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60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11252147.9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均值漂移和XGBoost的异常用电判别方法,是一种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包括采集台区用户的日冻结用电量信息并转置为列标;基于用电量信息及用电量归一化后的用电波动性进行均值漂移聚类分析;对均值漂移聚类结果差别进行标识与交集,形成初始疑似异常用电列表;从已确认的异常用电名单中选80%为样本训练学习,形成决策树模型;再对剩余20%异常用电名单的数据验证调整;对疑似异常用电列表进行二次筛选,得到最终异常用电名单。本发明对异于常规的用电特征,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二次过滤,使异常用电的判断更加高效准确,达80%以上,解决了异常用电客户的检测问题,其应用市场较为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16598.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能控制及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搭建火电机组与储能耦合运行模式下新型电力系统典型送出场;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典型送出场中各元件数学模型,以及公共电网数学模型;基于所述数据模型,建立送出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状态下火电机组与储能耦合与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函数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行储能控制及参数配置,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本发明可以实现新型电力系统遭受严重故障方式下功角稳定控制,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稳定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911309030.X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本发明以提高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能力为目标,针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热惯性特性导致在产热、供热等环节中存在有一定的供热延迟性以及供暖期间电网调度困难问题,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CHP机组、电锅炉、供热管网三种单元进行热惯性分析,建立计及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热负荷在热惯性下的正常运行时间间隔进行计算,最后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提高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运行能力,解决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热惯性影响下调度难的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际调度运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675549.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Q10/04 , H02J3/38 , H02J3/32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考虑典型电能替代的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常规负荷的数据和特性、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数据和特性;建立考虑常规负荷和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综合负荷模型;建立考虑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接纳能力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解算策略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实现配电网接纳能力优化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其接纳能力,使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5370.9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并网的有功功率消纳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功率消纳领域,通过合理分配定速抽蓄机组与变速抽蓄机组运行模式,将电能高效地转化为势能,储存在水库之内,通过多源并网功率消纳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功率不平衡情况,减少弃风弃光,使抽蓄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有效提高频率、电压稳定能力,提升电能质量;本发明方法控制灵敏,可使得储能装置对源‑荷两端有功功率不平衡快速反应,同时抽水蓄能容量大,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功率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31920.4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稳态运行领域,尤其涉及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约束条件;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本发明能够满足日益增大的调峰需求,从火电企业、风电企业和社会多角度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性,充分考虑当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及煤耗成本控制策略,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统筹安排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各火电机组协调运行方案。能够大幅降低火电机组运行成本,减少火电机组系统能耗和燃油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3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4161.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电测量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仪表检验装置精细化调节器。本发明包括精密电流互感器、补偿式电容器及调节器外壳,其中在精密电流互感器的外侧紧密包裹有调节器外壳,精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接线端口裸露于调节器外壳的外部;补偿式电容器与精密电流互感器相连,精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接线端口裸露于调节器外壳的外部;所述调节器输入端口和交流仪表检验装置通过连接导线并联相连,调节器输出端口和多功能标准表通过连接导线并联相连。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无法输出较小电流或电压信号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省资金的显著特点,适宜在电力系统推广和应用,其应用前景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61863.6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辉 , 顾洪群 , 刘劲松 , 李斌 , 韩月 , 范维 , 贾晨 , 刘祉成 , 杨璐宇 , 顾泰宇 , 李欣蔚 , 孙赫阳 , 王南 , 王智博 , 孙俊杰 , 张庭齐 , 张晓珩
Abstract: 配电侧虚拟惯量影响因素量化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大扰动下,基于发电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变化率相同,确定发电侧电压与负荷侧电压的大小关系;步骤2,以发电侧有功功率的变化率作为发电侧电压变化率,以发电侧电压变化率作为负荷侧电压变化率的上限;步骤3,计算负荷侧异步电动机有功功率;步骤4,基于发电侧和负荷侧异步电动机有功功率变化率相同,确定在扰动发生前后的异步电动机有功功率变化率的模型;步骤5,基于异步电动机有功功率变化率的模型,量化负荷侧异步电动机等效惯量的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673654.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12 , H02J3/48 , H02J3/24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量子衍生算法的惯量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各台发电机运行参数;步骤2.获取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偏差;步骤3.建立基于发电机摇摆方程与各台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的目标函数;步骤4.输入惯性时间常数维数,生成初始种群;步骤5.输入惯性时间常数约束;步骤6.设定ARQEA算法参数;步骤7.计算惯量评估目标;步骤8.输出最优惯性时间常数。本发明利用量子衍生算法,更有效和可靠的评估电力系统管理时间常数,提升了对整个系统等效惯量评估的精确度,易于实施,还具有种群多样性好、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具有较为可观的商业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21191.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型潮流计算求解P‑V曲线的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技术领域。根据采用非线性预测和局部参数化自动调整变换参数,建立交直流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结合潮流方程的非线性及复杂性等特点,使用相对简单的牛顿迭代方法对其求解,解决了常规潮流方程在极限处雅克比矩阵奇异的问题,且此方法简单易懂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连续潮流法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效率,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连续潮流计算在求取P‑V曲线时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更加准确地反映电网实际临界电压和极限功率,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