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打印头横梁独立并联式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4604.X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多打印头横梁独立并联式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3D打印装置打印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灵活性差的问题。它包括能够相对于已打印建筑体垂直运动的爬升构件,及与爬升构件连接的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包括轨道框架和打印头横梁,轨道框架含多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中设置多个独立设置且两端能够沿轨道框架滑动的打印头横梁,打印头沿打印头横梁移动,同时喷出建筑物料,每打印一行则打印头横梁沿轨道框架移动一设定距离,如此逐行完成当前横截面层的打印施工;通过控制爬升构件使得打印装置顶升至建筑体上一层待打印横截面层所在的高度,从而自下向上逐层打印各横截面层直至完成建筑体整体的打印施工。

    爬升式单轴多轨独立并联式建筑用3D打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4042.9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4

    Abstract: 针对现有打印系统只有一个打印头,打印效率较低、系统控制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爬升式单轴多轨独立并联式建筑用3D打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打印装置与电动爬升装置,电动爬升装置设置于已打印建筑的外立面上,电动爬升装置能够带动打印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打印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轨道横梁、至少两根相平行且各自独立运动的打印头横梁、打印头杆以及打印头,所述打印头横梁垂直于平行轨道横梁之间且能够沿着平行轨道横梁移动,设有打印头的打印头杆密布于整根打印头横梁上,从而将打印头在水平打印面内的双向移动转换为单向移动,提高了可靠性,且打印头横梁的每次移动可以完成至少两层的打印,提高了打印效率。

    区块分布式多打印头横梁并联式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3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4059.4

    申请日:2016-0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区块分布式多打印头横梁并联式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3D打印装置单打印头工作效率低下且精度不高的问题。它包括能够逐步相对于已打印建筑体垂直运动的爬升构件,及与爬升构件连接的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包括轨道框架和打印头横梁,每个网格单元中的多个打印头横梁的两端能够沿网格状的轨道框架滑动,打印头沿打印头横梁移动并喷出建筑物料,每打印一行则打印头横梁沿轨道框架移动一设定距离,如此逐行完成当前横截面层的打印施工;加长爬升导轨至预定高度,通过控制爬升构件使得打印装置顶升至建筑体上一层待打印横截面层所在的高度,从而自下向上逐层打印各横截面层直至完成建筑体整体的打印施工。

    一种可卸载弹性支撑装置及利用其临时支撑荷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4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53761.1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卸载弹性支撑装置及利用其临时支撑荷载的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针对常规刚性临时支撑构件无法限制支撑力,卸载时安全性差而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支座,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卸载组件和套设于其内且沿内壁作纵向滑动的弹性支架,内套筒内设芯轴,芯轴底端穿过底板并螺母锁紧,芯轴顶端连接上盖板,芯轴上套设蝶簧组,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且沿其作纵向滑动;卸载组件包括底部连有封底板的砂筒,及设于砂筒内的隔板,底板和隔板与砂筒内径配合且能沿砂筒内壁纵向滑动,砂筒的空腔二内灌有砂,且砂筒下部设有排砂管,卸载时松开排砂管的封口螺栓,排出空腔二内的砂,使支撑装置高度降低,从而实现卸载目的。

    拱形模具单元、拱形模具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8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8493.0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拱形模具单元、拱形模具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拱形模具单元包括弧度定型板、侧模板、肋梁侧模和定位架。弧度定型板相对设置有两块;侧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模板一一对应地固定设置于两个弧度定型板的顶部,两块弧度定型板之间设置有顶板浇筑腔,肋梁侧模设置于两个侧模板之间,肋梁侧模设置有肋梁浇筑腔,顶板浇筑腔连通于肋梁浇筑腔;定位架可拆卸地架设于两个侧模板之间。弧度定型板能够控制成型件的底面弧度,侧模板能够控制成型件的的宽度,肋梁侧模和定位架二者相互配合,以保证肋梁浇筑成型的精确性,施工效率高,可实现带肋拱形顶板的分段式预制。

    伞状支撑式索膜结构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6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2640.X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伞状支撑式索膜结构,包括膜支撑架、套筒、中置杆、柔性膜、多个下拉索以及多个上拉索。膜支撑架设置于主体结构上,且膜支撑架设置有多个环绕其中心分布的连接节。多个下拉索圆周分布于套筒的外壁,且每个下拉索的一端与连接节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以使套筒悬置;中置杆滑动设置于套筒内,多个上拉索圆周分布于中置杆的外壁,且每个上拉索的一端与连接节连接,另一端与中置杆的上端部外壁连接;柔性膜的中部与中置杆的上端部连接,柔性膜的边沿与膜支撑架连接,并覆盖支撑于多个上拉索上。本发明通过中置杆在套筒内滑动能够实现柔性膜和上拉索处于松弛状态或绷紧状态,能够方便其翻新修缮。

    竖井梁板封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00304.6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井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竖井梁板封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圈梁、滑轨、梁板以及至少两个限位组件,通过将圈梁设置在井筒刃脚上端部,配合滑轨作为掘进机的运行轨道,为掘进机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提升掘进效率。在封底阶段,滑轨和圈梁形成支撑框架,防止梁板局部变形;限位组件能够有效确保梁板相对于滑轨固定,防止其在封底过程中因外力而产生移位或松动;在梁板上开设注浆孔和溢浆孔,能在注浆过程中有效排出井底多余泥浆,确保封底混凝土层的均匀性。因此一种竖井梁板封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减小封底混凝土层厚度的同时保障了掘进机开挖空间,提高掘进效率,还能确保封底混凝土层厚度的均匀性,提高整体封底结构强度。

    屋盖系统的施工方法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3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90436.3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盖系统的施工方法,用于将屋盖系统安装至建筑主体顶部,屋盖系统包括主体结构、龙骨结构和屋面结构,龙骨结构连接于主体结构顶部,屋面结构连接于龙骨结构顶部;屋盖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地面进行主体结构的拼装;将龙骨结构安装至主体结构顶部;通过提升设备将主体结构和龙骨结构提升至脱离地面的预设位置,使主体结构和龙骨结构在提升过程中因自重和结构应力发生变形;待主体结构和龙骨结构保持稳定后,将屋面结构安装至龙骨结构顶部;通过提升设备将组装好的屋盖系统提升至建筑主体顶部,将屋盖系统与建筑主体顶部的外围结构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同时有利于确保安装质量。

    一种箱梁制造方法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89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42552.0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梁制造方法,其属于钢结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对初始板体进行切割形成待安装板,待安装板分为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步骤2:将多个支撑隔板焊接于下翼板上,多个支撑隔板沿下翼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步骤3:在下翼板的两侧分别焊接腹板,使得下翼板和腹板形成U形槽,支撑隔板位于U形槽内,并将支撑隔板的两侧与腹板焊接;步骤4:将上翼板设置于U形槽的顶部,使得上翼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腹板焊接,从而形成箱梁。通过对待安装板实现多点位焊接,能够均匀地分布焊接热量,避免了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箱梁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一种起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7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75516.7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起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其中,升降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上,升降组件包括调整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够与待安装物连接并带动待安装物沿竖直方向升降,调整机构能够带动升降机构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底部,移动组件包括动力单元和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包括支撑轴和移动轮,支撑轴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移动轮,动力单元能够带动支撑轴绕自身轴线转动并沿自身轴向伸缩,并且能够驱动移动轮在水平面上进行移动。还公开了一种起重装置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起重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