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高频颤振传递路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51911.2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高频颤振传递路径辨识方法,涉及机械系统振动噪声识别技术领域,确定离散化卫星系统Markov参数;根据所述离散化卫星系统Markov参数构建Hankel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奇异熵增量斜率法,获取卫星颤振传递路径子系统的有效阶次和传递函数;结合实际扰动力确定颤振源沿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颤振贡献量。本发明采用OKID‑奇异熵增量斜率法对卫星高频颤振传递路径进行辨识,能实现各路径子系统的精确定阶,确定颤振源沿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颤振贡献量;能对实验法不便应用的高精密装备进行传递路径分析,准确性高、抗噪性强且计算速度快。

    一种飞轮轴承动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61917.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轮轴承动刚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飞轮安装在微振动测试平台上,驱动飞轮至最大转速后进行惯性停车,通过采集系统获取整个运行状态下的三向扰动力信号;对采集的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绘制出飞轮三向转速频谱图,通过幅值大小提取转子径向平移频率和轴向平移频率;在x、z向转速频谱图上分别提取与径向、轴向平移模态共振放大的高次谐波振幅数据,根据幅值函数对数据拟合得出径向阻尼系数和轴向阻尼系数;计算得出飞轮轴承的径向动刚度和轴向动刚度。本发明采用间接测量能避免对结构的拆装与破坏,具有计算简单、非侵入性、结果实时性与可视化的有益效果。

    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大偏心质量转子-轴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9630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463323.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大偏心质量转子‑轴承系统,包括连杆、三片式滑动轴承、位移传感器、压电陶瓷驱动器、压力传感器和大偏心结构,其中所述连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销孔和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四周设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大偏心结构通过三片式滑动轴承安装在圆形通孔内,所述三片式滑动轴承均匀设置在偏心结构四周,且每片滑动轴承上均设有两个导向机构,用于与导向槽连接,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设置在两个导向机构中间,且压电陶瓷驱动器前后两面紧贴在滑动轴承与连杆相对面上。本发明通过闭环控制系统对滑动轴承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延长设备正常工作时间,节约资源,提高加工工件质量且安装拆卸方便。

    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高端纺织机械噪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48477.2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高端纺织机械噪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多个激励源的传递路径的频响函数;测量工况下的声压和工作载荷;通过激励源的加速度、工况下的声压和工作载荷计算噪声贡献量。本发明能够识别出高端纺织机械在运行工况下主要噪声大小以及主要发声机构的噪声贡献量值。

    一种板状零件模态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309152.9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状零件模态测试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激励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传送装置前端设有传送带a、中间设有传送带b、末端设有传送带c和传送带d,传送带a、传送带b和传送带c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传送带d设置在传送带c上端,激励装置包括力锤和三自由度机械手,力锤与三自由度机械手连接,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固定板、吸盘气缸、支撑气缸、推杆气缸和支撑板,支撑板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凸台、且凸台周围设有若干圆柱体,外壳上端设有圆孔,用于安装吸盘气缸,吸盘气缸的伸缩杆末端粘结有抓盘,外壳后端设有3个立方块,左右两侧立方块用于放置支撑气缸、中间立方块用于放置推杆气缸,本发明具备流水线上零件振动检测功能。

    一种工业自动串珠机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054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471190.X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串珠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过渡盘,过渡盘下方连接电机,过渡盘上方连接转动盘,转动盘上方连接转动轴,转动盘及转动轴外侧设有外罩,外罩顶部设有开口盖板,引导丝的一端缠绕于转动轴上,引导丝另一端从外罩上的开口穿出;转动轴上设有活动拨板,活动拨板与转动轴内部圆柱面之间设有弹簧;转动轴上方设有转动旋钮,转动旋钮下方带有棘轮,棘轮齿与活动拨板交错匹配。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利用电机驱动转盘,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易于操作,且能适应不同尺寸的珠子穿引。装置模块化设计,使得内部零件可拆卸,满足绿色、可更换的要求,便于安装、自检。

    一种防儿童误操作的插座防护盖

    公开(公告)号:CN1057428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10895.0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47 H01R1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儿童误操作的插座防护盖,包括外壳、弹簧、定位塞、按钮、旋转盘、挡板和上盖,其中外壳上表面加工有阶梯状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圆形凹槽侧面设有凹槽,圆形凹槽上设有开口与凹槽连接,挡板下端设有齿轮,旋转盘直径与圆形凹槽内孔直径相对应,旋转盘上设有若干个阶梯状的通孔,旋转盘外侧设有与挡板对应的齿轮,定位塞下端套有弹簧、安装在定位孔内,通过弹簧调节定位塞与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定位塞上方装有旋转盘,旋转盘中放有按钮,通过按钮调节旋转盘的位置,所述挡板安装在凹槽内,挡板与旋转盘外侧通过齿轮啮合,外壳上方安装有上盖,且与挡板连接。本发明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研发。

    亚麻短纤维纺高支纱的干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45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28102.7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麻短纤维纺高支纱的干纺方法,其步骤为:第一步、将原始亚麻纤维梳理后落下的亚麻短纤维作为干纺原材料;第三步、对上一步得到的晶变改性后的亚麻短纤维进行配麻,随后经3-4道针梳、精梳、成条、并条、粗纱工序纺成亚麻粗纱;第四步、将亚麻粗纱经干纺细纱机干纺成高质量高支数的亚麻细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与第三步之间包括:第二步、对亚麻短纤维进行晶变改性处理。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按传统干纺方法纺36公支亚麻纱线的纤维配比可纺出50公支的亚麻纱线,实现了低品质亚麻短纤维纺出高质量高支数亚麻纱线的技术与工艺创新;由晶变改性处理替代传统干方法的烧碱冰醋酸处理,使整个工艺过程无废气、无废液。

    一种工业自动串珠机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543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71190.X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串珠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过渡盘,过渡盘下方连接电机,过渡盘上方连接转动盘,转动盘上方连接转动轴,转动盘及转动轴外侧设有外罩,外罩顶部设有开口盖板,引导丝的一端缠绕于转动轴上,引导丝另一端从外罩上的开口穿出;转动轴上设有活动拨板,活动拨板与转动轴内部圆柱面之间设有弹簧;转动轴上方设有转动旋钮,转动旋钮下方带有棘轮,棘轮齿与活动拨板交错匹配。本发明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利用电机驱动转盘,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易于操作,且能适应不同尺寸的珠子穿引。装置模块化设计,使得内部零件可拆卸,满足绿色、可更换的要求,便于安装、自检。

    一种棉织物的复合晶变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228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319437.7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织物的复合晶变改性方法,是将棉织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入改性介质,升压至改性压力,然后瞬间释放压力,再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和微波联合作用并去除改性介质,即获得复合晶变改性棉织物。本发明晶变改性后的织物孔隙增大、结晶度降低、织物柔软,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柔软性和染色性能等;采用瞬间释放压力的方法,大幅提高了织物的蓬松性和柔软性;采用抽真空、高速离心旋转牵伸和微波辐射联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品质,并大幅提高了改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