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8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28720.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湖泊生态补水效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湖泊生态补水方案;步骤2、获取基础数据;步骤3、计算湖泊生态补水效果评价指标;步骤4、计算湖泊生态补水效果指数;步骤5、评价不同湖泊生态补水方案的补水效果。本发明所述方法综合考虑了生态补水对湖泊水动力、水质、营养状态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HEI、WQEI、TLI等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性的生态补水效果指数EWCEI,解决了当前评价方法存在的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结果不合理等问题,实现了对湖泊生态补水效果的科学评价,可指导最优湖泊生态补水方案的比选,为湖泊生态补水工程运行管理、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26585.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湖库水体流场漂浮物的设计方法,包括:选定控制方程;选定分析方式;建模及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多类型漂流物数值模拟仿真与对比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精心选取的七种漂流物进行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七种漂流物的流动特点和在水流中左右两侧压力差,根据物体倾向于向压差较小的一边运动的特点,经过对比和模拟,确定球型为最容易在流速最大的水流中漂流的形状,从而得出球型物体作为漂流浮标的形状,球型漂流物的运动轨迹能够精确的代表湖库中水流的流动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95902.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20/05 ,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T7/80 , G06T7/70 , G06T5/20 , G06T5/7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与深度学习模型的鱼类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目标区域鱼类影像数据采集;步骤2、淡水鱼样本库构建;步骤3、搭建鱼脸鱼尾识别分割模型并训练;步骤4、对目标区域鱼类进行监测。本发明所述方法同时结合了机器视觉、测绘科学以及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对每一条鱼的鱼脸和鱼尾进行识别分割,并通过双目视觉测距法计算出鱼脸与鱼尾的深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减少鱼类在水下摄像机视野范围中因来回游荡行为而导致目标丢失的现象,提高了传统鱼类资源获取效率,降低了传统鱼类资源监测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方法易丢失鱼类目标的难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82913.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数分解的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量化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础数据获取;步骤2、区域水质评价指标选取;步骤3、单站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4、区域水质综合指数计算;步骤5、区域水质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构建;步骤6、区域水质影响因素逐时段变化量计算;步骤7、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贡献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受限于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分布,并可以处理数据序列中存在的零值,对区域水质影响因素识别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有助于解析区域尺度上长期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可作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成效评估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并可为区域水质变化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支撑,适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154883.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渠道着生藻生长脱落情况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研究区域水动力模拟;步骤2、研究区域水质模拟;步骤3、研究区域着生藻生长脱落情况模拟。本发明所述方法,充分考虑了水动力、水质、水生态、气象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耦合了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以及着生藻生长脱落模型,能够完成研究区域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的全过程模拟,并进行高效参数率定,提高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快速且精确地预测着生藻的生长脱落情况,数据结果可靠性强,有利于下一步科学决策的提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071752.2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
Inventor: 陈学凯 , 刘晓波 , 王若男 , 董飞 , 郑豪盈 , 任俊旭 , 李木子 , 郭雪峰 , 黄爱平 , 司源 , 王威浩 , 马冰 , 谢兵波 , 王伟杰 , 张剑楠 , 李今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乡面源污染自动监测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感应机构与测量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地表径流汇集网格,地表径流收集网格内无地表径流时,电磁感应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地表径流收集网格内的地表径流重量达到预设阈值后,电磁感应开关闭合进而开启网格出口开关,测量机构开始工作;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地表径流;开始测量;计算地表径流流量;计算面源污染输出负荷。本发明所述的自动监测装置与方法,针对城乡区域地表径流浅水位的特征,能够有效收集地表径流并对地表径流流量进行实时准确测量,克服了之前地表径流收集难以及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现了对城乡区域面源污染的高效、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2510.9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R耦合机理模型的调水工程水质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调水工程沿线基础数据;步骤2、构建机理水质预测模型;步骤3、构建样本数据库;步骤4、构建SVR耦合机理模型;步骤5、模型验证;步骤6、调水工程水质预测。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已有相关水文等信息的基础上,构建机理水质预测模型,并利用其模拟调水可能情景下的河道水质响应过程,以此构建样本数据库,进而构建SVR耦合机理模型预测水质,本发明所述方法同时考虑了水质和流量影响,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实现调水工程沿线河道的水质预测,效率高,有效解决了由于样本数据不足导致预测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用性强,为合理制定调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3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15701.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搁浅抗冲击的水流测量漂流浮标,包括:带有配重的能够自主向水流主流方向漂流的球台形充气主体,所述的充气主体上至少设有两根充气连接件,所述的充气连接件以圆锥型分布与4根按圆周辐射均匀分布的充气稳定杆连接所形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的配重是设置在充气主体的底部中心环形排列的4~10块扇形钢板,扇形钢板之间是能够相互晃动的柔性连接。本发明采用的球台形结构是通过对多种形状进行比较后选出的能够利用水流速度的差异将浮标推向水流湍急的河流中间,以避免水流平缓处搁浅或被河边的岩石卡死而不能继续漂流。所采用的十字形结构扇形分布的钢板,使浮标一旦翻倒搁浅能够自行翻起并继续漂流,大大提高了漂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29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45128.9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晓波 , 黄爱平 , 彭文启 , 董飞 , 马冰 , 王伟杰 , 陈学凯 , 司源 , 王威浩 , 杜霞 , 李今今 , 雷阳 , 廉秋月 , 杨晓晨 , 王乾勋 , 朱志鹏 , 邓欣 , 邓秘 , 李木子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淹水频率的河湖湿地植物修复区域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河湖支流流量等数据,建立河湖水动力数学模型;S2、采用河湖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各个网格的淹水频率;S3、根据各个网格的淹水频率,对河湖水域和河湖湿地植物修复区域分别进行分区,得到各个网格的河湖水文分区和湿地植物修复分区类型;S4、根据各个网格的河湖水文分区和湿地植物修复分区类型,绘制基于淹水频率的河湖湿地植物修复分区图;S5、根据河湖湿地植物修复分区图,在不同修复分区种植相应的河湖湿地植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缺乏一种对河湖湿地植物修复区域进行定量化优选的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7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2121.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式河宽测量仪、河宽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数据传输方法。该漂浮式河宽测量仪包括测距雷达、控制器、存储器、无线传输器、电池和壳体,还可以包括水压传感器、配重、水质传感器等。该河宽测量仪可以漂浮在水中,并实时记录测量仪的位置信息以及河流宽度信息等水文资料。通过配置多个河宽测量仪,可以形成河宽测量仪信息矩阵,防止个别河宽测量仪丢失时,信息的丢失。本发明可以实现低成本地在无人区测量河流宽度等水文资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