厌氧发酵是生物气制造技术中的发酵工艺;并且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包含混合的有机酸的原料来制备诸如燃料、润滑油基础油和芳族化合物等多种产品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2020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10196978.1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D307/33 , B01J23/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由化学式(1)表示的催化剂由1,4-丁二醇制备γ-丁内酯的方法,其中,M为选自除Cu和Ga之外的金属或类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元素组成a∶b∶c为1∶0.01~15∶0~10,且x为取决于其它元素的化合价和组成的化学计量值。更具体而言,在化学式(1)表示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在150℃~300℃的反应温度和0~10kg/cm2G的反应压强,对气相的1,4-丁二醇进行脱氢。CuaGabMcOx (1)。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83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80155623.3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29/147 , C07C29/149 , C12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149 , C12P3/00 , C12P7/06 , C12P7/16 , C12P7/52 , C12P7/54 , Y02E50/10 , Y02E50/17 , Y02P20/582 , C07C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氢化催化剂使羧酸、醇和氢气发生反应来制备醇的方法。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利用氢化催化剂,通过一步工艺的酯化反应和加氢裂解代替两步工艺来制备醇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氢化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和氢化反应,将羧酸一步制成醇。因此,与两步法相比,本发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副产物处理成本。此外,由于本发明可以通过简单方法制得相对高收率的醇,因此既经济又有效。另外,与不通过酯化而通过氢化由羧酸制备醇的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获得较高的收率,并且解决了催化剂浸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27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0979.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7C1/207 , C12P7/40 , B01J23/34 , B01J23/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5/026 , B01J21/066 , B01J23/10 , B01J23/28 , B01J23/34 , B01J23/38 , B01J23/6484 , B01J23/882 , B01J23/883 , B01J23/888 , C07C1/207 , C07C45/48 , C07C2521/06 , C07C2523/20 , C07C2523/28 , C07C2523/44 , C07C2523/648 , C07C2523/755 , C07C2523/883 , C07C9/00 , C07C4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生物质或有机废物制备碳氢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包含混合的有机酸的原料来有效制备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的有机酸可通过厌氧发酵获得,所述厌氧发酵是生物气制造技术中的发酵工艺;并且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包含混合的有机酸的原料来制备诸如燃料、润滑油基础油和芳族化合物等多种产品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15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0980151385.9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由生产丁酸的菌株所制备的发酵液施加加压二氧化碳而提取丁酸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通过如下步骤制备丁酸的方法:通过使用加压二氧化碳,将发酵液中含有的与阳离子相结合的丁酸盐转化为能够容易地通过溶剂提取出来的丁酸,并使用有机溶剂提取丁酸,所述发酵液是由生产丁酸的菌株而制备的。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由上述方法提取的丁酸与氢气反应来制备丁醇的方法,以及通过使所提取的丁酸依次与丁醇和氢气反应而制备丁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将发酵液中含有的丁酸盐转化为丁酸,以大幅提高用溶剂从发酵液中提取丁酸的效率。结果,本发明以生物学的方式而且以有效且经济的有利方式制备出了丁酸,由此从根本上提高了依次使用生物学方法以及化学方法制备的生物丁醇的价格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74096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52458.1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B01J23/89 , B01J23/889 , B01J37/02 , B01D53/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04 , B01D53/9436 , B01D2255/1023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53 , B01D2255/2092 , B01J23/889 , Y10S502/52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来自配备有尿素-SCR(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车辆的发动机的废气中含有的氨转化为氮(N2)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当将尿素溶液注入来自配备有尿素-SCR系统的车辆的废气中时,注入的尿素在废气温度下分解为氨(NH3),然后将氨与废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NOx)一起供入SCR催化剂系统,其中NOx随后被转化为N2。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其能够在氨被排放至空气中之前,通过SCO(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将未参与NOx转化为N2的反应而从SCR催化剂上滑脱的氨转化为氮。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氨的选择性氧化将氨转化为氮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被涂覆于支持体,然后钯、以及镍或锰中的任一者被负载于所得到的载体上;以及制备该催化剂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该催化剂作为用于氨的选择性氧化的催化剂来减少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380081202.7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所述多孔性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合物含有锂,且在1次粒子上形成有开气孔。随着1次粒子自身上形成开气孔,电解质和锂复合磷酸盐类化学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被极大化,并且对低的传导性进行补偿,使得Li离子的扩散速度显著提高,因此,当作为二次电池的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高速完成电池的充放电,并且随着Li离子的扩散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电极密度,并且具有极其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994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180030189.3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B01J23/76 , B01J23/80 , B01J37/03 , C07C29/149 , C07C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23 , B01J23/72 , B01J23/74 , B01J23/78 , B01J23/80 , B01J23/8474 , B01J23/85 , B01J23/8892 , B01J23/8926 , B01J35/0013 , B01J37/031 , B01J37/033 , C07C29/149 , C07C31/12 , C07C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前体和第三组分前体溶解于水溶液中,然后进行搅拌,所述第一组分包含Cu前体,所述第二组分前体包含选自由过渡金属、碱土金属和第IIIb族金属所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所述第三组分前体包含选自由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锆和碳所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利用Na2CO3和NaOH使经过搅拌的混合物溶液沉淀,从而形成催化剂前体沉淀物;以及对所形成的催化前体沉淀物进行洗涤和过滤。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该纳米级Cu基催化剂使氢气和羧酸反应,所述羧酸包括来源于微生物发酵液的单一一种酸、或是两种或更多种酸的酸混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