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9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3357.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 G01N25/20 , G21C17/112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材料辐照技术领域的一种反应堆内γ释热率测量的小型化量热方法及量热计,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测样品中设置加热元件;向加热元件中输入多个不同大小的功率,并测定向加热元件中输入不同大小的功率下待测样品对应的稳定温差;结合堆内实验过程测定的稳定温差,利用堆外的校准曲线,通过线性插值方法获取堆内实验过程对应的输入功率;将堆内实验过程对应的输入功率除以待测样品质量即得到反应堆内γ释热率。本发明,通过获取堆外校准曲线的方法,只需要在堆内实验测定稳定温差即可直接测定γ释热率,堆内测定过程中装置无需通电能够确保安全性,且减小了测量装置尺寸,并能够适应更高辐射剂量环境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66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64469.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孔道型快堆燃料棒辐照装置,包括:试验段、定位法兰和支撑管,试验段内部固定有燃料棒,定位法兰上端安装于研究堆堆顶固定结构,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法兰连接,所述试验段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管的下端连接;所述试验段包括中子屏组件和燃料棒组件,所述燃料棒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子屏组件的中空通道内;本发明可以利用现有的热谱研究堆进行快堆燃料的辐照试验,即通过在试验段增设中子屏组件实现在热谱堆内创造出近似于快堆的中子能谱环境,从而充分利用现有的热谱研究堆资源,降低快堆燃料元件辐照试验的成本,促进快堆燃料技术的研究、验证与工程应用,进一步加强快堆燃料的研发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7185.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γ辐照后二氧化碳辐解产物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二氧化碳反应堆工质辐射化学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管道两端的气体接口和气相色谱仪接口;从气体接口向气相色谱仪接口方向的管道上还依次连接有过滤器、压力变送器、标准气接入组件、抽真空组件、真空度控制组件。该测量装置可以实现对γ辐照后二氧化碳气体辐解产物测量,且整个装置气密性好,操作简单方便,测量过程中也能排除空气或其他杂质的干扰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解决了目前难以测量γ辐照后二氧化碳气体辐解产物,导致对辐照环境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辐射分解规律和机理掌握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0795061.1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谱反应堆堆芯设计方法及堆芯结构。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毒物材料抑制因中子慢化引入的正反应性;步骤2选择毒物材料的堆内布置方式。本发明结构包括涂有毒物材料的燃料棒,具体包括燃料棒毒物涂层、燃料包壳、气隙、燃料芯块、燃料中孔,燃料芯块位于燃料包壳内部,燃料芯块与燃料包壳之间留有气隙,燃料包壳的中心位置开有燃料中孔,燃料包壳的外部涂有燃料棒毒物涂层。本发明有效控制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后的正反应性引入幅度,提高快谱反应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73390.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循环燃料管理的燃耗跟踪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反应堆燃耗计算技术领域;首循环堆芯建模后,对全堆芯模型中各燃耗区单元进行几何网格划分,在全堆芯模型循环过程中,全堆芯模型内的所有反应堆内构件换位通过交换对应空间编号在重复几何网格中的位置实现,结合多循环燃耗跟踪计算过程,准确考虑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燃料燃耗、控制棒及铍跟随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粒子输运过程的耦合关系,完成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于研究堆真实换料过程的模拟,实现以高通量研究堆为对象的高精度、高效率堆芯计算分析,为核燃料及材料高质量考验、研究堆堆芯装载及辐照资源优化、研究堆反应堆运行安全性提升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5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34693.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自发慢化燃料的铅铋冷却反应堆堆芯,所述堆芯包括若干燃料组件、若干控制棒组件和围桶,所述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所述燃料组件中,所述堆芯布置于所述围桶包围的冷却剂中;所述堆芯采用六角形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内设置的多根燃料棒按等边三角形排列,所述燃料组件六个角处设置有固体慢化棒;所述燃料棒内的芯体采用自发慢化燃料,所述固体慢化棒内的芯体采用固体慢化剂材料。本发明在满足堆芯功率需求和设计寿期以及停堆安全设计准则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将堆芯内的中子慢化,提升了堆芯反应性,减小了铀装量和堆芯尺寸,降低了屏蔽需求,增强了堆芯的负反馈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31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95093.1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鹏 , 王永明 , 卢迪 , 黄灿 , 廖鸿宽 , 赵德华 , 刘同先 , 胥俊勇 , 于颖锐 , 刘明权 , 李庆 , 王丹 , 关仲华 , 唐霄 , 陈飞飞 , 刘佳艺 , 彭星杰 , 李向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次临界下控制棒价值测量方法及系统,在核反应堆处于次临界状态下进行控制棒价值测量,包括:在监管部门释放临界控制点之前:与控制棒束组件落棒时间测量相结合进行控制棒价值测量,或与控制棒驱动机构性能检查相结合进行控制棒价值测量,或在热态落棒时间测量之后直接进行控制棒价值测量;在监管部门释放临界控制点之后,核反应堆临界前直接进行控制棒价值测量;本发明在不违反调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次临界控制棒价值测量试验的具体条件和试验方法,从而在保证试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试验占用的关键路径,甚至减少总试验时间,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15862.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松弛因子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建立三维中子输运方程;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转化成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分别对一维方程和二维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反应堆芯特征值和三维中子通量;求解一维方程时,基于一阶差分形式进行通量展开,并引入松弛因子计算三维中子通量将直接三维求解转化为一维和二维分别进行求解,基于松弛因子修正求解一维方程,保证了一维方程求解过程流与通量的匹配,解决了二维和一维计算通量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15861.X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线性源加速的三维中子输运方程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核反应堆堆芯设计技术领域,在传统平源近似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本发明方法基于线性源形式进行通量展开计算三维中子通量和高阶标通量矩,通过线性源形式在空间上进行高阶展开,同时获得高阶标通量矩,消除了平源方法引入的近似,从而克服传统二维一维方法中划分较密的平源区网格带来的计算效率低的问题;理论上消除平源近似,减少平源区网格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209155.8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加速求解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特征线法,分别求解中子输运方程和共轭中子输运方程,并分别获得其相应的中子通量分布;根据具体需要求解的响应计算获得广义共轭方程的源项,并构建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构建固定源求解器求解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求解获得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该方法通过特性线扫描,确保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求解的准确性,通过粗网有限差分加速,确保广义共轭中子输运方程的高效性;利用本发明在求解反应堆的反应率比率、平均裂变功率等物理参数对核数据的敏感性系数时,能够显著减少计算时间,提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