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801776.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基快堆的氧化镁反射层组件及堆芯布置,反射层组件包括组件盒、包壳、氧化镁和冷却剂;包壳轴向方向均匀布置,中心包壳与组件盒的截面圆心重合,其余包壳均匀分布在组件盒的六边形截面内,相邻包壳的截面圆心等距离。在堆芯活性区外围布置所述反射层组件;堆芯活性区中心布置一个控制棒组件,围绕该控制棒组件由内至外分别按照截面六边形分两层均匀布置富集度由低到高的六边形燃料组件,其余控制棒区间均匀布置在其中一种富集度的燃料组件之中。本发明对铅基快堆运行周期的提升更为显著,可以将大量溢出堆芯的中子反射回堆芯,提高中子利用率,延长铅基快堆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01776.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基快堆的氧化镁反射层组件及堆芯布置,反射层组件包括组件盒、包壳、氧化镁和冷却剂;包壳轴向方向均匀布置,中心包壳与组件盒的截面圆心重合,其余包壳均匀分布在组件盒的六边形截面内,相邻包壳的截面圆心等距离。在堆芯活性区外围布置所述反射层组件;堆芯活性区中心布置一个控制棒组件,围绕该控制棒组件由内至外分别按照截面六边形分两层均匀布置富集度由低到高的六边形燃料组件,其余控制棒区间均匀布置在其中一种富集度的燃料组件之中。本发明对铅基快堆运行周期的提升更为显著,可以将大量溢出堆芯的中子反射回堆芯,提高中子利用率,延长铅基快堆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1185.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 G21C17/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型降阶和数据同化的堆芯功率分布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的局部参数域;确定局部参数域的离散;利用堆芯物理计算程序和并行计算架构,计算离散的参数集合对应的物理场分布集合;采用模型降阶法对物理场分布集合进行降维,得到基函数;读取堆芯内外探测器读数,进行响应函数建模;进行基函数系数计算;将当前物理场近似为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为所求的基函数系数;不断更新局部参数域,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反应堆运行状态下堆芯功率分布的在线监测。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快速度的在线计算,摆脱了背景物理场求解不准确对功率分布重构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0801801.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基快堆氧化铅反射层组件及铅铋快谱堆堆芯布置,包括:组件盒和设置在组件盒内部的若干个包壳、氧化铅和冷却剂;所述包壳全部沿组件盒轴向方向放置,且在组件盒的截面方向均匀布置,其中一个包壳的截面圆心与组件盒的截面圆心重合,即该包壳与组件盒同心同轴布置,其余包壳均匀分布在组件盒内,且所有相邻包壳的截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全部相等。本发明设计的反射层组件布置在堆芯燃料区域外后,大量溢出堆芯的中子将被反射回堆芯,可以大幅降低中子泄漏,提高堆芯的中子利用率,从而延长铅基快堆的运行周期,提高铅基快堆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1517461.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中乏燃料组件的装载方法,所述压水堆堆芯为首循环堆芯,所述首循环堆芯装载有新燃料组件与乏燃料组件,所述乏燃料组件布置在所述首循环堆芯的外围及次外围位置。乏燃料组件与新燃料组件摆放配合形成低泄漏装载形式以提高中子经济性,并降低压力容器所承受的中子辐照水平,延长设备寿命;替代一次中子源,降低首循环成本;提高乏燃料组件的利用率;在堆芯内部布置一定数量乏燃料组件,与新燃料组件摆放配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降低功率峰值因子,提高堆芯安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5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34693.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自发慢化燃料的铅铋冷却反应堆堆芯,所述堆芯包括若干燃料组件、若干控制棒组件和围桶,所述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所述燃料组件中,所述堆芯布置于所述围桶包围的冷却剂中;所述堆芯采用六角形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内设置的多根燃料棒按等边三角形排列,所述燃料组件六个角处设置有固体慢化棒;所述燃料棒内的芯体采用自发慢化燃料,所述固体慢化棒内的芯体采用固体慢化剂材料。本发明在满足堆芯功率需求和设计寿期以及停堆安全设计准则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将堆芯内的中子慢化,提升了堆芯反应性,减小了铀装量和堆芯尺寸,降低了屏蔽需求,增强了堆芯的负反馈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7461.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中乏燃料组件的装载方法,所述压水堆堆芯为首循环堆芯,所述首循环堆芯装载有新燃料组件与乏燃料组件,所述乏燃料组件布置在所述首循环堆芯的外围及次外围位置。乏燃料组件与新燃料组件摆放配合形成低泄漏装载形式以提高中子经济性,并降低压力容器所承受的中子辐照水平,延长设备寿命;替代一次中子源,降低首循环成本;提高乏燃料组件的利用率;在堆芯内部布置一定数量乏燃料组件,与新燃料组件摆放配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降低功率峰值因子,提高堆芯安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00406.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5/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针对含有弥散燃料以及同时含有弥散燃料和弥散可燃毒物的板型燃料元件,将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不能计算的双重非均匀系统,根据反应性等效转换为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可以计算的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采用已经经过广泛验证的传统中子学程序进行计算,解决了板型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计算问题,且计算结果与蒙卡颗粒模型基准解对比显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不仅计算简便,且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671185.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 G21C17/12 ,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型降阶和数据同化的堆芯功率分布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确定当前堆芯运行状态参数的局部参数域;确定局部参数域的离散;利用堆芯物理计算程序和并行计算架构,计算离散的参数集合对应的物理场分布集合;采用模型降阶法对物理场分布集合进行降维,得到基函数;读取堆芯内外探测器读数,进行响应函数建模;进行基函数系数计算;将当前物理场近似为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系数为所求的基函数系数;不断更新局部参数域,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反应堆运行状态下堆芯功率分布的在线监测。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快速度的在线计算,摆脱了背景物理场求解不准确对功率分布重构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00406.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5/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针对含有弥散燃料以及同时含有弥散燃料和弥散可燃毒物的板型燃料元件,将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不能计算的双重非均匀系统,根据反应性等效转换为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可以计算的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采用已经经过广泛验证的传统中子学程序进行计算,解决了板型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计算问题,且计算结果与蒙卡颗粒模型基准解对比显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不仅计算简便,且计算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