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电压崩溃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12182.7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H02J3/00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电压崩溃仿真方法,通过研究配电网恒定阻抗负荷对电压恢复的负反馈作用和恒定功率负荷对电压恢复的正反馈作用的相互协调机制,建立考虑综合负荷特性的配电网电压崩溃分析模型,判断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并计算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边界条件及扰动消失后的负荷末端电压以及扰动过程中电压下降的严重程度。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原理清晰,且简单、有效、实用;有效解决了配电网电压崩溃边界条件问题及配电网受扰动后电压持续下降程度计算问题,适用于含大规模用电设备接入的配电网电压稳定分析,为用电设备等新型负荷的合理接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配电网电压运行中面临的电压稳定或崩溃问题进行有效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基于节点等效的有源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48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53486.0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节点等效的有源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有源配电网等效状态模型;计算各等效节点离散状态下电压越限概率;计算节点负荷实际运行状态下的电压越限概率。本发明利用简化后的各节点等效状态参数数量较少且能够表征系统各种运行状态对该节点电压综合影响效果的特点,提出可根据节点特性选取有源配电网中各等效节点离散状态进行离线计算并生成相应数据库,为在线快速分析提供参考计算样本;有效解决在实际运行时快速准确的计算有源配电网各节点电压越限概率的问题;有利于快速在线分析计算,且具有较高准确性。

    一种电缆导体温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1302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55292.6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导体温度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建立电缆线路首末端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电阻的四元线性回归模型;(2)根据四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电缆线路电阻;(3)将电缆线路电阻换算为单位长度的导体电阻;4)确定电缆导体温度。本发明避免了复杂的热传学模型或热路模型的建模过程;无需测量电缆外护套温度,无需考虑外界环境对温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原理简单、计算快速,可为过热或过负荷风险辨识及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电力线路泄漏电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90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441020.7

    申请日:2015-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线路泄漏电流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线路阻抗数据;(2)获取n组线路首末端的量测数据;(3)对每组量测数据进行正交分解并获取量测数据对应的相关分量;(4)采用3σ法对量测数据进行判断(5)根据线路π型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基于增广状态估计的数据校正模型,获取m组更新后的量测数据;应的相关分量;(7)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完成含m组量测数据的单次样本的泄漏电流计算;通过线路两端含误差的量测数据,对数据样本进行清洗、校正和正交分解,提取和风险隐患关联的相关分量,并利用最小二乘估计获取泄漏电流相关分量,从而分析泄漏电流的变化趋势。(6)对更新后的量测数据进行正交分解并获取对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配电网双端线路段阻抗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205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280152.1

    申请日:201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配电网双端线路段阻抗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双端线路段的电网运行信息,并挑选出N组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重复上述步骤,进而采用点估计法分析计算出配电网双端线路段阻抗。本发明基于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以及功率因数,采用线性回归法、最小二乘法、点估计法等方法分析计算线路的电阻R和电抗X,所需数据容易获取,尤其符合我国当前配电网信息采集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配电线路电阻R和电抗X的在线分析计算,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大多数双端线路段。对于功率因数变化较小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线路三相导线的电阻R和电抗X的分析计算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