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21191.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型潮流计算求解P‑V曲线的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技术领域。根据采用非线性预测和局部参数化自动调整变换参数,建立交直流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结合潮流方程的非线性及复杂性等特点,使用相对简单的牛顿迭代方法对其求解,解决了常规潮流方程在极限处雅克比矩阵奇异的问题,且此方法简单易懂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连续潮流法分析电压稳定性的效率,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连续潮流计算在求取P‑V曲线时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更加准确地反映电网实际临界电压和极限功率,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00696.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壤动态电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各种类的土壤电阻率关于温度的动态变化曲线;建立土壤接地电弧仿真模型,并结合土壤电阻率关于温度的动态变化曲线计算土壤高阻接地电弧电压以及电弧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电弧电压以及电弧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得到电弧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基于待仿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建立配电网器件的集中参数模型;根据电弧电阻以及各器件的集中参数模型,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建立配电网单相土壤接地模型,对单相土壤接地点电压以及电流进行仿真。本发明结合不同种类土壤的土壤特性和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对配电网接地点电压以及电流进行仿真,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21582.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换流站无功协调控制方法,涉及调相机控制及静态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或故障状态的无功补偿,对调相机励磁系统的控制,调相机和静态无功补偿设备的协调配合。增大换流站的动态无功储备,提高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减少换相失败次数。有效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2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41869.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24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区域电力系统低频减载优化方法,将比例优化后的切负荷量最小以及区域电网频率偏移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低频减载优化模型,引入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分析得到不同故障下的最优化低频减载策略,使负荷重要性及区域负荷对频率灵敏性的和系统频率恢复方面优势明显,对以受端为特征的区域电网具有实际推广价值。本发明方法控制灵敏,可使得低频减载优化方案在减少负荷过切、重要负荷尽可能不切或少切。本发明基于蚁群算法的优化区域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载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频率控制能力,以达到在低频减载情况下,对多目标进行合理优化,防止出现频率大幅度变化造成系统瘫痪,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5678.7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鹤楠 , 吴静 , 丁惜灜 , 韩子娇 , 程琨 , 朱钰 , 郝建成 , 孙峰 , 李胜辉 , 金妍 , 程绪可 , 李平 , 唱一鸣 , 张冠锋 , 屈超 , 李明珠 , 白雪 , 金英 , 张钊 , 张稼楠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微电网结构验证的试验微电网构建与控制方法。本发明试验型微电网包括双母线结构和分段控制结构,本发明可以对各种各样的微电网结构进行仿真与验证,包括对10kv的电压线路采用双母线结构、分段控制组成试验型微电网,克服了传统的10kv电压线路只能单母线结构的单一性和局限型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示范工程项目调整试验型微电网的结构从而进行仿真验证,并且用以经济性指标为底层、电能质量指标为上层的两层运行优化方法,找出最佳运行方案,使试验型微电网一直运行于最佳工作状态,使系统运行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5370.9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并网的有功功率消纳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功率消纳领域,通过合理分配定速抽蓄机组与变速抽蓄机组运行模式,将电能高效地转化为势能,储存在水库之内,通过多源并网功率消纳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功率不平衡情况,减少弃风弃光,使抽蓄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有效提高频率、电压稳定能力,提升电能质量;本发明方法控制灵敏,可使得储能装置对源‑荷两端有功功率不平衡快速反应,同时抽水蓄能容量大,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功率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25058.3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6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热联合调度的集中供热管网建模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集中供热管网模型;构建电热联合调度模型;根据构建的电热联合调度模型得到求解结果。本发明利用电热能源优势互补实现运行解耦,通过构建考虑管网热特性的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综合考虑系统电热负荷、系统调峰能力以及风电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在兼顾运行成本和风电消纳效益的前提下,求解出各类机组的最优运行曲线,提高风电并网空间。可推动电热等综合能源利用,拓展清洁能源消纳途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冬季供热期的弃风率,并且降低机组的燃耗成本,在风电大规模集中并网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487098.4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nventor: 李胜辉 , 赵清松 , 郝建成 , 马辉 , 孙峰 , 杨安全 , 戈阳阳 , 张强 , 董鹤楠 , 张冠锋 , 谢赐戬 , 程绪可 , 张潇桐 , 谢冰 , 王超 , 袁鹏 , 李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最大消纳及发电成本最优的混合调度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新能源消纳最大以及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能量平衡约束条件、系统供能设备约束条件、储能装置约束条件以及旋转备用约束条件;然后将上述约束条件作为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约束条件,通过融合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上述多目标函数求最优解;最后在迭代过程中,根据拥挤距离对种群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将整个种群分为两部分,其中最好的一半种群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优化,另一半种群由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使它们围绕最佳解决方案收敛。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以及减少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9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194906.1
申请日:2021-02-2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聚合效应的分布式储能组合方法。包括获取各分部储能的运行参数;建立分布式储能的聚合评估指标;建立基于禁忌搜索的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确定所获优选表中的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聚合潜力熵,根据潜力熵的大小确定聚合储能组合的出力顺序;根据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出力顺序计算聚合储能的输出外特性;根据最优聚合储能组合的外特性将储能聚合成等效集中模型供调度中心进行功率分配和调度。本发明能够实现满足电网应用需求的分布式储能的外特性,为接入电网的统一分布式储能聚合模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19763.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系统无功电源接入点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随机产生目标粒子,并为每个目标粒子赋予第一速度和第一位置;基于预设目标函数以及第一位置,计算任一目标粒子对应的第一目标函数值,并依据第一目标函数值,确定初始全局最佳接入位置;基于预设更新公式、第一速度以及第一位置,得到第二速度和第二位置;依据预设目标函数以及第二位置,计算目标粒子对应的第二目标函数值,并依据所第二目标函数值以及初始全局最佳接入位置,确定每个目标粒子对应的个体最佳接入位置以及全局最佳接入位置;当更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将全局最佳接入位置作为耦合系统中无功电源的接入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