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1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69717.8
申请日:2010-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转化生产氨的方法及装置,70~80%天然气与氧气进行部分氧化,生成粗合成气;20~30%的天然气与中压蒸汽混合,进入换热式转化炉转化管内反应,生成氢和碳的氧化物;高温干气送入变换系统配入蒸汽送入水洗饱和塔,用来自变换系统的冷凝液对气体进行饱和;补入需要的蒸汽量进入到变换系统反应后进入脱碳系统;脱碳系统的净化气送往气体精制单元;脱除的CO2送往尿素装置;气体精制单元液相甲烷回用;一氧化碳、甲烷和氩作燃料使用;净化后的工艺气再配入高纯氮气,送入合成气压缩机;经合成塔合成,分离器分离,液氨去尿素装置;本发明具有装置投资低,能耗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4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25753.2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一种超稠油直井剖面动用程度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综合纵向和平面油层动用特征,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油层动用模式;通过直井吞吐纵向剖面动用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吞吐轮次、渗透率级差、油层射孔跨度计算得到直井吞吐剖面动用率,并筛选出剖面动用率低于设定值的井实施定向封堵措施。按照本发明超稠油直井剖面动用程度的判断方法,可不通过吸汽剖面测试,仅利用特定公式,套进相关动、静态参数,快速得出油井剖面动用程度,为后期剖面潜力挖潜,措施选井提供依据及方向,可广泛适用于超稠油直井,且准确率高。根据剖面动用程度,制定针对性挖潜提产措施,为稠油高轮次吞吐开发后期提高剖面动用措施提供技术支撑,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35130.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气举排出积液过程中停机时机的确定方法,通过迭代计算法计算出一个井口瞬时持液率HL(i)的值,再将井口瞬时持液率HL(i)每隔t1时间段与当前时刻下计算出的理论平均持液率HL1比较偏差,若在一个规定t2时间段内,每次比较结果均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则判断为已达到连续气举排出积液停机时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气举排出积液过程中停机时机确定的装置,包含气体流量计(1)、压差传感器(2)、油压测量表(3)、附加管道(4)、电脑(5)、油温测量表(6)。本发明能及时确定气举排出积液过程中停机时机,降低气举排液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1330967.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38 , G06F16/90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0:收集目标地区的火山岩的常规测井资料,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步骤S20:从标准化数据库中,选择对火山岩岩性敏感的多条测井曲线;步骤S30:基于多条测井曲线,绘制能够识别不同火山岩岩性的测井曲线交汇图版,对火山岩岩性进行划分,确定火山碎屑岩和/或火山熔岩的分布范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分级分类的思路来高效、准确地识别火山岩岩性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7043.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玉川 , 陈超 , 徐浩 , 于晓聪 , 张立东 , 李晓辉 , 阚长宾 , 周小淞 , 王鹏 , 姚普勇 , 邓生辉 , 贺永殿 , 郑锐 , 石峰 , 唐凤兰 , 袁国成 , 沙川 , 莫军
IPC: E21B43/243 , E21B43/16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采油采收率技术领域,是一种热力内驱提高低品位油藏采收率方法,其利用现有圆形井网,优选高部位构造高部位的井,对中心井进行侧钻改造,与邻近的一线注气井建立连通通道;然后侧钻分支中心井进行高温点火注气;待注气井井底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注气井进行注气,待火线由第一圈井组向外推至第二圈井组时,利用移风接火的方式点燃第二排注气井,每次外推一个井组,其余注气井同步注气。本发明首先利用热力内驱就地生热,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加热储层骨架和流体,促使难以排驱的孔隙内流体,受热后通过膨胀或汽化的方式,自行排出流动至生产井,可进一步挖潜低渗油藏剩余油,提高低渗储层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58939.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德基 , 尹玉川 , 陈超 , 于晓聪 , 徐浩 , 李晓辉 , 张立东 , 阚长宾 , 呼惠娜 , 周小淞 , 李乾 , 姚普勇 , 张新春 , 索美娟 , 黄鹏 , 郑锐 , 刘勇 , 贾艺丹
IPC: E21B43/243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油藏点火成功率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热力内驱油藏点火方法,包括用直井、U型分支井组合的方式,直井用于注气,U型分支井用于采油;首先U型分支井热空气点火并持续注入一定体积的不加热空气,U型分支井周围的直井生产;然后直井间隔性点火注气,U型分支井生产。本发明对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燃料量低、含水高的低孔低渗储层,能够提高其热力内驱的点火成功率,因而能够使该低孔低渗储层实施热力内驱,为该储层的再开发,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有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02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789205.7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是一种枯草芽胞杆菌和驱油菌剂及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应用,该枯草芽胞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9985。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从超稠油油藏极端环境分离得到的一株枯草芽胞杆菌,研究数据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降解超稠油多环芳香烃特性,高压模拟驱油实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及其驱油菌剂能降解超稠油高分子烃类和极性化合物,改变原油水界面活性物质的亲水亲油性能,降粘和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11281270.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稠油起泡剂按照质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两性表面活性剂18‑2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9%,余量为水;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椰子油脂肪酸、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烷基羟基磺酸钠分步反应得到。本发明稠油起泡剂的组成简单,不仅在高温高盐的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起泡性,而且还能使泡沫在高温高盐的条件下具有稳定性高、封堵性强、降粘度明显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195269.X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在两组SAGD井组之间开设水平井,且水平井位于油层底部,水平井与两组SAGD井组均平行开设;待SAGD井组的汽腔发育至油层顶部后,水平井开始吞吐蒸汽,并进行预定轮次;待水平井的汽腔与SAGD井组的汽腔连通后,水平井转为生产井进行采油生产直至开发结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水平井SAGD开发超稠油油藏的生产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216474.9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井增产潜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根据稳定点二项式产能理论方程,建立地层的理论渗透率K与天然气采气量qg之间的二项式产能模型;S20:对地层的有效渗透率K1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动态渗透率K′与有效渗透率K1之间满足指数关系;S30:将修正后的动态渗透率K′代入二项式产能模型,得到地层的有效渗透率K1和天然气采气量qg的关系式;S40:在不同的生产压差下,绘制地层的有效渗透率K1与天然气采气量qg的关系曲线,建立油气井产能评价模型图版;S50:根据油气井产能评价模型图版,评价油气井的增产能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定量评估油气井增产能力。
-
-
-
-
-
-
-
-
-