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重管剪切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47082Y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20025956.8

    申请日:2006-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模拟出海洋混凝土配重管铺设过程中对剪切力的承受能力,用于检测混凝土配重层与管道外防护层之间抗剪切能力的混凝土配重管剪切试验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混凝土配重管上端的承压帽和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上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数显仪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及所述混凝土配重管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的上、下内表面接触。所述承压帽的下端面与所述混凝土配重管的配重层上端面接触。所述千斤顶为分体结构。所述数显仪为LCD数字显示应变仪。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定量法检测混凝土配重层与外防护层之间的剪切力,保证了海洋混凝土管线铺设规程中有足够的抵抗张紧器的能力。

    用于混凝土配重作业中回收混凝土的清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45678Y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20025955.3

    申请日:2006-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率高的用于混凝土配重作业中回收混凝土的清扫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支撑架上的气缸部件、第一和第二行程开关,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行程开关之间的固定挡板,所述气缸部件连接有气动元件,气缸的一端与垂直支撑架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挡板连接;所述固定挡板上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活动挡板。其中,所述气缸部件的缸体与所述垂直支撑架的连接,及所述气缸部件的活塞与所述固定挡板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所述气动元件采用电磁阀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气缸连接活动挡板,从而保证了喂料皮带的畅通运行,提高了混凝土回收利用率。

    混凝土配重管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25355Y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3258020.7

    申请日:2003-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防腐层与混凝土层相对滑移的混凝土配重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钢管表面依次设置有环氧粉末涂层、胶粘剂涂层、防腐涂层、混凝土涂层和加固网,所述的防腐涂层设置有螺旋凸脊,所述的螺旋凸脊的高度和宽度为1~5毫米,螺距为140~160毫米。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配重管解决了管线在敷设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了防腐层与混凝土层的相对滑移,而且可以进行大规模流水生产,并且质量可靠。

    掘进射流式挖沟犁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04715U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20245749.X

    申请日:2010-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掘进射流式挖沟犁,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上的铺管犁头和潜水泵,所述架体上还连接有液压掘进器,所述液压掘进器位于所述铺管犁头的前方,所述液压掘进器与所述架体铰接,所述液压掘进器设有起落机构;所述液压掘进器上连接有掘进深度限定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铺管犁头的前方安装液压掘进器,在海底地质较硬的条件下,利用挖掘头破坏硬土层,以利于高压水冲射和铺设沟槽的形成;利用水下监控系统,以避免潜水员水下作业,保证了沟槽的快速形成,避免了周围淤泥因潮汐等因素造成的快速回淤等不利影响,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节省了船舶等使用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花岗岩混凝土配重管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06585U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20251782.0

    申请日:2009-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岗岩混凝土配重管,其构成包括钢质管体,所述钢质管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以聚乙烯或聚丙烯为材料且其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的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的外表面涂敷花岗岩混凝土配重层。所述防腐涂层表面的防滑颗粒为聚乙烯或聚丙烯防滑颗粒中的一种;所述防腐涂层表面防滑颗粒的直径为200~500μm;所述防腐涂层表面防滑颗粒的用量为15~40g/m2;所述花岗岩混凝土配重层的混凝土密度为2240~2540kg/m3。其优点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防滑效果好,抗剪切能力高,能有效地解决管体外防腐层与花岗岩混凝土配重涂层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的问题。

    耐高温辊轮
    8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08826Y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20095386.4

    申请日:2007-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辊轮,包括设置在辊轮基座上的辊轮轴,所述辊轮轴上设置有氟橡胶轮,所述辊轮轴与钢轮毂之间的连接为机械连接。所述辊轮轴与钢轮毂的一面为焊接,所述辊轮轴与钢轮毂的另一面为螺栓连接。所述氟橡胶轮的外径为Φ450毫米,环行内径大于Φ327毫米。所述氟橡胶的硬度为邵氏硬度50~80。所述氟橡胶的外形在轴向上略有小角度的拔模斜度。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橡胶轮耐高温性明显提高,不再有污染钢管表面的现象;机械结构固定也避免了橡胶轮滑脱,保证了可靠、稳定的生产,增加了橡胶辊轮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了设备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