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3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8423.4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7/15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性能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所需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参数信息;将参数信息代入预先构建的综合目标模型中,采用多目标旗鱼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电热电联供系统最优容量和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容量;其中,综合目标模型是以综合效益最小为优化目标,结合为优化目标设置的约束条件构建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燃料消耗量。本发明采用多目标旗鱼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电热电联供系统最优容量和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容量,得到了多目标优化结果,有效的解决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最优容量分配问题,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147938.1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超导有芯电缆邻近效应损耗的解析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流经待解析的超导有芯电缆的交流电流;并通过所述交流电流获得超导带材位置的磁场强度;接收根据预设格式采集的待解析的超导有芯电缆的基本参数;计算所述超导带材在根据预设的扭转节距扭转后的第一层等效电阻率以及第二层等效电阻率;根据所述磁场强度以及基本参数,计算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超导带材股线级别和束线级别的邻近效应损耗;根据所述双层的超导带材股线级别和束线级别的邻近效应损耗,获得所述双层超导有芯电缆的邻近效应损耗;所述方法及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大大的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175916.0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负荷增量和预先建立的保护动作概率模型,计算元件保护动作概率;根据元件保护动作概率计算线路过载停运率;根据线路过载停运率,确定可靠性指标值;保护动作概率模型,是基于保护元件的整定参数建立的。本发明对网络中受用户侧负荷增量的线路保护动作概率给出了模型,可以进行数学表示和运算,还能计算过载停运率,最终得到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值。本发明利用增量计算法减少计算成本,同时适用于规划和运行两阶段,对于已经建成的配电网,负荷系数越高,该可靠性指标评估方法对线路过载停运的刻画越精准。因此尤其适用于负荷增长速度较快的配电系统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726123.6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F2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C4F7N/CO2混合气体配气系统,C4F7N换热器用以对经所述C4F7N输入口输入的C4F7N进行加热汽化;CO2换热器用以对经CO2输入口输入的CO2进行加热汽化;C4F7N/CO2混合管路结构用以对加热后的C4F7N、CO2进行混合,C4F7N/CO2混合气体输出管路结构用以输出混合后的C4F7N/CO2混合气体;C4F7N/CO2混合管路结构包括C4F7N/CO2动态配气管路结构、C4F7N/CO2分压混合管路结构;C4F7N/CO2分压混合管路结构包括分压混合罐,分压混合罐用以对定压后的CO2、C4F7N进行混合;多个分压混合罐并联设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多功能C4F7N/CO2混合气体配气方法。本发明具有配气速度快、配气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64926.4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植入式传感信号采集与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系统,利用内置的状态采集模块采集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并将获取的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进行转换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形式通过待监测电池正负极电力线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获取的待监测电池内部运行状态参数解调后输出,利用待监测电池正负极电力线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形式将待监测电池内采集的传感信号发送到了电池外,能够实现在不损坏电池金属外壳的前提下进行电池内部监测同时实现数据准确传输,本发明方法简单,且不会对电池外壳造成损坏,相较于破坏电池金属外壳的传输通信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3461.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确定因素下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主动配电网中各PQ节点的电压幅值,将所述各PQ节点的电压幅值通过预设的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概率表征,得到所述各PQ节点的电压幅值概率分布函数;基于所述各PQ节点的电压幅值概率分布函数,采用遗传算法针对预先建立的无功概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主动配电网内可调式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出力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通过对主动配电网的日前无功控制,进而将主动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幅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当主动配电网中节点电压具有不确定性时,实现主动配电网电压无功概率评估和日前调度,最终对配电网节点电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09247.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蕊 , 张伟 , 孟晓丽 , 刘伟 , 赵洪磊 , 娄奇鹤 , 张翼 , 张甲雷 , 谷毅 , 王雅丽 , 胡诗尧 , 梁昊 , 盛万兴 , 史常凯 , 詹琪 , 刘苑红 , 惠慧 , 闫涛 , 刘姝嫔 , 李鹏丽 , 赵阳 , 于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设备同时率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采集的用电设备负荷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第一用电设备负荷数据,基于采集的用电设备用电量信息绘制曲线图,得到第一用电设备用电量数据;将第一用电设备负荷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设备运行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用电设备负荷预测值,将第一用电设备用电量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用电量预测模型,得到用电设备用电量预测值;基于用电设备负荷和用电设备用电量预测值和预先接入电网的储能结合配电网可开放容量的计算式计算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本发明利用预先训练的设备运行负荷计算模型和用电量预测模型预测居民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峰值和谷底时段,进而错峰计算配电网可开放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67655.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检测方法,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的一侧上设置若干第一电极,第二基板的一侧上设置若干第二电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若干温度敏感组,温度敏感组包括P型温度敏感半导体热电材料单元和N型温度敏感半导体热电材料单元;各第一电极、各第二电极以及各温度敏感组,重复第一电极、P型温度敏感半导体热电材料单元、第二电极以及N型温度敏感半导体热电材料单元的顺序并依次串联连接形成温度感应单元。通过单温度传感器实现双面温度测试,相较于现有温度传感器需要多通道电路集成以测试双面温度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温度传感器集成度,拓宽了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05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33000.7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群最优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各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能源的分配基准值,确定各综合能源系统在各类能源下的特性;基于各综合能源系统中各类能源的分配基准值和各综合能源系统在各类能源下的特性确定各综合能源系统在各类能源下的供给量值或需求量值;基于各综合能源系统在各类能源下的特性以及供给量值或需求量值,对预先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各类能源在综合能源系统间的最优运行方式;所述优化模型是以各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的;本发明基于不同综合能源系统的特性,通过建模更好的描述各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最优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1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235715.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中,所述热电取能单元包括导热层、绝热层、液态金属电极、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所述导热层设置两层,并沿电缆外侧壁的圆周方向并排环形设置,两所述导热层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形成一密闭的环形空腔;若干所述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环形排列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每一相邻的两所述P型热电材料之间设置一所述N型热电材料。本发明的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通过设置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同时,本发明装置还能够自供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缆测温装置的供电问题,且极大地节约电力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